頂卣

頂卣,西周頂卣,是一件銅器、青銅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頂卣,通高27.5cm,寬21.3cm,重3kg。

外形特點

此卣為扁圓形體,蓋頂隆起,折沿明顯,圈形捉手。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有寬邊。

紋飾特點

頂卣頂卣

提梁兩端之獸首似羊形,面飾蟬紋。蓋與器身四面有較高的扉棱,蓋面和器腹飾無地紋的分解式獸面紋,頸部飾相對回顧的卷尾夔龍紋,以浮雕獸首相隔。蓋沿和圈足飾兩兩相對的四組以分尾夔紋組成的獸面紋。
 

銘文內容

頂卣銘文拓片頂卣銘文拓片

蓋和器對銘,均4行17字:

頂作母辛尊彝。頂賜婦ꈘ曰:用ꀅ於乃姑宓。

銘文解釋

記頂為其死去的母親辛做祭器。頂賞賜婦ꈘ,說:“用來在你婆婆的宓廟(求子廟)中祭享。”

關鍵字

夔紋

中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夔,神話中形似龍的獸名。《莊子·秋水》中言:“夔憐蚿,蚿憐風。”釋文:“夔,一足獸也。……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扉棱

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

地紋

主體紋飾周圍的細小紋飾,視之如主體紋飾飾於其上。地紋通常有雷紋、回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