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電子廢棄物的俗稱,指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電冰櫃、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等通訊電子產品等的淘汰品。在一些開發中國家,電子垃圾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的環境污染威脅著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

簡介

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沒有明確技術標準來界定,籠統地說,已經廢棄的或者不能再使用的電子產品都屬於電子垃圾。比如:報廢的電視機,淘汰的舊電腦、舊冰櫃、微波爐,廢棄的手機等。當這些電子垃圾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危害就會顯現,特別是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

電子垃圾中被大量發現的物質包括環氧樹脂玻璃鋼多氯聯苯(PCBs)、聚氯乙烯(PVC)、熱固性塑膠、鉛、錫、銅、矽、鈹、碳、鐵和鋁元素。  

被較少量發現的元素包括鎘、汞和鉈元素。 

極微量的元素包括鎇、銻、砷、鋇、鉍、硼、鈷、銪、鎵、鍺、金、銦、鋰、錳、鎳、鈮、鈀、鉑、銠、釕、硒、銀、鉭、鋱、釷、鈦、釩、釔等。

全球難題

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

已開發國家

電子垃圾是困擾全球環境的大問題。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由於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更快。2010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一份報告稱,全球各類電子垃圾正以每年約4000萬噸的數量增長。其中,法國每年產生170萬至20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一半來自家庭,相當於平均每人每年產生約15公斤電子垃圾,而妥善回收處理的電子垃圾僅為平均每人每年2公斤。德國每年產生電子垃圾180萬噸,法國150萬噸,整個歐洲約600萬噸。而美國更驚人,僅淘汰的電腦很快將達到3億至6億台。

中國

從2002年開始,中國進入電子產品的報廢高峰期,其後電子垃圾產生量與日俱增。據資料稱,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每年生產超過100萬噸電子垃圾。

中國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不僅自身每年產生大量的電子垃圾,而且還遭遇國外電子垃圾的侵入。隨著歐洲環保法令的日益嚴厲,中國正迅速成為電子垃圾的主要“出口國”和避風港。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進口國,世界上有80%的電子垃圾被運往亞洲,而中國就接納了這80%中的90%。廣東的貴嶼鎮是中國民間電子垃圾最為集中的地區。

非洲

2012年2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秘書處在日內瓦發布最新調查報告警告,非洲國家所面臨的電子垃圾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該報告是在對西非5個國家電子垃圾問題進行為期兩年的追蹤調查後完成的。報告說,已開發國家向非洲國家傾倒電子垃圾是造成這一問題的長期原因。調查發現,2009年加納進口的電子電器設備中有70%都是舊貨,其中有一半因無法繼續使用而成為電子垃圾;奈及利亞2010年進口的電子電器舊貨中,85%來自歐洲。

環境危害

廢舊家用電器中主要含有六種有害物質:六價鉻、聚氯乙烯塑膠、溴化阻燃劑。電視機陰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上的焊錫和塑膠外殼等都是有毒物質。一台電視機的陰極射線管中含有4至8磅鉛。製造一台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含有300多種對人類有害的化學物質。一台電腦顯示器中含量平均達1公斤多。鉛元素可破壞人的神經、血液系統和腎臟。

電腦的電池和開關含有鉻化物和水銀,鉻化物透過皮膚,經細胞滲透,可引發哮喘水銀則會破壞腦部神經;機箱和磁碟驅動器中的鉻、等元素對人體細胞的DNA和腦組織有巨大的破壞作用。如果將這些電子垃圾隨意丟棄或掩埋,大量有害物質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如果進行焚燒,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

循環利用

電子垃圾循環利用行業在已開發國家已是龐大的、快速發展的產業。這個產業的進展涉及了企業從能源密集型下降性循環到電子垃圾回收循環產業的轉變,通過重新利用和重新加工達到預期的目的。電子垃圾的回收循環利用在環保、社會方面有諸多益處,例如降低對新產品、新的原材料的的需求;減少生產所需的水和電力資源;降低包裝所需的成本;使資源在社會的分配更為合理;以及減少對垃圾場的使用。

一些視聽產品,例如電視機、錄像帶、磁帶和一些手持設備、計算機組件含有一些可以召回的有價值但是同時又有害的成分,包括鉛、銅、金等。

但如何更環保地從電子垃圾中回收利用印製電路板,以及如何有效徹底處理有毒物質,是科學家仍在研究的問題。

2012年7月,由聯合國大學與全球電子可持續倡議聯合發起的研究顯示,電子垃圾中的黃金含量比例遠超金礦平均品位,這份研究目的在於利用數據推廣電子垃圾回收的環保理念。

各國處理措施

電子垃圾 中國堆積如山的電子垃圾
1988年,瑞典環境經濟學家 托馬斯·林赫斯特在向瑞典環境署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首次提出融合了產品責任和廢物管理環境責任的“生產者責任延伸”理念。這一理念認為,生產者應當對包括產品環境損害、清潔生產、廢物回收、再循環利用等各環節在內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負起責任。從20世紀90年代起,“生產者責任延伸”理念在已開發國家中得到迅速傳播並進入立法和實踐領域。

美國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對廢舊家電的處理制定了一些強制性的條例。當局通過干預各級政府的購買行為,確保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在政府採購中占據優先地位,以此推動包括廢舊家電在內的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如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通過徵收填埋和焚燒稅來促進有關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收取填埋和焚燒稅使本來最便宜的垃圾處理途徑的價格趨於上漲,從而大大增加了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的吸引力。麻薩諸塞州則禁止私人向填埋場或焚燒爐扔棄電腦顯示器、電視機和其它電子產品。

德國

德國通過各種途徑為民眾進行廢舊電器的回收提供方便,保障廢舊電器的回收途徑通暢,負責回收舊電器的機構都是各市區直屬的市政企業。根據德國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要求,製造商對電子垃圾負有主要責任,另外進口商、消費者也負有相應的責任。

日本

日本在2000年制定了《家用電器回收法》,並從2001年4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這項法律,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家電銷售商有回收廢棄家電並將其送交生產企業再利用的義務。消費者也有承擔家電處理、再利用的部分義務。與其他國家處理電子垃圾的方法相比,他們在立法、技術開發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值得借鑑。

法國

法國政府於2005年啟用全國性的電子垃圾回收辦法。電子垃圾回收遵循“誰生產、誰銷售、誰使用,誰就負擔相關環保費用”的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根據該法令,自2005年8月13日起,從電腦、電視、冰櫃、洗衣機到電話和電吹風機,所有新出廠的電器都將印有小垃圾桶標誌,表示其生命完結之後可以回收再利用。電子產品生產商將作為回收主力,承擔其產品未來的回收及循環再利用費用。

中國

電子垃圾電子垃圾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算起,中國已有包括《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在內的10部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2008年2月1日,中國實施了《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規定家電的生產者將承擔廢舊家電回收的責任,否則最高將被罰款10萬元。

監管盲區

2012年5月17日,媒體進行了關於中國電子垃圾監管盲區的報導。北京海淀區五道口北,是北京最大的電子垃圾回收一條街。每天這些“貨”會運到天通苑等地的工廠分揀拆解,無法處理的運往廣東貴嶼等地深加工。 

回收鏈條方面,除商販由於利益驅動積極回收電子垃圾外,每年各電腦廠商都有預算投入回收這塊賠本的“生意”,但廠商的電子垃圾回收一直收效甚微。 由於廠商收購價格低於市場價,使得消費者也不願意提供回收。並且廠商設定的回收點也很少,並不方便。

二次加工方面,企業在拆解電子垃圾後,往往出於成本考慮,只以最省錢的方式提取出有價值的資源,而不顧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對於沒有回收價值的垃圾,往往焚燒、埋土或丟棄於河流中,或者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而焚燒電子產品往往會釋放出更多有毒有害物質,帶來更大污染。

處理基金

2012年5月30日,中國財政部宣布,經國務院批准,自今年7月1日起中國將開徵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這是國家為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

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已聯合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辦法指出,繳納該基金對象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其中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包括自主品牌生產企業和代工生產企業。辦法明確,基金將分別按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銷售、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進口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定額徵收。

環保分類導航

環保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環保名詞環境污染生態環保設備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保護中國公園

百科圖表

看圖識胖紙 看圖識胖紙,全球胖子重量相當於多出10億人 圖解5億巨獎那些事兒,5.7億元人民幣重量約為6.5噸,相當於140層樓房高。 圖解5億巨獎那些事兒,高度相當於140層樓 各國公務員與所在國人口比例,英“官民比”最低,118個公民“養”1個公務員。 各國公務員人口比例,英“官民比”最低 世界各國人口密度,孟加拉國每平方公里1023人口密度最高居首,日本居第二。 世界各國人口密度,孟加拉國最高日本居第二
億萬富豪的八大特性,《福布斯》總結出了全球657名超級富豪的八大共同特點 《福布斯》總結出了全球超級富豪共同特點 最受異性喜愛單身男女的畢業大學和職業排行,女人側重收入高,男人更重視漂亮賢惠。 最受異性喜愛單身男女的畢業大學和職業排行 世界各國黑幫調查,山口組組員近四萬,占日本黑幫人數一半,組員穿西裝帶名片。 山口組組員近四萬,占日本黑幫人數一半 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榜單,北京城市競爭力居內地城市首位,首次超過上海。 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榜單,北京首次超過上海

頭條專題“人活爽了,水受傷了”

  知頭條:脆弱的地下水 全國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是嚴重污染。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之源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巨大破壞。那么,這巨大的破壞源自何處?源自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人類活動引起地下水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生物學特性發生改變而使質量下降的現象。
污染源固體廢棄物|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電子垃圾|白色垃圾
污染類型鉛污染|鎘污染|鉻污染|汞污染|酸雨|光化學煙霧|旅遊污染
污染物苯酚|硝酸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病原微生物
監測物質BOD|COD|細菌總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