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天觀(蘭州市工人文化宮),因觀內供有雷祖神像,又名“雷壇”,是早年道教在蘭州傳經的聖地。昔日金天觀殿閣崇巍,迴廊幽曲,松柏槐榆錯雜遍布。中為雷壇,東為壇祠,西為吾祠,西北角有一花園。現被闢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據記載,金天觀里原有36株唐槐,稱為“三十六部雷將”。現存唐槐漢柏等古樹17株。最高的—株唐槐達20餘米,胸徑近3米。院南有明清碑刻十餘塊。其中有移自節園的明肅王妃“碧血碑”,立於原二清殿西廊。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大順軍將領賀錦攻占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擒。肅王妃顏氏、趙氏、顧氏,嬪田氏、楊氏率宮人200餘人從凝熙園奔上北城牆上的拂雲樓,準備從北城牆上投黃河自盡。當時追兵迫近,顏氏撲向立於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觸碑而亡。其餘妃嬪跳牆、自刎、上吊,全部殉難。當地人把肅王妃嬪的屍體收集起來,在園裡掘了個大墓,全部埋葬。從此後,疊立在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上顏妃灑血的地方,留下了—塊碗大的血痕,每逢陰雨或天氣變化,痕跡就非常明顯。
據記載,金天觀里原有36株唐槐,稱為“三十六部雷將”。現存唐槐3株、樹齡120年以上的明清柏3株。最高的—株唐槐達20餘米,胸徑近3米。
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工人文化宮。院南有明清碑刻十餘塊。其中,有移自節園的明肅王妃“碧血碑”,立於原二清殿西廊。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大順軍將領賀錦攻占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擒。肅王妃顏氏、趙氏、顧氏,嬪田氏、楊氏率宮人200餘人從凝熙園奔上北城牆上的拂雲樓,準備從北城牆上投黃河自盡。當時追兵迫近,顏氏撲向立於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觸碑而亡。其餘妃嬪跳牆、自刎、上吊,全部殉難。當地人把肅王妃嬪的屍體收集起來,在園裡掘了個大墓,全部埋葬。從此後,疊立在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上顏妃灑血的地方,留下了—塊碗大的血痕,每逢陰雨或天氣變化,痕跡就非常明顯。清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在拂雲樓上看見此碑。
發展歷史
金天觀唐代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為九陽觀,明肅莊王於公元1400年重建道觀,因地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57.9畝。
主要景點
金天觀古建築群座南朝北,共有古建築單位42座。中軸先有老子殿、玉皇閣、三清殿、雷祖殿、九天門;東軸線有大門、魁星閣、文昌宮、雲水堂、望河樓;西軸線有三公祠、華佗殿、慈母宮等。院內現有“碧血碑”等碑刻文物11塊,唐槐、漢柏等古樹名木17株。
交通
l、6、31、53、56、58、103、105、106、118、119.122、131、137路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