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實驗中學](/img/9/545/nBnauM3X2YTM5UzNyA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wk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學校概況
![阜新市實驗中學](/img/e/cbf/ml2ZuM3X2QzN2kzNzA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wk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阜新市實驗中學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學校有教職員工 289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遼寧省模範校長1人,省功勳教師1人,省勞動模範2人,省優秀共產黨員1人,省職業道德標兵1人。教師結構合理,有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15人,市級骨幹教師93人;高級教師172人,高級教師占教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六十;碩士3人,在職碩士研究生29人,這隻隊伍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阜新市實驗中學的校訓是“愛國、立志、崇學、尚美”;教學理念是“給我一個學生,還你一個英才”;學校在不斷繼承、吸收和創新中,逐漸形成了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刻苦鑽研,追求卓越,甘於奉獻的教風和全心服務教學,作風民主,務實公正,廉潔自律的領導作風。
辦學成績
![阜新市實驗中學](/img/0/60d/nBnauM3X0UzN1EDM2A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wk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是阜新市實驗中學的王牌,通過學校安排的數、理、化、生、信息技術等課外活動,一批學有專長的學生脫穎而出,在歷年的奧賽中碩果纍纍,數、理、化、信息科學、英語能力競賽,國家一、二、三等獎比比皆是;充分顯示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實力。學校十分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通過一年一度的校園體育節和藝術節,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為他們提供展示特長的舞台。由高中生中共發展學生黨員66名。
阜新市實驗中學成為國家在遼寧省確立的向新加坡國立大學輸送優秀畢業生的五所定點學校之一,2005年被中國社會經濟調查所評為遼寧社會信賴名校,2006年被遼寧省委評為先進黨委,2005年和2007年被中國校長論壇組委會評為第一屆、第二屆中國百強中學,三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素質教育
![阜新市實驗中學](/img/8/40c/ml2ZuM3X0MDNwEDM4A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wk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阜新市實驗中學領導對新一輪課程計畫尤其是研究性學習課程十分重視,並採取了積極措施落實教育部的要求。首先,組織教師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有關的資料,聘請華東師範大學王健研究員來校講座,澄清了許多的模糊認識,意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教育要求的必修課,它的意義和作用是深遠的。其次,讓骨幹教師帶頭引路,梁立冬、於向東兩位老師在高一年級中率先開始了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探索。他們共同組織學生對“水的世界”開展研究,分組就水的家族、水的污染與淨化、海水淡化、海洋開發與利用、節約用水的方法、二十一世紀海洋城市構想、流體力學與造船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學生們通過各種渠道查找資料,結合已有知識進行研究,撰寫了精彩的研究報告,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軟體展示出來,得到專家領導、教師及同學們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阜新市實驗中學又在寒假作業中針對高一年級布置了研究性學習任務。這次研究的範圍更廣,涉及的領域更多,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歷史政治、數學文學等與課本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有戲曲文藝、環境保護、航空航天、宇宙探索、中國入世等與課堂學習關係不大的方面,學生還利用假期撰寫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報告。
教學改革
![阜新市實驗中學](/img/6/c15/nBnauM3XyUTO3ETN5A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wk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選問題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前提。課前教師布置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一方面初步了解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對其中某個或某些知識點質疑並提出問題。二是是否具有趣味性,有趣味才能激起學生研究的欲望,調動學生研究的積極性。因此,阜新市實驗中學教師應以教材為載體,根據教學內容的特性及時把握學生心理,將趣味性挖掘出來以點燃學生研究的熱情,使學生儘快進入好奇、渴盼的情境和急不可耐探究新知的狀態。
二、引方法
引方法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在引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性的講解, 還要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提供方法、引導研究。教師應把握好三個重點環節:第一、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分析方法。學生在討論中往往會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運用各種方法對問題進行論證。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問題的本質。第二、突出學生研究過程的參與性。全員參與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特徵。在學生分組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不同類型的學生搭配在一起,便於互相影響、互相學習。這樣,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在交流中也能逐步獲得自信、體驗成功。第三、教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合作、吸納和寬容。學生在討論中發表不同意見時必然會產生碰撞、衝突,甚至激烈的爭吵。教師要引導學生平等發表意見。學會對不同觀點的尊重和寬容,學會吸納別人的不同意見,來補充、完善自己的看法,學會與他人達成一致,共同分享成果等等。
![阜新市實驗中學](/img/1/b5e/ml2ZuM3X0ATM3QjMxETO4UTOyITM0QzMwYjMwADMwAzMxAzLx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掌握、拓展和運用程度;學生探究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全體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學生對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關注程度等等,都可以作為評價的標準。著力培養學生對未知探索的興趣、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法。課堂教學結束,不代表研究性學習的結束,為了把課堂學習內容延伸,教師還要布置有彈性、能引發思考的作業。歸納起來體現為四性:一是層次性,即思考題不是簡單地重複學生在課堂上已經討論過的問題,而是比其深一步的問題,或是課堂討論中尚未解決的帶有典型意義的問題。二是開放性,即學生對布置的思考題,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查書籍、網上閱覽、請教他人等)、各種形式(如寫成文字、製作多媒體課件、講演、個別交流等)完成。三是實踐性,布置的問題儘可能通過學生動手或參加社會實踐來解決。四是創新性,鼓勵學生提其他同學沒有想到的問題,或老師所留問題以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