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腔目連戲

陽腔目連戲

古老的戲曲劇種。以南京市高淳縣為中心,流傳於江蘇的溧水、溧陽、宜興、江寧、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廣德、宣城、當塗等地。被稱為“戲娘”的目連戲,遍布於大江南北。高淳最古老的戲台為元朝萬壽戲台;源於元末明初的《高淳陽腔目連戲》,在全國各類古劇種占有一席之地。

簡介

古老的戲曲劇種。亦稱高淳陽腔目連戲、目連戲、陽腔。以南京市高淳縣為中心,流傳於江蘇的溧水、溧陽、宜興、江寧、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廣德、宣城、當塗等地。被稱為“戲娘”的目連戲,遍布於大江南北。高淳最古老的戲台為元朝萬壽戲台;源於元末明初的《高淳陽腔目連戲》,在全國各類古劇種占有一席之地。

陽腔目連戲陽腔目連戲

有的藝人說“陽腔”就是“弋陽腔”。但是有的人說“弋陽”是指當地的青弋江與水陽江,而水陽江是高淳與皖南鄰縣的界河。故安徽南部的多種目連戲,也都稱為陽腔且連戲。

劇目

陽腔目連戲的劇目包括《台城》、《九世圖》和《目連》,都寫目連故事。高淳早年曾有《目連》九本、七本、五本三種本子,每本演一個通宵,均已失傳。近數十年演出的是三本,三個通宵。現存劇本三種:(1)《陽腔目連戲》:江蘇劇目工作委員會於1957年12月編印出版。(2)《目連》:僧超輪抄本。上兩種與鄭之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的故事情節和關目設定基本相同,語言較為通俗,有幾折是鄭本所沒有的。(3)將三本壓縮成一本的稱“兩頭紅”本,即從日落演至次日日出。

戲中角色

高淳陽腔目連戲的角色行當為:生、旦、淨、醜、末、外。生行又分為老生、小生。旦行分為正旦、花旦。淨又分為大面、二面。此外,尚有武行。專演“武場”(即武戲)的行當,稱為“打手”或“四花臉”。高淳陽腔目連戲多在野外搭台演出,演出過程中,穿插“祀神”、“驅鬼”等活動,是一種古老的儀式遺存,在後期受到徽劇的影響,吸收民間武術雜技形成的武戲(稱為武場),水平很高,與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所描述的“旌陽戲子”的武功表演相似。高淳陽腔目連戲沒有常年固定的專業班社及專業藝人。藝人大部分是半農半藝,或半工(手工業)半藝,或為和尚道士,或兼演徽戲、京劇。現在尚能列舉姓名的藝人四十餘名,而健在的只有四人,年齡從六十多歲到八十多歲。這四十餘位藝人,按師承關係可分為四代,第一代藝人約為清道光時人。

歷史

陽腔目連戲,起源於宋朝元代的高淳陽腔目連戲,是一個只演目連戲的獨特劇種。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從來沒有專業演員和職業戲班,所有演員和樂手,都是臨時集合的農民和工人。高淳陽腔目連戲劇目,包括《台城》《九世圖》《目連》 ,都是演目連的故事。《台城》演梁武帝故事,稱為“目連前傳”,《九世圖》演目連九世輪迴故事,稱為“目連後傳”,現在僅存三本《目連》劇本,其他均已散失。目連戲是表現人、神、鬼並演給人、神、鬼共看的一種宗教劇,又叫“太平戲”或“平安神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多在室外演出,演出前後及過程中穿插“祀神”、“驅鬼”等活動,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形式,沒有嚴格的表演程式。1949年後高淳陽腔目連戲即輟演。為繼承戲曲傳統,保留文化遺產,已將劇本編輯出版。1957年9月江蘇省鎮江專署文化科和高淳縣文教科,調集陳方正、邵士仁、韓體鈞等二十餘位老藝人,內部演出了三本目連戲,並記錄了劇本和唱腔曲譜。1958年lO月江蘇省戲曲學校曾開辦目連班,招收男女學員14名,從高淳聘請僧超輪等18名老藝人擔任教師,共傳授40多出折子戲和60多支曲牌,並試排過現代戲。該班1960年5月停辦。陽腔中保存著多種古老戲曲聲腔,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音韻及唱腔

開始以南方語言用韻,音樂為五聲音階,用蕭笛伴奏,聲調柔和和婉轉。後來,隨著北方大批移民南渡避亂,又帶來了北曲。北曲和南曲相對應,聲調奠勁樸實,音樂為七聲音階。元朝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鼎盛期,著名的 《竇娥冤》《西廂記》就產生在那時。高淳一帶的戲曲,則相應地由南曲、北曲,演變為音樂、歌舞動作、念白溶於一爐的元雜劇。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戲劇形式。[1]

高淳陽腔目連戲的主體聲腔,為“一唱眾和,鑼鼓節音,不被管弦”的高腔。由多種音樂成分薈萃而成,含有多種品類的音樂因素。‘其體制是由吟誦體逐步衍化為曲牌聯套。因此,陽腔是獨立的聲腔體系。陽腔有東西路之分,東路腔又名水陽腔,稱嘈槌,西路腔又名南陵腔.為清槌。高淳陽腔為東路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