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
學校現有教師63人,學歷全部達標,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39人,專科學歷23人,![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國小](/img/0/092/nBnauM3XwMzM3MzN5YTOwITNxUTM4IzMyQDN0QTNwAzMxAzL2k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發展歷程
學校始建於解放初期,1967年11月嶗山縣沙子口公社沙子口國小正式建立,負責人是朱念珊同志,共有教師13人,招收學生200多人,五個年級6個班,生源主要是沙子口村社員的子女,以及公社機關、工廠、企事業人員的子女。1970年8月,沙子口國小根據上級有關指示,又與沙子口聯中(原沙子口中學)合併為一處七年制學校,校名——嶗山縣沙子口公社沙子口中學,學校領導是段升怨。
1973年8月,沙子口國小又從沙子口聯中獨立出來,重新命名為嶗山縣沙子口公社沙子口國小,這期間學校擴建了個教室,共18間,辦公室一個共兩間,學校負責人是段信澤。
1978年5月,上級行政部門,命名沙子口國小為青島市重點國小,由徐桂蘭任本校副校長,原九水學校的張思煥,調入本校任教導主任,原麥窯中學教師王建國調入本校協助做好教導工作。
1980年,呂淑舫提升為本校副教導主任,1981年,王建國離本校任培訓站主任。
1984-1985學年度,原副校長徐桂蘭調離本校,學校工作由教導主任張思煥全面負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文化科學知識和教育受到了重視,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方面得到了拔亂反正,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落實了黨的知識分子的政策,重申了黨的教育方針,教育戰線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1995年7月,學校由原址遷入原沙子口中學,同時合併段家埠國小、董家埠國小、栲栳島國小,校長由王翠婷同志擔任。
2000年由於學校現有的校舍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在上級的領導下,新建了三層綜合樓,設有音樂教室、舞蹈教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德育活動室、語音室、儀器室、實驗室、階梯教室等各種專用教室。
2006年為改善學校煤渣跑道帶來的污染,學校經研究決定,新建了塑膠跑道,至此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教研成果
我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確立了“受教一時,受益終身”的辦學理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主動參與新課改實驗,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教研成果,共有100餘人次的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級教學論文評選中獲教科研成果獎,教育教學成績名列嶗山區前茅。榮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校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少先隊工作規範化學校”、“青島市職工代表大會先進星單位”、“嶗山區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嶗山區教學工作過程管理優秀單位”,檔案管理達省二類標準。[1]青島市國小名錄(2)
隨著青島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基礎教育失業蓬勃發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青島市都有哪些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