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官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流傳在東營市廣饒縣陳官鄉及與其接壤的周邊地區和商河縣一帶。動作奔放、舒展。講究“打場腳微顛、八字腿弓箭、擊打頭略晃、跑鼓輕如仙”。

基本信息

陳官短穗花鼓陳官短穗花鼓

文化遺產名稱:陳官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表演所屬地區: 山東 · 東營 · 廣饒縣
遺產編號:Ⅲ-7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東營市廣饒縣
遺產級別: 國家

概述誕生

陳官鄉位於廣饒縣境北部,距東營市中心20公里,總面積96平方公里,轄26個村,2.3萬人。這裡孕育誕生了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陳官短穗花鼓。2006年11月,陳官短穗花鼓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2月陳官短穗花鼓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陳官短穗花鼓起源於明清時期,清朝道光年間廣為流傳。短穗花鼓原是舊社會流浪藝人藉以乞討謀生的手段,每逢青黃不接之時或災年,藝人們就背起花鼓,四處逃荒,往往師徒、兄弟或父子組成一班,或跑坡或設地攤演出。長年的流浪生活,使藝人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絕技,閒時便互相交流和比賽鼓技,日久天長便形成這么一種技藝獨特的民間舞蹈

藝術特色

陳官短穗花鼓陳官短穗花鼓

“打場腳微顛、八字腿弓箭、擊打頭略晃、跑鼓輕如仙”。短穗花鼓的動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兩根三寸長的短桿,各系六十公分長的短鞭,短鞭中間部位兩個貓耳朵,貓耳朵上系兩個燈籠穗,表演時迎風飛舞,鞭頭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頭十二公分,用於擊鼓。花鼓在腰間是活動的,並不固定,在跳動中用鼓穗打鼓沒有高超熟練的技能是辦不到的。

短穗花鼓原形是一人打鼓,一人伴唱,伴唱者手擊小鑔,伴唱一些傳統段子,唱腔都是鄉味十足的民間小調。如“串九州”、“枕頭記”、“十二月”等,唱久了藝人們也能即興表演,隨口就來。短穗花鼓的擊鼓套路有三四十種,像張飛騙馬蘇秦背劍、就地十八滾、鯉魚倒捲簾、菊花蓋頂、二龍吐須等。

表演套路

短穗花鞭鼓的特別之處,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兩根鼓槌各系60厘米長的短鞭,短鞭中間兩個貓耳朵,貓耳朵上系兩個燈籠穗,鞭頭成疙瘩穗。短穗花鼓的擊打技巧高超,穗纓前後左右上下擊打鼓面,有“繞腕擊鼓”、“掄穗前擊鼓”、“掄穗後擊鼓”等,套路有 “蘇秦背劍”、“菊花蓋頂”、“黑狗鑽襠”、“張飛騙馬”等。

藝術代表

陳官鄉陳官村張家是當地的花鼓世家。20世紀初,張延水在長期的乞討生涯中練就了一身花鼓絕技,並不斷改進技巧,翻新花樣,提高表演水平,成為當時名震魯北、膠東一帶的民間藝人。其子張洪祥(1914-1995)、張洪果(1929-1991)從小就跟著父親學打花鼓,技藝也頗高。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這一民間舞蹈非常重視,把它加工提煉,搬上了舞台。1956年,廣饒張延水的徒弟李宏元(1912-1976)和商河縣張鳳雲、李喜平的短穗花鼓舞同時參加了山東省首屆民間藝術匯演,都得到了獎勵。李宏元以嫻熟的打鼓技巧,榮獲一等獎。1958年李宏元又榮獲華東地區文藝會演一等獎。我國著名舞蹈家張毅曾不遠千里來到陳官鄉學習短穗花鼓,並於1957年在前蘇聯的第六屆青年聯歡節上大顯身手,榮獲金獎。

後來,經過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又加上文化大革命,陳官短穗花鼓面臨失傳危機,許多老藝人相繼去世,而年輕的繼承人少之又少。20世紀80年代,山東省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員、全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李守信參加全國民間舞蹈集成的編纂工作,曾跟陳官短穗花鼓傳人張洪祥一起生活過三個月。當時已經是65歲的老藝人重登舞台,十分鐘的表演震驚了李守信。為將陳官短穗花鼓發揚光大,張洪祥把陳官短穗花鼓的技藝精華都傳給了李守信,陳官短穗花鼓這一民間技藝才得以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永久流傳。

傳承發展

陳官短穗花鼓動作難度很大,流傳很少,前些年花鼓傳人張洪祥、張洪果兄弟倆還在的時候,培養了5個徒弟,都是女孩,有三個已經嫁到外村去了,剩下的大徒弟張淑蘭和二徒弟張玉梅則嫁在了本村。張洪祥兄弟倆過世後,當時身為陳官鄉文化站站長的張兆海(2006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便挑頭搞起了這一舞蹈的繼承與發展。他們通過研究,對陳官短穗花鼓的表現形式做了創新改進,突破了原來一人打鑔說唱、一人擊鼓表演的傳統,改為一人唱或兩人對唱,多人以鑔、嗩吶和大鼓等伴奏,數人乃至幾十人集體表演,使之更能營造歡慶的節日氣氛,適應廣場表演。短穗花鼓也由過去的打著花鼓要飯變成了今天打著花鼓慶祝,用鼓聲歌聲來歌唱幸福生活,歌唱美好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