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腔

葉叫“目連戲”,明初安徽南陵即已有此劇種,後流行於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省。 劇目主要為《目連救母》,也演部分《岳傳》、《西遊記》劇目。 《目連救母》中,《下山》、《雪下》、《訓趕妓》、《老駝少》等折最流行。

戲曲劇種。
葉叫“目連戲”,明初安徽南陵即已有此劇種,後流行於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劇目主要為《目連救母》,也演部分《岳傳》、《西遊記》劇目。《目連救母》中,《下山》、《雪下》、《訓趕妓》、《老駝少》等折最流行。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山歌和徽劇的影響。演唱主要用高腔形式,以鼓擊節,用鑼、鐃伴奏,唱腔有四平頭、吊句子、念板、滾板等,曲牌有[娥兒郎]、[新水令]、[紅衲襖]等,但後來也兼唱部分崑曲、亂彈、徽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