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重要哲學術語簡釋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際社會動盪,天命觀發生動搖。孔子既承認主宰之天,以文之滅興決定於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卻提出“天志”以賞善罰惡。老莊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認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為自然,認為“天行有常”,主張“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對“錯人而思天”。西漢董仲舒講天人感應,又以天為最高的神靈,萬物的主宰。東漢王充則認為天是自然的物質實體。唐劉禹錫提出天人不相預,反對天命論。北宋張載認為天即太虛之氣。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義,代之以絕對精神。王守仁則以心規定天,“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反映了對天的認識的分歧和思維的進步。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質或行為對他人和社會所具有的善惡價值。西周統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後,德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品性。儒家以德為人的本性,恭寬信敏惠,仁者愛人,主張“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為本,德為道之用,但認為大道自然無為,樸素無德,主張絕聖棄智,至德即是無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傳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倫理思想。意為統治者應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為革商之命作辯護,另一方面又作為統治的手段。
【陰陽】本義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後來用以指氣和事物所包含的對立因素。
【氣】本義為雲煙、雲氣。後用以指無形狀的充塞於整個宇宙的瀰漫性物質,是構成物質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辯】中國哲學關於天與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關係的爭辯,涉及客觀必然性與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係。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關於天與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合與統一的觀點。天人合一不等於天人等同。中國哲學側重強調天人之間的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界有著同樣的本質和規律,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反對把天與人相互割裂、相互對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八卦】《易經》的八種基本圖形。由“—”“――”兩爻相迭變化,每卦三爻組成。它們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易經》六十四卦均由八經卦兩兩相迭組合變化而成,並從八卦的基本性質及其組合變化來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傳》以伏羲作八卦,認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事物,並由這八種基本事物交感變化而產生出萬事萬物。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觀和人的活動歸結為五種物質因素,含樸素唯物主義因素。戰國秦漢間出現五行相生相剋學說。五行相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物性的意蘊。
【仁】指一種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原則,以仁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仁的核心是愛人,主張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們的行為符合宗法制度的禮制,並把仁愛的原則推廣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礎上,孟子進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學說。道家老莊則主張“絕仁棄義”,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漢以後,仁成為五德(仁、義、禮、智、信)之首。宋代學者更以天理說仁,仁具有了萬物本原的意義。近代學者接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並以之改造仁的學說,仁便從封建宗法血緣道德轉變為近代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中庸】儒家的哲學範疇。即在處理事物的矛盾時應當掌握的合適的“度”。
【盡心知性】孟子提出的反省內心的認識方法和道德修養方法。
【性善論】中國古代人性論的主要觀點之一,戰國時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說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價值,每個人生來就有向善的潛能。性善論是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對後世有重要影響,宋明學者予以改造後,成為中國古代人性論的正統理論。
【性惡論】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學說之一,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戰國末荀子倡導這種理論。性惡論以人性本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
【民貴君輕】孟子提出的社會政治思想。意為從天下國家的立場來看,民是基礎,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具有民本主義色彩,對中國後世的思想家有極大的影響。
【王霸之辯】中國古代兩種統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爭辯。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與霸道相對,認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為王道。霸指霸道,即憑藉武力假行仁義以征服別人的政治統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壓服別人,不能使之心悅誠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對霸道。韓非則提倡霸王之道。秦漢以後王霸並用。到宋代,王霸之辯更演為社會歷史觀的爭論。朱熹和陳亮進行了數年的爭論,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道】中國哲學的主要範疇之一。本義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為規律、原理、準則、本原等意義。春秋時“道”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從抽象的哲學意義把“道”規定為萬物的本體。莊子繼承發揮老子思想,以“道”為宇宙的本體。儒家後學則著重闡發了“道”的倫理意義,所關心的仍是人道。到《易傳》,才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以“道”為天地萬物運動變化最根本的規律。這種理論對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韓非子把“道”說成是萬物所依循的總規律。西漢董仲舒用道來論證三綱五常的絕對性。宋明理學家在發揚儒學之時,吸收了道家和《易傳》的思想,把道規定為理,作為宇宙萬物的最高本體。
【自然】含義相當廣泛,主要指天然,自然而然,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無須人的作用來干預。
【無為】道家哲學思想。老子認為,道生萬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聽任自然而言,是“無為”,而就其生長萬物言,又是“無不為”,所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人的行為也應該效法天道,順應自然,不要任意妄為。執政者更應該以“無為”治國,才能“無敗”、“無失”,達到“無不為”。老子“無為”論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消極因素,後來被莊子所發展,而其要求人們不要任意妄為的思想,則為《淮南子》發展成“因物之所為”、“循理而舉事”,從而有所作為的思想。
【道法自然】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語。《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間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對人為,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神器】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語。器,物。神器,神秘之物,代指國家政權。
【逍遙】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用語。指一種個人精神的絕對自由狀態。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是無待即不依賴於任何條件的,如果藉助了一定的條件,則會“為物所役”、“所累”,從而不自由。
【宇宙】時間和空間的總和,天地萬物的總稱。宇,空間;宙,時間。東漢科學家張衡則認為:人們觀測到的天地是有限的,而整個宇宙是無限的。後來的唯物論者大都肯定張衡的觀點。
【非命】中國古代戰國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主張。反對儒家把“壽夭貧富,安危治亂”看成是先天命定的思想。“非命論”是墨子思想中最積極合理的部分,是人類對自身力量的初步認識,表達了古代勞動者力圖擺脫傳統天命思想束縛的願望。
【天志】中國古代戰國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觀。認為天是有意志、能對人的善惡進行賞罰的最高主宰。
【三表】墨子提出的檢驗言論與認識是非的標準。表,指法、儀;三表即三條標準。墨子認為,人們的言論與認識是非必須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歷史經驗判斷言論事非;以廣大民眾的直接感性經驗為是非依據;以言論和認識的實際效果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檢驗真理的標準,帶有濃厚的經驗論色彩,並以之論證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兼愛】墨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主張。墨家學說的核心內容。意指天下之人應當相互親愛。強調人應樹立遠大的道德理想,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反映了古代的平等觀念,代表下層勞動者利益。
【非攻】墨翟的戰爭觀,是兼愛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認為兼併和侵略戰爭於民危害最大。
【名實】名,指名稱、形式,實,指內容。最早產生於先秦。春秋戰國之際,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舊有之名已不能容納新的現實,於是產生了名實之辯。孔子主張“正名”,用周禮固有之名去糾正已經變化了的內容。墨子則強調不是名決定實,而是實決定名。後墨繼承發展了這一觀點,認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於指謂、描繪內容,名實的關係是“以名舉實”,並從邏輯學的角度對名實關係作了深入探討,極大地促進了名實論和形式邏輯理論的發展。後來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實”(《荀子·正名》),認為名是用來指謂實的、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決定於實,一旦形成也不能輕易改變。
【法】①指法律、法令、法規等。體現統治階級意志,具有強制執行性質的行為規範。先秦法家強調法,商鞅提出,法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手段。《管子》明確以法為行為的標準和規範,並視之為“聖君之寶用”。韓非對法作了更深入、全面的規定,認為法是由統治者制定並公開頒行的法律條文,是賞罰的依據,必須具有兌現的效力,並使百姓明了、遵守。②佛教名詞。通指一切事物。又指佛、法、僧三寶之一,即佛教的經典和教義。
【術】①手段、策略。法家的重要術語,實際上是君主駕馭群臣、治理國家的權術。②方法、學說,如道術、方術。
【勢】①權力和地位。即權勢。法家強調的統治方法之一,認為權勢是君主實行法治的必要條件,君主之權勢,就在於握有刑德賞罰之權,從而使群臣對君主絕對服從。君之失勢,如虎豹失其爪牙,必然身死國亡。②趨勢。唐柳宗元《封建論》以封建制為歷史趨勢。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理勢統一的學說,以勢為理即歷史規律所表現的必然趨勢。並以此論證社會歷史的進化發展。
【白馬非馬】中國先秦名家公孫龍的命題。它是揭示個別與一般辯證關係的命題,觸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著差異性的思想。另外,這一命題也觸及到了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關係問題,強調了概念之間的差異性和獨立性。
【五德終始】又稱五德轉移。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歷史觀。“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種德性或性能。“五德終始”即“五德”相生相剋和終而復始的循環運動。鄒衍繼承早期的陰陽五行學說,形成了“五德終始”、“循環相勝”的觀點,試圖用當時的天文學知識來說明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問題。 “五德終始”說以“天人合一”思想為基礎,是為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建立新的統一封建王朝尋找理論根據的。
【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古代易學用以說明矛盾運動法則的命題。語出《易傳·繫辭上》。主為天地萬物及人類生活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
【形而上】中國古代哲學術語,指無形的東西。《易傳·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裡的“形而上”指無形的精神本體(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來的具體事物(器)。“形而上”與“形而下”這一對範疇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常被各家用來表述抽象和具體、本質和現象、本源和派生物等。
【太極】太即大,極指極至。語出《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認為太極是天地萬物的本原,由太極產生陰陽,由陰陽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孫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用太極翻譯西文“以太”,仍視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時,太極(此用以譯西名以太也)動而生電子,電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質,物質聚而成地球,此世界進化之第一時期也。”表達了物質進化論觀點。
【兩儀】中國古代易學範疇。兩儀所指,說法不一,其哲學意義則指天地或陰陽
【四象】中國古代易學範疇,象徵春夏秋冬四時,故稱四象。在哲學上,含有變化產生的各種現象之意。
【訊息】中國古代哲學術語。消,消亡;息,增長。指世界萬物的存在過程是一個消亡與發生相統一的過程。
【太一】“太”是至高至極;“一”是唯一。①“道”的別稱。③星宿名或天神之別稱。
【天人感應】中國古代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神秘學說。認為天和人相類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幹預人事,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戰國時學陰陽家者有持此說。西漢董仲舒加以系統化、哲理化。後導致讖緯神學的出現,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元氣】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以元氣為天地本原。
【清談】又稱清言、玄言、雅談。魏晉時期的一種遠離世事,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的風氣。其內容包括玄學、名理、評品人物等等,玄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貴無論】魏晉玄學的一種主要哲學思想。創始人為何晏、王弼。主要觀點是以“無”作為宇宙的本體,認為萬物(有)以無為存在的根據,貴無論促進了中國古代本體論哲學的發展,但錯誤地以空洞的抽象觀念為宇宙萬物的本體,故受到後來以裴頠為代表的崇有論的批判。
【本末】中國古代哲學用語。指根本與末節,本質與表現,本體與作用。
【動靜】即運動與靜止。中國古代哲學中一對重要範疇。
【名教與自然】魏晉玄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自然則指天道之無為,人類無須以人力干預也不由人的意志所決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慾。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長期有爭論。魏晉玄學以老莊思想釋儒,進一步展開了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並成為玄學的重要理論問題。認為維護社會秩序最好的途徑是順應人的自然本性,無為而治。主張超越名教的束縛,返歸於自然,以虛靜之心任性任情。極大地衝擊了禮教的神聖性,為門閥士族腐朽墮落的生活作辯護。宋代學者以復興儒學自命,重振傳統綱常名教,以天理論證名教的絕對性和合理性,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巨大枷鎖。明李贄再次衝擊名教是非觀。近代譚嗣同提出“衝決網羅”,抨擊封建綱常名教。以西方近代倫理原則和自然人性論反對名教,提倡個性解放與自由。
【崇有論】魏晉玄學的重要哲學理論和派別之一。與貴無論相對立,認為宇宙萬物以有為本。指出宇宙萬物皆產生於有,世界的本原是實際的物質存在,無不能生有。
【道統說】儒家關於傳道系統的學說。首先由唐韓愈明確提出,他在批判佛教的過程中,提出了儒家先聖前賢一脈相傳的“道統”對抗佛教傳法的“祖統”(法統)。道統說的提出是為了復興儒家傳統。宋儒繼承韓愈的思想。朱熹以理學為儒家正宗,並自命為傳人。陸九淵則不承認程朱的正統地位,自命為道統傳人。道統說遂成為理學程朱與陸王兩派爭奪儒學正宗的理論。
【理學】又稱道學、新儒學。宋元明清時期的一種哲學思潮。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學思想而產生的新儒學。它以性命義理為核心,是宇宙論、認識論和道德學說高度統一的思辨哲學。它以“理”為哲學的最高範疇和宇宙本體,取代了傳統儒學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後,被統治者奉為官方哲學。明清之際,從理學內部分化出王夫之、顏元、戴震等人,對理學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批判。
【物極必反】中國古代哲學辯證法思想。意為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向它的反面轉化。是辯證否定的樸素表述。
【理】又稱天理。主要涵義有:事物運動變化的固有秩序和規律、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事物的本質和本性、宇宙萬物的本體等。
【吾心即是宇宙】南宋陸九淵的哲學命題。認為主體之心即包容著宇宙萬物,把宇宙萬物統一於主體之心。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學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針對程朱“知先行後”導致的知行脫節的不良風氣,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對反對知行脫離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混淆了知與行的本質區別,有以知取代行的傾向,故受到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的批判。
【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認識論和倫理學思想。認為良知是心之本體,心為萬物之本,故良知亦為萬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實際上是對封建倫理道德綱常的概括。
【經世致用】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思潮。指學問必須能治國安民,有益於國計民生,取得實際的功效。又稱經世致用之學,與空疏無用之學相對。最初導源於南宋的浙東事功學派。到明清之際,經世致用成為一股學術思潮。
【中體西用】中國近代中西文化之爭中洋務派的主張。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意為以中國傳統文化即綱常名教為立國之根本,以西方科學技術和具體文化措施為強國之作用。這一觀點表明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和文化帶來極大的衝擊,要使中國富強必須向西方學習。但它主張維護傳統社會的根本制度和綱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強之術”使封建社會恢復生機。成為洋務運動、反對維新變法的思想綱領。在晚清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物競天擇】近代嚴復對進化論兩個概念生存競爭、自然選擇的譯語。他在《原強》一文中向中國人介紹達爾文《物種原始》(今譯《物種起源》)一書時,將其核心內容概括為物競和天擇,宣揚社會達爾文主義,為變法維新、救亡圖強提供理論依據。在當時的條件下具有特定的積極作用,並對當時及後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之總稱。近代孫中山提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學說和理論綱領。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的理論和政治綱領,孫中山思想體系的核心,在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實事求是】中國古語。即做學問應該掌握充分的事實材料,從實事求索其真相,引出結論。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這一古語作了新的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從此,“實事求是”成了一個通俗的哲學概念,並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條基本思想路線。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