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生

"Diagen ica

1984年獲南京大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2002年在職獲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學位。碩士導師是范嘉松研究員;博士導師是金玉玕院士。2002年11月-2003年6月受國家教委資助在Texas A & M 大學地質系做高級訪問研究,在國際著名碳氧同位素地質專家Grossman教授那裡做碳酸鹽岩和腕足動物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從1994年起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8年以前主要從事生物礁和碳酸鹽岩沉積的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和沉積學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古代全球環境變化與生物演化研究。研究經歷包括二疊紀生物地層學、鈣質海綿古生物學和古生態學、二疊紀-三疊紀生物礁的古生物學和沉積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的成岩作用、新生代前全球海平面變化幅度的定量研究、PTB地層的牙形刺化石的系統古生物學研究、腕足動物化石和碳酸鹽岩全岩樣品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生物礁相區PTB地層的生物與環境演化研究等。
主持過6項、參加過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石油系統項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發表地質學方面的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英文版學術專著2部。曾獲中國地質學會優秀論文獎。參加的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二等獎。
主要研究成果:
(1)確定了二疊紀末生物礁生態系集群滅絕發生的模式是二步式的(Wu et al., 2007)。第一步是所有狹適性生物的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Clarkina yini帶;第二步是廣適性生物的滅絕,發生在三疊紀最初的Hindeodus parvus帶。
(2)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全球海平面變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國外學者(Wignall and Hallam, 1992, 1997) 提出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全球海平面只有上升,沒有下降;是海平面上升造成海洋缺氧, 缺氧導致二疊紀末的生物大絕滅
但是,本人在2001-2003年對貴州紫雲生物礁頂部的2個P-T界線地層剖面的研究中,發現了海平面下降的證據(Wu & Fan, 2003);2005年,在江西修水的P-T界線地層中也發現了海平面下降的證據(吳亞生等,2006, 岩石學報,12期);2006年,在重慶老龍洞的P-T界線地層中再次發現海平面下降的證據(吳亞生等,2006,岩石學報,9期)。海平面下降證據在不同地區的P-T界線地層中的發現,證明外國學者抱持的P-T之交只有海平面上升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3)在貴州紫雲的P-T界線地層中首次發現了一種適應缺氧環境的微生物化石(吳亞生等,2007,中國科學,中英文版)。
(4)在物種水平上研究了造礁生物房室海綿在二疊紀-三疊紀的演化,發現房室海綿在二疊紀末全部絕滅了,是一項填補空白的成果(吳亞生等,2002, 古生物學報)。
(5)提出了根據生物礁定量計算新生代前全球海平面變化幅度的方法。
定量計算新生代前的全球海平面變化幅度一直是地質學的難題。本人提出的根據生物礁結構相以及某些特殊的成岩相定量計算古代全球海平面變化幅度的方法(Wu & Fan, 2002;Wu & Fan, 2003)初步解決了這一難題。
(6)發現牙形刺生物群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有一個滯後的集群絕滅事件,否定了前人的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牙形刺沒有集群絕滅的看法(Wu,2005)。該成果已經得到引用(Yin et al., 2007,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55: 1-20)
(7)全面修訂了浙江煤山P-T界線金釘子剖面的牙形刺化石鑑定錯誤數十處(Wu, 2005,英文專著)。
(8)系統研究了廣西隆林二疊紀生物礁的造礁生物和群落古生態,描述新屬 68個新種44個(Wu, 1991)。有關成果已經被國外學者廣泛引用。
(9)提出了生物礁結構相群落相和成岩相的研究方法(吳亞生,1992;Wu, 1992, 1993)。
代表性論著:
SCI刊物和國際刊物論文:
Wu Ya Sheng, Jiang Hong Xia, Yang Wan, Fan Jia Song, 2007, Microbialite of anoxic condition from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Guizhou,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0(7):1040-1051.
Wu Ya Sheng, Fan Jia Song, Jiang Hong Xia, Yang Wan, 2007, Extinction pattern of reef ecosystems in latest Perm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4): 512-520.
吳亞生,姜紅霞,廖太平,2006,重慶老龍洞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地層的海平面下降事件。岩石學報,22(9): 2405-2412.
吳亞生,Yang Wan,姜紅霞,范嘉松,2006,江西修水二疊紀-三疊紀界線地層的海平面下降的岩石學證據。 岩石學報, 22(12) 3039-3046。
吳亞生,何順利,盧濤,達世攀,李躍剛,戴永定,2006,長慶中部氣田奧陶紀馬家溝組儲層成岩模式與孔隙系統。岩石學報,2006,22(8):2171-2181。
Wu Ya Sheng, 2005, Conodont evolution during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Mid-Low latitudes: a close-up view. Albertiana 33: 93-94.
Wu Ya Sheng, Fan Jiasong, 2003,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a-level drop at the end-Permian: based on reefs. Acta Geologica Sinica, 77(1): 95-102.
Wu Ya Sheng, Fan JiaSong, 2002, Calculating eustatic amplitude of Middle Permian from reef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5(3): 221-232.
Wu Ya Sheng, 1992, Fabric-facies and fabric-rock-types of reef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35/12: 1503-1511.
核心期刊論文:
吳亞生,姜紅霞,Yang Wan,范嘉松,2007,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缺氧環境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岩。中國科學,D,(已經接受並進入目錄預告)。
吳亞生, 范嘉松, 姜紅霞, Yang Wan, 2007. 二疊紀末生物礁生態系絕滅的方式. 科學通報 , 52 (2): 207-214.
吳亞生,范嘉松,2004,對一些二疊紀-三疊紀房室海綿屬種的分類厘定。古生物學報,43(4):602-608。
吳亞生,范嘉松,金玉玕,2003,晚二疊世末的生物礁出露及其意義。地質學報,77(3):289-296。
吳亞生,范嘉松,2002,二疊紀-三疊紀礁相房室海綿演化。古生物學報。41(2):163-177。
吳亞生,范嘉松,2001,根據生物礁定量計算茅口期全球海平面變化幅度。中國科學,D,31(3):233-242。
吳亞生,范嘉松,2000,鈣質海綿之古生態。古生物學報,39(4): 544-547. 吳亞生, 1994, 生物礁的群落相. 岩石學報, 10/2:218-222.)
Wu Ya Sheng, 1993, Diagenetic facies of reefs.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2(3): 349-355.
吳亞生, 1992, 生物礁的結構岩石類型和結構相。中國科學,B, 3: 304-310.
英文專著:
Wu Ya Sheng, 2005, Conodonts, reef evolution and mass extinction acros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90p.
Wu Ya Sheng, 1991, Organisms and communities of the Permian reef of Xiangbo, China.-calcisponges, hydrozoans, algae, microproblematica.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 192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