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陸軍部為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練兵處。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3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不對外開放。
官署名釋義
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練兵處,置總理親王一人,會辦、襄辦、提調各一人,分軍政、軍令、軍學三司。三十二年(1906),改兵部為陸軍部,將練兵處、太僕寺併入;初設時並領軍諮處、海軍處,鏇即分出。部以尚書、侍郎為主官。部內設承政、參議二廳,有左右丞、參議、諮議官、檢察官、正副從事官;軍衡、軍乘、軍計、軍實、軍制、軍需、軍學、軍醫、軍法、軍牧十司,各司人員有職有官,職指司長、科長、科員、承發官、譯員、繪圖員等,官指郎中、員外郎、主事、筆貼式、正副參領、正副軍校等,以官分任各職。
宣統二年(1910),改尚書為大臣,侍郎為副大臣,省左右丞、參議、諮議、承發等官,省參議廳,改承政廳為承政司,另省軍乘、軍計、軍學三司,變兩廳十司為八司,設軍學、審計二處。三年,又省軍實司入軍制司,改軍牧司、軍學處為暫設,於是八司再變為六司。此外,陸軍部又軍轄近畿陸軍各鎮。辛亥革命後,民國北洋政府亦設陸軍部,以總長、次長為主官。分軍衡軍務、軍械、軍學、軍需、軍醫、軍法、軍馬(後改軍牧)八司。1927年,張作霖組織軍政府後,並陸軍、海軍兩部為軍事部,並將參謀本部、航空署劃歸軍事部管轄。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3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不對外開放。[1]建築的使用
整組建築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原為康熙第九子、貝子允禟的府第。雍正四年允禟幽禁致死。雍正十一年其宅第賜雍正第五子弘晝,為和親王府。西部原為順治第五子恭親王常穎的府第,此後一直由其後人居住,到清末為其後裔鎮國公承熙居此,稱承公府。1901年後,清政府實行“新政”,厘定中央官制的措施之一,就是將原兵部、練兵處、太僕寺合併為陸軍部。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拆除了和親王府和承公府後,以慈禧修建頤和園之海軍經費餘款,興建了東、西兩組洋式磚木結構樓群,西部為陸軍部,東部為陸軍部所屬的貴胄學堂。清宣統元年(1909年)改海軍處為海軍部,貴胄學堂撤消,此處即成為海軍部。1912年袁世凱曾把總統府設於西院,國務院設於東院。民國八年(1919年)後,一度作過靳雲鵬的總理府。民國十三年(1924年)這裡成為北洋軍閥段祺瑞的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在執政府門前發生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同年馮玉祥發動兵變,執政府倒台。1928年以後,此處改為北平衛戍區司令部及一些軍隊的司令部。1937年日軍侵占華北,這裡成為日本華北駐軍總司令部,東院則為日本特務機關興亞院。抗戰勝利後,由國民黨接管,改為十一戰區長官司令部、國民黨北平警備司令部。1949年後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校舍。1978年西院主樓由清史研究所使用,後配樓是中國人民大學校舍。東院樓群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使用。
建築的風格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檔案記載,該建築由建設委員沈琪“繪具房圖”,這是見於記載的中國第一位官方建築師,但其生平尚有待考證。檔案記載共有房屋一千六百三十三間,另有轅門、坡道、柵欄等附屬物,現在只有群房、馬號、轅門、二門拆改較多,其餘建築基本保持原狀。西院陸軍部是主體,大門面南,面闊五間,中三間開門,大式筒瓦懸山大脊頂,街對面有巨大影壁一座。此門尺度超出一般王府,應是1906年新建的傳統衙署大門。南樓是建築群的中心,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建成。平面為“工”字形,東西長66.05米,側翼寬36.31米,地上主體二層,中部三間為三層,中央又凸起一層鐘樓,高約22米,全樓帶地下室。整個建築分為中段與左右兩翼。底層中部為一整間大會議廳,兩翼各分為四室,為小會議室或大辦公室;二層中部隔為多間小辦公室,兩翼與底層相同。主樓梯位於北部中央。
建築造型
建築造型,中部主體為高聳的塔樓,二側水平伸展,周圍連續拱廊,側翼為結束端,向前突出。立面豎向三段劃分,底部為1.5米的基座層,底層、二層四周皆為迴廊。南入口三間大門,上有金屬罩棚支於鑄鐵立柱上,與中央鐘塔形成建築中軸線。與南大門廳對稱的北門廳凸出北立面之外,內有雙分樓梯。主樓中央部分有四個出入口,側翼各有三個。二層內走廊之上有六個立於屋脊處的老虎窗可通風、採光。建築外立面基本是模仿英國古典式,但加入中國傳統紋飾。頂部女兒牆欄桿作成雉堞式,壁柱處延伸成尖塔形,東西兩側翼之山花則為巴洛克式曲線形。由於中國工匠進行施工,在壁柱柱頭、檐部、水平腰線、拱券等處布滿了磚雕裝飾,減弱了其紀念性與嚴肅性。主樓之後,還有東西配樓與後樓,裝修較為簡潔,外部券廊只作紅色木柱與白抹灰壁板,為典型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殖民式”風格。東院的海軍部主樓,平面呈“山”字形,風格與陸軍部相似,但裝飾較為簡約。其後部的配樓則為二層外廊式。舊址建築群規模宏大,但是只用了一年半時間便全部建成,而且質量很高。它由中國建築師主持設計建造,並由中國營造廠施工,反映了二十世紀國中國建築師的設計水平和營造廠的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