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角犀

雙角犀

雙角犀一般體長2.5-2.8米,肩高1.1-1.5米,體重約1噸,皮膚厚,多皺褶,似披甲冑.與其它犀不同,現僅生存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

基本信息

簡介

雙角犀雙角犀
中文學名:雙角犀
中文目名:奇蹄目
中文科名:犀科
中文屬名:雙角犀屬
中文俗名:蘇門答臘犀、亞洲雙角犀
拉丁文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雙角犀雙角犀

英文名:Sumatran rhinocero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Fischer,1814

物種信息

雙角犀雙角犀
是現存5種犀牛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也是僅有一種身上有毛的犀牛。原產在印度、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現僅生存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緬甸泰國。一般體長2.5-2.8米,肩高1.1-1.5米,體重約1噸,皮膚厚,多皺褶,似披甲冑.與其它犀不同,皮膚多棕色或暗灰色粗毛,因而有毛犀之稱.雌雄都有兩隻角,前後排列,鼻角大於額角.雄犀鼻角長約38厘米,雌犀僅13厘米;額角長僅5厘米,很不顯著。亞洲犀牛中只有它具雙角,所以易於區分。它們原來常在開闊地區生活,現主要在茂密叢林中近水源地區。清晨和傍晚吃食樹葉、細樹枝、竹筍,偶爾也吃果子。善於游泳,又能爬上陡峭的山坡.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雨季低地水淹時雙角犀上山;雨季結束後,氣候變冷,便回到低地。有舔食鹽土的習性。白天大部分泡在水坑裡。通常單獨活動。每胎產一仔,據說孕期為7-8個月。在飼養條件下,可活32年。因長期過度捕殺,估計2000年數量為300頭左右。指名亞種(D.s sumatrensis Fischer,1814)泰國、馬來西亞、緬甸、蘇門答臘;毛耳亞種(D.s lasiotis Hairy-eared rhinceros Buckland,1872)孟加拉、阿薩姆、緬甸北部;婆羅亞種(D.s harrisoni Hairy rhinoceros)婆羅洲、沙巴、沙撈越。
雙角犀雙角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