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用來開採某一層系所採用的包含井別、布井方式、井距等內容的井網。在一個油氣田上,油、氣、水井的排列分布方式,井數的多少和井與井間的距離大小,以及一次與多次井網分布關係等統稱為井網部署。
井網類型
圖1 布井方式示意圖
採油井與注水井分別按直線成排成行分布時,叫行列井網。採油井與注水井按一定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六邊形等,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油田面積上時,叫面積井網(圖1)。
一個油田具體採用什麼樣的井網,要根據油田的構造特點和油層性質等進行選擇。不同的油田就可能有不同的井網,就是同一油田也可能有幾套不同的井網。初期開發井網要適應發揮主力油層作用的特點,一般要求:要使主力油層的水驅儲量控制最大;要使全區採油速度達到要求;要具有進一步調整的靈活性,便於後期層系、井網、注采系統的調整和各種分層開採工藝的調整。井網布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油田開發速度、最終採收率、投資、開採年限以及開發過程中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各種驅動方式因為能量來源不同,必須分別制定合理的井網,不能千篇一律地採用均勻的幾何井網。理論上講,如果油藏絕對均質,採收率與井距大小無關,井數多少主要影響投資、採油速度及開採時間。實際上油藏往往是多層非均質的,好油層、差油層、小層交錯分布,岩性變化有時也很複雜。取多大井網密度才能使原油損失最小,經濟效益好,最終採收率最高,必須依據油藏地質特徵具體分析而定。
低滲透油田開發井網的演化
圖2 井排方向與裂縫錯開22.5°
低滲透油田開發往往與裂縫密切相關,其井網部署是否合理是低滲透油田開發成敗與否的關鍵。中國低滲透油田開發井網形式演化大體上經過:20世紀70年代的正方形反九點法注采井網;80年代在早期實踐的基礎上將注水井排方向與裂縫方向錯開22.5°的正方形井網(圖2);90年代前期改進為將正方形井網的井排方向與裂縫方向錯開45°,待角井水淹後轉為注水井,形成與裂縫方向平行的五點或線狀注采方式(圖3)。以上三種方式井網不管方向怎樣旋轉,其井距和排距差異都不大,很難適應低滲透油田存在的很低的基質滲透率和大型壓裂後很高的裂縫滲透率之間強烈的滲透率級差和各向異性。90年代後經進一步分析確定,低滲透油田開發的合理注采井網應是不等井距線狀注水井網,注水方向與裂縫方向一致,其注水井井距一般應大於油井井距,也應大於注水井與油井之間的排距(圖4)。其具體的井排距大小應在壓裂最佳化設計的基礎上,根據裂縫與基質滲透率差異的大小確定。
展望
水平井、多底水平井為低滲透油田及稠油油藏開發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但其合理的注采井網部署尚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