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玕

金玉玕

金玉玕(1937年12月26日——2006年6月26日) 浙江東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地層古生物學家。曾任南京古生物所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國際地層委員會委員和二疊紀地層分會主席、國際二疊繫上統工作組主席等職。

簡介

金玉玕金玉玕

金玉玕(1937年12月26日——2006年6月26日逝世) 浙江東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地層古生物學家曾任南京古生物所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國際地層委員會委員和二疊紀地層分會主席、國際二疊繫上統工作組主席等職。金玉玕長期從事腕足動物化石研究,是我國石炭紀和二疊紀地層研究的學術帶頭人。

提出新的國際二疊紀地質年代系統,代替沿用了150年的傳統年代標準,被各國採用。同時還證明中國樂平統最為完整,使之被選為上二疊統的國際標準。國際地質包含30多個統,只有樂平統是以我國地質為標準的。他與合作者研究提出傳統認為持續數百萬年的生物逐漸滅絕過程實際上包括兩次,又據同位素年齡和大量化石種的統計分析,推定兩次滅絕時間和大滅絕主幕為突發性。這一研究成果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滅絕的過程越來越明確。

生平

1937年12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東陽市。

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專業,此後一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從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研究。

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7年,他與合作者正式發表了新一代國際二疊紀年代地層系統,解決了長期爭議的國際地層難題。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6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69歲。

由於長期的超負荷運轉,繁重的工作,中國著名古生物專家金玉玕院士,於2006年6月26日凌晨4時35分,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9歲。昨天上午,金玉玕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石子崗殯儀館舉行。他的一生對古生物學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一生探秘物種大滅絕事件,並且確立了兩顆重要的“金釘子”,這是至高無上的科學榮譽。

事跡

窮盡一生探秘滅絕事件

生物大滅絕是探索生命和環境重大轉折性變化的關鍵問題。歷史上著名的物種大滅絕發生在2億5千萬年前,也就是所謂的“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海洋動植物以及70%的陸地物種慘遭滅絕。大滅絕標誌了地球上第一次生命蓬勃發展時代的結束,同時,它又宣告了爬行動物興盛時代的開始。專家對這一滅絕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而浙江煤山地區因為有一系列的岩石層橫跨這兩個地理時期,因此成為金院士等中外科學家長期研究的熱點地區之一。1993年,金院士首先提出了二疊紀大滅絕的兩幕式模式。通俗說,大滅絕是單獨地、突然出現的,而不是幾個一連串更小形式的滅絕。大多數物種在大約2億5千1百萬年前滅絕的,隨後,少量的倖存生物在後來的1百萬年中也消失了。這一研究成果使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滅絕的過程越來越明確。

確認了兩顆“金釘子”

金玉玕院士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樂平統底界和長興階底界的全球界線層型得以最終在中國建立。通俗說,他確立了兩顆“金釘子”。長興新確定的“金釘子”代表著距今2.62億至2.53億年,即古生代最後一個時段的地質歷史記錄。這期間發生了地質歷史中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和最深刻的全球環境變化,包括劇烈的火山活動、氣候環境的極端異常、海洋和陸生生物遭受空前大災難。長期以來,這一時段的生物事件和地質事件的時代對比較為混亂。因而,這兩枚 “金釘子”的確立就像兩把尺子,讓人們能夠把這些年代清晰分辨出來。

參與西部油氣開發

眾所周知,古生物學在找石油、礦等時,可以發揮相當大的作用。比如石油勘探,鑽了幾公里後,古生物專家就可以通過對石頭的研究來判斷地下是否有石油。“六五”期間金玉玕院士曾主持中科院五個研究所合作的“準噶爾盆地油氣分布”項目的綜合地層研究,項目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他沒能看到“金釘子”剪彩

由於長期的超負荷運轉,繁重的工作,金院士的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他曾因大病住院,還做過腿部大手術,但他始終長期加班加點,他每年都到野外,堅持第一線考察研究。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後,他工作越加繁忙,但仍積極推動中國古生物學研究走向世界。無情的病魔過早地奪去了金玉玕院士的生命,他甚至沒有能親臨現場看一下由他倡議並具體領導和組織的、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的盛況,也沒能參加經過20年艱苦努力建立的兩個“金釘子”的剪彩儀式。

成就

金玉玕院士是我國石炭紀和二疊紀地層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多年來一直擔任該領域相關國際學術組織的領導職務。1997年,他與合作者正式發表了新一代國際二疊紀年代地層系統,解決了長期爭議的國際地層難題。新系統於1998年被國際地層委員會和世界地質圖委員會等批准,並被納入新的國際地層表。他先後組建了樂平統底界和長興階底界國際工作組,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樂平統底界和長興階底界的全球界線層型得以最終在中國建立。

生物大滅絕是探索生命和環境重大轉折性變化的關鍵問題。1993年金玉玕院士首先提出了二疊紀大滅絕的兩幕式模式和前樂平統事件。2000年他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以多學科研究資料和充實的數據闡明生物在古、中生代界線附近的爆發性滅絕過程。該論文的引用率在《科學》同類文獻中名列前茅。該成果被評為2000年度中國十大基礎研究進展之一。

金玉玕院士還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資環局重大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和國家973計畫子項目等,1989年,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並連續兩屆擔任室主任,為該實驗室後來升格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出了傑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