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錢寧(?—1521年),不知所處,或雲鎮安人,本不姓錢,幼時寄鬻太監錢能而改姓錢。能死,推恩家人,得為錦衣百戶。後事劉瑾,瑾敗,以計免。累遷左都督,掌錦衣衛事,典詔獄。其性狡詰猾巧,善射,深為武宗所喜,賜國姓,為義子,自稱“皇庶子”。正德二年建豹房,內藏孌童歌女、教坊優伶以及珍玩犬馬,錢寧出力甚多。武宗在豹房常醉枕錢寧而臥,與江彬相繼得寵於明武宗,後來江彬向武宗告發錢寧與朱宸濠勾結,逮捕入獄。抄其家,得大量金銀外,還有胡椒數千石(有趣)。後為明世宗所殺。《明史》 將之列入佞幸傳。
生平
錢寧掌管錦衣衛,明代自太祖朱元璋設立錦衣衛以來,這個負責保衛皇帝、偵伺百官的機構一直為皇帝所倚重,而且自成祖始,以掌管錦衣衛而得倖之人不絕於史。如成祖時的紀綱、英宗時的門達、逯杲,均以“刺廷臣陰事,以希上指,帝以為忠” 而得寵。正德朝的錢寧也不例外,錢寧幼年之時被賣到宦官錢能家為奴,因此為錢姓。錢能死後,錢寧以宦官養子的身份受恩蔭進入錦衣衛,並得到百戶的職位。正德初年因為依附劉瑾而得以接近皇帝,由於錢寧善射,並能左右開弓,受到武宗的賞識,被賜姓朱,收為義子,並被提升為千戶,“歷指揮使,掌南鎮撫司。累遷左都督,掌錦衣衛事,典詔獄,言無不聽。”“帝在豹房,常枕寧臥”,錢寧與武宗形影不離,連百官候朝,不知武宗是否起床臨朝,也必須觀察錢寧的動向,如看到錢寧才能知道皇帝將要到來。正是由於與皇帝的親密關係,錢寧氣焰熏天,當時宦官張銳提督東廠緝事,就已經“橫甚”,而錢寧掌管的錦衣衛則“勢最熾” 。甚至“太監廖鵬得罪”,也要“拜錢寧為父,出所寵妾事寧”。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江西發生寧王朱宸濠叛亂。朱宸濠為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玄孫。襲王爵後,受術士的吹捧、蠱惑,夢想成為皇帝,“時時詗中朝事” ,懷有不臣之心。朱宸濠為了加強實力,試圖恢復天順時被革除的護衛,在劉瑾當政之時就“遣內官梁安輦金銀二萬通瑾,朦朧奏請準改南昌左衛為護衛,又準與南昌河泊所一處” 。由於劉瑾的倒台,剛恢復的護衛又被兵部奏請革除。但朱宸濠並不甘心,通過行賄曾任江西按察使的兵部尚書陸完和武宗身邊的佞臣錢寧、臧賢,圖謀恢復護衛,雖然遭到大學士費宏的反對,但“諸嬖人乘宏讀廷試卷,取中旨行之。”恢復護衛後的朱宸濠更是肆無忌憚,“擅殺都指揮戴宣,逐布政使鄭岳、御史范輅,幽知府鄭獻、宋以方。盡奪諸附王府民廬,責民間子錢,強奪田宅子女,養群盜,劫財江、湖間,有司不敢問。日與致仕都御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等謀不軌。副使胡世寧請朝廷早裁抑之。宸濠連奏世寧罪,世寧坐謫戍,自是無敢言者。” 同時,朱宸濠為置耳目、求庇護,在朝中廣泛交結大臣,“時武宗所寵優人臧賢主錦衣事,錢寧及諸內侍無不宸濠黨者,大臣則厚結尚書陸完,使者絡繹京師,動則齎數千金為朝臣饋遺,上起居飲食皆報之。” 就連大學士楊廷和亦庇護朱宸濠,後來因發現朱宸濠有不軌的圖謀,對其態度才稍有改變。正德十二年(1517),典儀閻順,內官陳宣等向武宗告發朱宸濠的不法行為,但因為有錢寧、臧賢等的庇護,武宗並未重視。朱宸濠依託錢寧等人,將不附於己的江西官員一一排擠走,羽翼漸趨豐滿,直至發動武裝叛亂。
錢寧作為武宗的佞臣,為何倒向藩王朱宸濠?其原因不僅是因為接受了朱宸濠的大量賄賂,更主要的是由於自己這個昔日的豹房大總管,相對於江彬在武宗面前如日中天的地位而相形見絀。錢寧“念富貴已極,帝無子,思結強藩自全。” 而江彬也在物色外藩的皇位繼承人以求自保。正是佞倖間的矛盾,將錢寧推向了皇權的對立面,其結果也必然如劉瑾一樣徹底退出政治舞台。在江彬的告發下,武宗下令將錢寧等逮捕,並洞察到朱宸濠的不軌圖謀。
朱宸濠的叛亂使武宗再次產生南巡之意。在江彬的唆使下,武宗決定親征, “下令諫者處極刑,命彬提督贊畫機密軍務,並督東廠錦衣官校辦事。是時,張銳治東廠,錢寧治錦衣,彬兼兩人之任,權勢莫與比” ,“中外大權皆歸彬矣” 。在南巡的過程中,江彬氣焰熏天,“矯旨輒縛長吏” 。依靠“邊卒數萬扈從,恃恩無人臣禮” ,“成國公朱輔為長跪,魏國公徐鵬舉及公卿大臣皆側足事之。” 可以看出在武宗的信任和皇權的保護之下,江彬為代表的佞倖勢力將正德朝外延的皇權從宦官勢力手中奪來,成為皇權新代言人和執行者。但正是由於江彬竊取了本應由宦官集團和內閣所控制的外延皇權,並且擅作威福。引發了宦官集團、內閣、外臣的不滿,使之成為其共同的敵人,江彬自得寵於武宗之時起,外臣彈劾他的奏疏就不斷,雖然在皇帝的庇護下暫時無事,但一旦失去皇權的庇護,其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作為宦官集團的代表人物張永也在江西與王守仁的交談中說“群小在側,永來,欲保護聖躬耳。” 張永所說的“群小”,也正是指的江彬等佞倖勢力。這就為武宗死後,宦官與閣臣迅速結成聯盟,一舉除掉江彬集團埋下了伏筆。
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武宗夜宿南京牛首山,“諸軍夜驚,左右皆不知上所在”,當時盛傳這是江彬發動的一起未遂政變 。隨從南巡的大學士梁儲、蔣冕以此為契機勸武宗回京,起初武宗對此並未理睬。然而七月又發現“有物若豕首墮上前,色碧,又進御婦人室中若懸人首狀,人情益驚。” 這次梁儲再動以危言,警告武宗。回想起自己曾經器重、寵信的錢寧、臧賢等人的背叛,武宗也感到了隱含的危險,開始有回京之意。雖然身邊的宦官、佞臣還想唆使武宗繼續南下浙江。但在梁儲、蔣冕的再三懇求下,武宗終於同意回京。九月在返京的路上,武宗在清江浦乘船玩樂,船翻落水,雖被救起,但從此染病。回到北京後,“江彬溢驕橫,其所部邊卒,桀驁不可制” ,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此時的武宗身體更加孱弱,對於朝臣的奏疏,幾乎都是以“不報”來回答,但對於江彬卻寵信不減。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突然傳旨“改西官廳為威武團營,以西官廳監督太監張忠及江彬等,提督團營教場與威武團營操練,令別闢團營教場。” 給事中、御史、兵部都對此表示反對,均無濟於事。七天后,武宗死於豹房。武宗卒後,北京城內政治謠言四起,中心內容就是江彬要伺機謀反。
中國歷代知名宦官
宦官是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們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又稱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才全部用閹人宦官稱“太監”,是隋唐以後的事,地位較高的內監就被稱為“太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