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風動證

陰虛風動證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

陰虛風動證陰虛風動證
主要症候: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
治療原則:
潛陽熄風,滋養肝腎.
陰虛動風:陰虛風動證是陰液虧虛,筋脈失於濡養引動肝風的證候。多因陰液虧虛嚴重所致的虛證,常見於外感病後期或內傷雜病。主要臨床表現:手足蠕動或筋肉拆動,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苔少,脈弦數。

病機分析:本證以陰液虧損筋脈失養為特徵。熱病後期或內傷雜病長期不愈,陰液嚴重虧損,不能濡養筋脈則手足蠕動或筋肉拆動。陰虛生內熱則午後潮熱,五心煩熱,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苔少,脈虛證動風,常由於出血過多或久病血虛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手足蠕動,或肌肉拆動,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眩暈耳鳴,目糊目澀,面色無華或萎黃,爪甲不榮,舌淡,脈弦細或細。

病機分析:本證以血虛動風為特徵。肝主藏血,在體為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肝血虛,無以濡養筋脈則手足蠕動或肌肉拆動,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爪甲不榮。肝血虛不能上榮於頭目則眩暈耳鳴,目糊且澀,面色無華或萎黃。舌淡,脈弦細或細,為肝血虛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陰虛動風證相辨別,兩者均有動風症狀,但陰虛動風以潮熱盜汗等陰虛表現為特徵,本證以面色無華、舌談等血虛症狀為特徵。

辨證注意點:虛性的動風症狀伴血虛表現。

附: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肝陰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鑑別

上述五證在病機上有著內在聯繫,如肝失疏泄導致肝氣鬱結,肝氣久郁可化火而致肝火上炎,肝火灼傷肝陰可致肝陰虛或肝腎陰虛,一方面可使肝火更旺,另一方面陰虛水不涵木,陰不制陽而導致肝陽上亢,陽亢無制又可導致肝風內動。故五證實際上是肝的陰陽失調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臨床當分析各個時期的病機特點及臨床表現特徵,從而作出正確辨證。

肝氣鬱結證:以肝失疏泄氣機鬱結為特點,常有與本證密切相關的精神刺激等外因,臨床表現以氣鬱、氣滯、情志改變為特徵。

肝火上炎證:以肝氣鬱結郁而化火為特點,臨床表現以肝經氣火上逆、熱象明顯為特徵。

肝陰虛證:以肝的陰液虧虛,濡養功能減弱為特點,常與肝火上炎、腎陰虛等有關。臨床表現以肝的虛熱證為特徵。

肝陽上亢證:以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為特點,與肝陰虛、腎陰虛有關。臨床表現以既有肝腎陰虛的表現又有肝陽上亢為特徵。

肝風內動證:以肝的陰陽氣血失調、風動為特點,與肝腎陰虛血虧、肝陽上亢或熱邪亢盛有關。臨床表現以風動為特徵,有虛實之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