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株:根系發達。具廣伸粗壯的根莖。稈直立,稍堅挺,高50—100cm。葉鞘光滑,邊緣被纖毛;葉舌長約0.5mm,被纖毛,葉片質硬,堅挺,線形,長5—25cm,寬2.5一5mm,於時常內卷,先端漸尖,腹面粗糙或被毛;圓錐花序開展,通常長10—20cm;分枝斜升,粗糙,具棱;小穗長圓形,長約3mm,無毛,先端尖,第一穎薄膜質,長約為小穗的1/4,基部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鈍圓,脈通常不明顯;第二穎長約與小穗相等,先端椽尖,具7脈;第一小花為雄性,外稃與第二穎等長同形而較寬,內稃薄膜質,約與外稃等長;雄蕊3枚,花絲極短,花葯暗褐色,長約1.6mm;第二小花結實,長圓形,長約2mm,平滑光亮,先端尖。子實:穎果橢圓形,淡棕色,長約1.8mm,寬約0.8mm。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發達。稈直立,堅挺,高50-100厘米。葉鞘光滑,邊緣被纖毛;葉舌長約0.5毫米,頂端被睫毛;葉片質硬,線形,長5-25厘米,寬2.5-5毫米,乾時常內卷,呈錐形,頂端漸尖,上表皮粗糙或被毛,下表皮光滑;葉舌極短,膜質,頂端具長纖毛。圓錐花序開展,長5-20厘米,分枝斜上,粗糙,具棱槽;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無毛,頂端尖;第一穎薄膜質,長約為小穗的1/4,基部包卷小穗,頂端截平或圓鈍,脈常不明顯;第二穎約與小穗近等長,頂端喙尖,具7脈,第一小花雄性,其外稃與第二穎等長;雄蕊3,其花絲極短,花葯長約1.6毫米,暗褐色;第二小花結實,長圓形,長約2毫米,平滑、光亮,頂端尖;鱗被長約0.3毫米,寬約0.24-毫米,脈不清晰。染色體2n=40(Krishna-swamy)。花果期6-11月。
產我國東南各地;生於海邊、溪邊以及潮濕之處。廣布世界熱帶和亞熱帶。模式標本產歐洲南部。
本種繁殖力特強,根系發達,可為高產牧草,但亦是難除雜草之一。
產地生境
原產地:巴西;現廣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中國分布現狀:在華南、華東地區有記載。多生於路邊、山坡草地和近海沙地上,也生長於旱作物地、稻田邊、果園、茶園、桑園和少數低平地區的橡膠園中。
繁殖方法
以根狀莖和種子繁殖。其根莖粗壯,生活力甚強。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來源】以根狀莖入藥。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利濕解毒。主治高血壓病,鼻竇炎,鼻出血,濕熱帶下,尿路感染,肋間神經痛,黃疸型肝炎,骨鯁喉。用量1~2兩。跌打損傷:鮮根狀莖,搗爛,洗米水調外敷。毒蛇咬傷,瘡癤:鮮根狀莖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外傷出血:研粉撒敷。
為害特點
為旱地的一種地區性惡性雜草,對坡地和壩地作物。以及橡膠樹、各種果樹、茶、桑樹均有危害,在廣東湛江地區和海南地區一帶的旱地作物危害較為嚴重。它 生長迅速,粗大根莖深入土層,能刺穿作物根部,搶奪田間大量肥分;地上部分則遮蓋作物莖葉,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從而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鋪地黍是稻縱卷葉螟的寄主,並感染作物的瘟病、鏽病、黑粉病等。該種也是草坪的主要害草之一,為害潛力高,難根除,目前尚無理想的除草劑可防治,應避免侵入。
禾本科·黍族·黍屬的植物
黍屬(Panicum L.),禾本科,約500種廣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近20種(包括引種的),南北均有分布,其中黍P. miliaceum L. 為我國很早就栽培的糧食,與稻一樣亦有秈、糯品系及許多品種;此外有的種可為牛馬飼料,如引種的大黍P. maximum Jacq.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