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權主義

集權主義

集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由authority(權力)一字而來。簡言之,即為集中權力於某一群人(通常為政黨),一切決策、政治權力、經濟政策皆由執政黨“一黨專政”,個人不得壟斷國家的政治權利,更沒有其他政黨可以分享其權力。而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則由totality(總計、總和)一字而來。具有集中權力的意涵。其指的是“權力主義”,通常意旨:某一人以獨裁的方式壟斷政權。一切決策、政治權力、經濟政策皆由獨裁者所掌控,沒有第二人或是政黨可以分享其權力(例如:法西斯極權)。

概述

集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由authority(權力)一字而來。簡言之,即為集中權力於某一群人(通常為政黨),一切決策、政治權力、經濟政策皆由執政黨“一黨專政”,個人不得壟斷國家的政治權利,更沒有其他政黨可以分享其權力。

而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則由totality(總計、總和)一字而來。具有集中權力的意涵。其指的是“權力主義”,通常意旨:某一人以獨裁的方式壟斷政權。一切決策、政治權力、經濟政策皆由獨裁者所掌控,沒有第二人或是政黨可以分享其權力(例如:法西斯極權)。

集權主義墨索里尼
通常,集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與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兩種觀念極易混淆。前者指的是某壟斷政權的“團體”,而後者則是某壟斷政權的“個人”。極端的左派政治通常容易形成“一黨專政”的集權政治,如:前蘇聯、朝鮮勞動黨;而極端的右派政治常轉變為“一人獨裁”的極權政治,如:二次大戰前間義大利以墨索里尼為中心的法西斯政權與以希特勒為中心的納粹政權。

一般來說,集權主義包括以下四三點:

  • 國家永遠第一(但通常只是黨作為凝聚向心力的口號,其實是以“黨的意志”為第一考量)
  • 一黨專政(除了執政黨之外,不允許其他政黨執政,但也有成立傀儡政黨作為合理化自身政權的) 施政方針與經濟方向以黨的意志為優先考量。 安全考量重於自由,於是人民相對於民主國家為不自由。

    影響力最大的幾位集權主義學者,例如卡爾·波普爾漢娜·阿倫特卡爾·J·弗里德里希(en:Carl Joachim Friedrich)、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與胡安·林茲(en:Juan Linz)對集權主義的定義有些許不同。共同的認知是,集權主義動員全民支持政府與唯一的政治或宗教意識形態,排除與國家目標相左的工會、教會與政黨等異己。集權國家通常以一黨執政、秘密警察(例如:德國的““蓋世太保””、透過政府控制的大眾媒體進行宣傳、個人崇拜、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大眾監控、以及國家恐怖主義等手段維持權力。

    詞源

    集權主義瓦尼·詹蒂萊
    此一詞由喬瓦尼·詹蒂萊(Giovanni Gentile)發明,從貝尼托·墨索里尼所統治的法西斯義大利開始流行。詹蒂萊為墨索里尼撰寫的《法西斯的教條》(Doctrine of Fascism)之中,使用了“中央集權至上論”(statolatry)與“極權主義”這兩個辭彙。根據這兩人對集權主義的描述,此一詞的原始意義是,政府的主要意識形態主導,或起碼影響著,大多數人民的社會。他們宣稱,基於廣播與印刷媒體的發展,大部分現代國家會因為政府使用大眾媒體宣導自己的意識形態而成為上述的極權國家。

    雖然此一詞的本義是指“掌握一切的全能政府”,許多類似的政權與統治方式也被貼上了這個標籤。卡爾·波普爾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與《歷史決定論的貧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兩本書中,對極權主義做出批評:他把“開放社會”(自由民主)與極權主義作為相對詞而討論

    冷戰

    政治學者卡爾·弗雷德里克和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最早在大學社會科學學科和專業調查中廣泛使用這一術語。他們將約瑟夫·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和法西斯統治作為極權主義的範例。對弗雷德里克與布熱津斯基來說,定義極權主義需要以下幾個彼此關聯、有機結合的要素:精心製造的理想主義理論導向;一黨專政(尤其是獨裁者領導下的一黨專政);一個系統從事恐怖活動的特務機構;對通信、交通和暴力手段的壟斷以及通過國家計畫對經濟實施的中央指導和控制。這種統治最初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復甦的混亂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現代武器及交通通信的進步為極權主義在義大利、德國俄羅斯的泛濫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一黨執政

    集權主義朝鮮勞動黨
    一黨執政
    一黨專政指一個國家的政權由一個政黨所把握,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只存在唯一的執政黨,俗稱“黨國體制”或“一黨獨裁”。

    一黨專政的術語比一黨執政外延要小,通常通過法律的形式對一黨執政加以確立,也可能通過現實力量如軍政府達成,不允許有反對黨,或者法律上只有參政議政但不能執政的合法政黨。一黨專政的國家是專制國家。

    在一些一黨占主要地位的國家,反對黨是允許的,但是通常沒有機會獲得實權。占主要地位的政黨則容易有機會通過贊助或在投票中舞弊以保持政權。

    一黨獨大

    一黨獨大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民主之選舉制度下,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且長期執政情況下的政局情境。通常以共和制的開發中國家發生的情形居多。這樣的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

    極權主義相關書籍極權主義相關書籍

    (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雖然一黨獨大與一黨專政有著某些相同的特徵,但是兩者不應混淆。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是較具競爭性的,因為在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實際卻是由一個政黨長期壟斷執政權。

    特徵及利弊: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國內的政治局勢相當穩定,而政策的落實亦較長久,因為國家政策不受政黨更替而經常改變。亦由於政黨在國會中取得多數議席,政府提出的法案較易得到立法機關通過,行政效率較高。其次,執政黨推出的政策會相對溫和,這是因為執政黨需要向中間派靠攏,以圖在選舉贏取多數議席。相反在野黨為了區別與現時執政黨的不同,可能會提出一些較激進的主張,以爭取公眾注意。

    隨著一黨獨大長期於國家體制運作,會較容易導致黨國制的出現。除此之外,由於執政黨長期把持權力,會造成自滿、自大甚至腐化的現象。再者,此制是以弱小而無作為的在野黨為特徵。如果執政黨不再視反對黨為有實力的權力競爭對手時,則對反對黨的批評與抗議不再重視,導致腐化。最後,由於某政黨長期掌握執政地位,將侵蝕民主精神,因為選民會變得害怕改變,而支持理所當然的執政黨,最後導致各黨之間缺乏競爭,加深執政黨的腐化和自滿的問題。

    集權主義自民黨
    日本:日本的自由民主黨可說是一黨獨大的典型例子。自二戰以後,在1955年大選以後,除了少數時候(分別為1976年、1979、1983)未能取得眾議院大多數席位外,大部份時候均由自民黨執政。自民黨永遠為萬年執政黨,而社會黨則為萬年在野第一黨,這被稱為五五年體制。這是由於日本在二戰之後經濟起飛,促使了自民黨長期處於優勢的地位。同時,自民黨之所以獨大,是因為與商界及企業界有密切的關係。直至1993年自民黨分裂以後,自民黨首次成為在野黨,五五年體制才宣告結束。

    印度: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國大黨持續一段38年的執政地位。在1989年前,只有三年淪為在野黨,即1975年至1978年期間。

    義大利:義大利的基督教民主黨主導該國二戰後的政府組成,直到1993年因貪污醜聞而下台。

    新加坡: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人民行動黨即成為新加坡唯一的執政黨(迄今)。立法權:該黨在國會中擁有95%以上之席次;行政權:四十多年來未曾交出政權。

    獨裁

    集權主義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獨裁在古典意義上是由一個人享有絕對權力的政治制度,具有這種制度的政治實體一般稱為獨裁政權或者獨裁政府。獨裁政府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一般是皇帝國王總統,現代也擴展為一個執政黨、軍事或者宗教領袖等。

    獨裁政體

    獨裁政權可以指具有獨裁制度的國家。與此相對照的是寡頭統治。在獨裁制度下,全體人民必須絕對接受獨裁者或獨裁統治集團的行政司法管理,獨裁者或獨裁統治集團同樣擁有無可置疑的立法權。人民無權利遊行、示威,也無權利公開發表反對獨裁者或獨裁統治集團的言論,更無權質疑獨裁者或獨裁統治集團的合法性。獨裁者或獨裁統治集團可以不受約束地對人民的反抗實行暴力鎮壓。

    古代

    古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絕大多數國家或政體被現代人認為是獨裁政體,因為國王或皇帝一人掌握了絕對的權力。當然也有不同意見,認為當時也存在權力的制衡,國王或皇帝並沒有絕對權力。例如,中國漢朝漢高祖劉邦的權力受到其夫人呂雉的限制;明朝皇帝的權力受到整個文官集團的限制;英國自從大憲章頒布之後,國王權力就一直受到程度不同的制衡。

    近代和當代

    當今,對於獨裁者和獨裁政體的判斷極具爭議。

    大多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或者其盟國侵略的國家認為當時德國的納粹政府屬於獨裁政體,卓別林曾經拍攝過電影《大獨裁者》來表現和諷刺當時德國的納粹政府和元首希特勒。

    西方多數民主國家或資本主義國家認為推行共產主義的國家實行獨裁,因為他們認為其統治階級甚至單一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被認為是獨裁政體的推行共產主義的國家有中國古巴朝鮮越南寮國五國,以及已經不復存在的前蘇聯、前南斯拉夫、前蒙古人民共和國等。這種說法遭到當事國的否認。比如部分中國民眾認為現今中共的總書記並不具有絕對權力,從而不是獨裁政體。他們認為,即使以階級專政的標準來衡量來認為中國共產黨作為少數統治階級掌握權力,但所掌握的權力也並非絕對權力,還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和制衡,所以以後一標準,中國也不是獨裁政體。但是,一些觀察家甚至很大一部分中國民眾也承認,這種共產黨領導下的監督和制衡往往流於形式,中國共產黨作為統治集團的絕對權力在中國實際上不容挑戰。但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自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權力來源於人民的合法賦予,人民遊行示威的權利受憲法保護,並不存在共產黨剝奪人民權利的情形,因此不能稱作獨裁。1989年後,東歐共產國家的共產黨失去了一黨專政的執政權力,這些國家進入民主化進程後,政府紛紛譴責前執政黨實行的是獨裁統治,需要實行多黨普選,將國家改變為民主政體。

    奉行政教合一的國家往往被認為是獨裁國家,這一類政體有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梵蒂岡等。

    絕對君主制的國家一般被認為是獨裁政體,例如汶萊、沙烏地阿拉伯等。君主立憲制國家一般實行虛君共和,一般不被認為是獨裁政體,例如英國、日本、荷蘭等。有些君主制國家介於上兩種情形之間,君主與其它國家機構分享權力,但是仍然保留最後否決權,例如約旦摩洛哥。對於這些國家政治體制是否獨裁的判斷意見更不統一。

    法西斯主義

    集權主義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英語:fascism;義大利語:fascismo;德語:Faschismus)是一種獨裁主義的政治運動,在1922年至1943年間的墨索里尼政權下統治了義大利。類似的政治運動,包含了納粹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蔓延整個歐洲。法西斯主義通常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社會主義、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2]、反共產主義、和反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團隊精神,反對個人主義,《大英百科》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1919年,出現了最初的法西斯組織:德國工人黨、義大利“戰鬥法西斯”和日本的猶存社。1920年4月,德國工人黨改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1921年11月,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立,1922年10月發動進軍羅馬的政變,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26年義大利的法西斯體制開始形成。在日本,繼猶存社之後,出現了民間法西斯團體和軍隊中的法西斯運動。此外,匈牙利以霍爾蒂為首的軍事獨裁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保加利亞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統治,1926年畢蘇斯基在波蘭建立稱為“薩納奇”的法西斯體制。

    20世紀1920年代末,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極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就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統治,1940年大政翼贊會的成立,標誌著法西斯主義體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0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法國的火十字團、英國的法西斯聯盟、美國的自由聯盟和黑色軍團等法西斯團體也興盛一時。

    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國際現象。它反對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主張建立以超階級相標榜的極權主義統治,實行全面統制和恐怖鎮壓;進行由政府全盤計畫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宣傳,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法西斯主義代表的是社會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動盪,各種民主政府挽救經濟的手段都告無效,在經歷中央集權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惡性循環後,人民訴諸絕對獨裁者的聲浪所必然造成的。

    著名學者

    集權主義卡爾·波普爾
    卡爾·波普爾:卡爾·雷蒙德·波普爾爵士(SirKarlRaimundPopper,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出生於奧地利,逝於英國倫敦猶太人,20世紀最著名的學術理論家、哲學家之一,在社會學上亦有建樹。

    波普爾最著名的理論,在於對經典的觀測-歸納法的批判,提出從實驗中證偽的的評判標準:區別“科學的”與“非科學的”。在政治上,他擁護民主和自由主義,並提出一系列社會批判法則,為“開放社會”奠定理論根基。

    卡爾•波普爾出生於維也納(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928年,他獲授哲學博士學位,1930年至1936年間在中學任教。1937年,納粹主義勢力抬頭,奧地利勢被德國吞併,波普爾因而移民至紐西蘭。他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即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大學任哲學講師。1946年遷居英國,在倫敦經濟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1949年獲得教授職銜。1965年,他經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獲封爵位,1976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1969年從教壇退休後,他仍活躍於知識界。1982年,波普爾獲頒榮譽侍從勳章。

    集權主義漢娜·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漢娜·阿倫特(Hannah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原籍德國的政治理論家,以其關於極權主義的研究著稱西方思想界。她常被稱為哲學家,但她本人始終拒絕這一標籤,理由是“哲學關心的是單個的人”,而她的著作集中關注“生長繁衍於大地之上的人類,而非個人”,因此應該被視為政治理論家。

    阿倫特出生在下薩克森州林登市(今漢諾瓦)的一個世俗猶太人家庭,在哥尼斯堡(現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和柏林度過成長時期。她在馬堡大學求學時師從海德格爾,並從此與海德格爾發展出亦師生亦情人、時斷時續的長期關係。由於後者對納粹的同情,這種關係也頗遭物議。

    在一次與海德格爾分手後,阿倫特遷移到海德堡,並在那裡接受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佩斯的指導寫作博士論文,主題是中世紀天主教經院哲學家聖奧古斯丁思想中的愛的概念。

    1929年阿倫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但由於她是猶太人,無法獲取教授學術資格認定(habilitating),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國大學授課。1933年,阿倫特離開德國,前往法國巴黎,並在那裡與馬克思主義者瓦爾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結識並成為好友。在法國逗留期間,阿倫特還致力於救助猶太難民。

    隨著二戰爆發,法國部分領土被納粹德國占領,德國占領當局逮捕猶太人並將其送往集中營,阿倫特不得不再次流亡,離開法國。1940年,阿倫特與德國詩人、哲學家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Blücher)結婚。

    1941年,在美國外交官海拉姆·賓漢姆(HiramBinghamIV)的幫助下,阿倫特與丈夫和母親前往美國;這位美國外交官非法向2500名猶太難民發放了簽證。阿倫特抵達紐約後成為當地德國猶太僑民中的活躍分子,並為Aufbau周刊撰稿。

    二戰結束後,阿倫特與海德格爾恢復了聯繫,並在德國的一次去納粹化聽證會上為其作證。1950年,阿倫特歸化為美國公民,1959年她成為普林斯頓大學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阿倫特於1975年逝世,享年69歲,葬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安嫩代爾(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學院(BardCollege),其夫在該學院教學多年。

    集權主義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KazimierzBrzezinski,其波蘭姓氏也作Brzeziński,1928年3月28日生於波蘭華沙-),著名的波蘭裔美國國際關係學者、地緣戰略家、國務活動家。卡特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目前美國重量級智囊之一。

    政策風格

    崇尚外交政策實用主義,為了取得和維持美國獨霸世界的目的,任何手段都屬合理範圍。

    外交政策觀點

    布熱津斯基認為中美關係是穩定積極的,對美國來說是最重要的三四對雙邊關係之一,對中國也是最重要的三對關係之一。
    認為中國的繁榮、民主與兩岸統一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繫。
    認為美國目前的戰略重心仍在歐洲,並未移向亞太

    爭議性話語

    “奶頭樂”理論(tittytainment,英語titts“奶頭”與entertainment“娛樂”的拼合詞):要使全球80%被“邊緣化”的人(開發中國家和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安分守己,20%搭上全球化快車的人(指已開發國家的人)可以高枕無憂,就需要採取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解除被“邊緣化”的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

    主要著作

    《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
    書中視歐亞大陸為一個大棋局
    “地緣戰略棋手”法、德、俄、中、印“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國境之外運用力量或影響去改變現有地緣政治狀況以及影響美國的利益”
    “地緣政治支軸國家”烏克蘭、亞塞拜然韓國土耳其伊朗則“處於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們潛在的脆弱狀態對地緣戰略棋手行為能造成影響”

    個人生活:米卡·布熱津斯基是他的女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