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關節脫位是指組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脫位可分為先天性、外傷性、病理性和習慣性脫位四種。如按脫位程度來分,可分為半脫位和全脫位。按脫位後的時間來分,又可分為新鮮脫位和陳舊性脫位
關節面失去正常關係。又稱脫臼。由創傷引起的稱為外傷性脫位,由病變破壞引起的稱為病理性脫位。胚胎期關節發育不全而引起的稱為先天性脫位。
關節面完全失去對合關係時稱為完全脫位,部分對合的稱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多見於肩、髖、肘、下頜關節。4歲以下的小兒橈骨頭髮育不全,環狀韌帶鬆弛,受到牽拉易發生半脫位。
脫位後出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關節對合關係異常。X射線片可確診,並可判定有無合併骨折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理改變。
治療以手法復位為主,切忌粗暴。復位不成功者才切開復位。復位後制動3周,開始主動運動,輔以輕柔的被動運動,恢復關節活動及肌力,切勿暴力被動推拿。關節脫位又叫脫臼或脫骱。脫位可分為先天性、外傷性、病理性和習慣性脫位四種。
臨床表現
關節脫位具有一般損傷的症狀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受傷後,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脫位通常影響活動的關節,如踝、膝、髖、腕、肘,但最常見的是肩和手指關節。不活動的關節,如在骨盆的關節,當使關節固定在一起的韌帶被牽拉或撕裂時,也能被分開。椎骨的脫位如果損害神經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顯著的椎骨間脫位,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一般症狀
(1)疼痛明顯。
(2)關節明顯腫脹。
(3)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出現功能障礙。
特殊表現
(1)畸形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鏇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
(2)彈性固定關節脫位後,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窩空虛。
檢查
X線檢查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有無脫位、脫位的類型和有無合併骨折,防止漏診和誤診。
診斷
1.有明顯外傷史。
2.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與腫脹、畸形、彈性固定及關節窩空虛。
3.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無骨折及移位
治療原則
1.治療原則
傷後在麻醉下儘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
2.治療步驟
(1)復位以手法復位為主。
(2)固定復位後,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鍊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他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3.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關節脫位,應讓病人受傷的關節安靜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適的位置。儘可能在進行妥善固定後,迅速就醫。注意的是,在為病人脫衣服時,應先脫正常一側的,再脫受傷一側的,穿衣服時則反之。
(1)肩關節脫位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位有:①希氏法傷員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鏇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復位。②牽引上提法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復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後上肢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鏇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鏇後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①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③復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④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鍊髖部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範圍。
(5)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