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述
遼朝是10世紀國中國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鮮卑族的後裔,晉末始稱契丹。南北朝以來,契丹在今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流域一帶遊牧,與中原的關係逐漸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首領為都督。唐朝後期,契丹已成為中國北方民族中最強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及鄰近各部,於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建立了遼朝,遂先後與五代和北宋並立。隨著契丹人由畜牧、漁獵生產為主轉向以農業、畜牧業生產為主,由遊牧生活轉向定居生活,手工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在手工業中,制瓷業則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五代以來,在中國北方的邢(今河北邢台市)、磁(今河北磁縣)、定三州內,先後出現了制瓷業。定州在最北方,與遼接近。遼代的手工業各部門主要是由戰爭中俘獲來的漢人和渤海人發展起來的,遼代的制瓷業當然也不例外。據《遼史》記載,從太祖至世宗這一期間,遼對定州曾進行多次的掠奪。而定州所屬的曲陽縣境,是定窯窯址所在地。所以遼代制
瓷的工匠,大多是來源於中原的磁窯鎮和定州的定窯。遼代的瓷窯,已知者共七處,其分布情況是:上京地區有林東遼上京窯,林東南山窯,林東白音戈勒窯;中京地區有赤峰缸瓦窯;東京地區有遼陽冮官屯窯;南京地區有北京龍泉務窯;西京地區大同市西郊青瓷窯村也發現了窯址,所燒器物為黑釉雞腿壇等。由此看來,契丹人在其未立國以前,主要是以遊牧、漁豬為業,瓷業是沒有根基的。遼的瓷業成就主要是華北地區漢族燒瓷工人的貢獻。遼瓷以富有遊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壺(因形如雞冠,又稱雞冠壺)、雞腿瓶的造型而聞名於世,並且受到收藏者的珍愛。遼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異,燒瓷品系與工藝也大體與華北白瓷系統諸民窯相同。
發展背景
遼在歷史上不停侵犯北宋國土,為什麼?窮,國土上沒什麼資源,北宋生活得好,他光瞧著不行,得過來拿點兒,所以遼多次進犯北宋。北宋重要的北方窯口定窯,在定州這個地方,曾在宋跟遼的拉鋸戰中五易其手。遼人看到雪白的白瓷,垂涎三尺。定窯是當時非常重要的商品。天顯三年(公元928年),遼兵又一次攻下定州,在那兒待了八個多月,很長的時間。八個月的時間足以把這個地方的經濟以及生產情況了解透徹。遼國當時急需這些人才,不排除一種可能,就是把這些人才帶走了。所以遼代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瓷器叫“遼白瓷”,非常白,與定窯白瓷非常像,不是專業人員,幾乎不能區分。遼代瓷器的產生,跟當時遼和北宋之間訂立澶淵之盟有關係。公元1004年,即景德元年,這一年簽訂的澶淵之盟,遼國得了便宜,坐享歲貢,每年宋朝政府該給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該給多少東西就給多少東西。這個大的政治前提的出現,為瓷器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生產基礎,遼代的瓷器也得以發展。今天能夠發掘出來的遼代的瓷窯大約有七座,離北京最近的一座就在北京門頭溝。
遼代瓷器中有三彩器。宋代也有三彩,受唐三彩影響。遼三彩跟宋三彩之間,可能相互都有影響。遼代瓷器中還有一種很特殊的瓷器,方盤,方形的盤子。瓷器一般都是圓的,上轉盤一拉就圓了,方的反而不好做。那遼瓷為什麼做成方的呢?因為遼在歷史上都是用木頭盤,木頭做成圓的麻煩,做成方的簡單。所以當用陶瓷做的時候,還是沿襲舊制,也做成方的了。
藝術成就
遼代的陶瓷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曾有發現。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風格。遼代陶、瓷器製作基本承襲唐代陶瓷工藝,和北宋中原地區的陶瓷製作工藝屬同一系統,低溫釉陶以單色居多,三彩陶器亦稱“遼三彩”。此外有黑瓷及綠釉器等。有些器形具有契丹族的民族特色,如雞冠壺、長頸瓶、鳳首瓶、穿帶壺、雞腿瓶、海棠花式長盤,注壺等。巳知燒造遼瓷的窯址有: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的“林東遼上京窯”,“林東南山窯”、“林東白音戈勒窯”,內蒙古赤峰市的“赤峰缸瓦窯屯窯”,遼寧遼陽市的“遼陽江官屯窯”及北京市西郊的“北京龍泉務窯”等等。遼代瓷器以白瓷和彩色釉陶(即“遼三彩”)為主,處於唐、宋瓷器的過渡階段。遼瓷的部份器形帶有契丹民族的特色。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曾有發現。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有白瓷、黑瓷和低溫釉陶等。白瓷以仿定為主,胎緻密,色純白。晚期白釉黑花較好。低溫釉陶以單色居多,三彩陶器亦稱“遼三彩”。器物造型有其獨創的風格,如鳳首瓶、長頸瓶、雞腿壇和雞冠壺等,都是中原地區所罕見。有些品種的造型來自契丹族傳統的皮容器和木容器,如雞冠壺造型具有明顯的皮革容器的痕跡,有的甚至把皮條、皮扣、皮雕花、皮繩環梁都一一表現出來,清楚地保留的遊獵生活的形跡。
遼瓷,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一朵意蘊迷人的奇葩。它是遼代在繼承唐朝的傳統技術,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區的新工藝的基礎上又發展創新的一種獨具特色的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遊牧民族特點,反映了古代契丹族勇猛、剛烈、剽悍的部族氣質,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凝聚和縮影。在契丹人的祖居之地——遼河源頭老哈河(土河)流域,近些年來,零散地出土過許多精美的遼瓷……
這些瓷器當年都是披髮左衽的契丹人在這片土地上簡樸生活的普通擁有。千百年後被農人在民間偶然遇到並挖掘。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文保部門搞文物普查,到老哈河流域各個小村徵集文物,人們紛紛把這些寶貝拿了出來。杯盤碗盞、碟盆盂盒、壺瓶壇罐……這數百件精美的遼瓷,數以千計的遼瓷殘品和標本,演示過當年遼代一幅多么立體而又龐雜的社會生活圖景啊。
不管是裝酒,盛水,儲存馬奶和牛乳,還是用作餐飲,那些茶、綠、黃、褐、青、白和三彩等器形紋飾繁雜、顏色用途不一的瓷器,都曾在各自的位置上富有靈性地陪伴過人們的生活。可以想像,當一個瀰漫著水汽的早晨悄然來臨,土河居民的日子也靜靜綻放在氈帳內外的瓷光之中;健美的契丹女子背起長頸瓶到河邊取水,閃爍不息的水波漫過瓶沿,濺濕了古代的一片陽光;打獵男子背起箭囊跨馬而去,背上斜背的那隻裝滿了水的雞冠壺格外耀眼;一大戶人家的氈帳里,一男侍已立身恭候在陳設有盛滿食物的桌旁,等候主人到來,桌上的盛食器品類上乘,釉色簇新……
藝術特徵
遼代工匠崇尚寫實與表意兼具的風格。他們把卷草、梅花、牡丹、菊花、蓮花、鳥、魚……通過刻、印、劃、彩繪等多種手法在陶瓷上藝術上表現出來,蓬勃自然,生氣涌動。我見過一件別致的遼代三彩長盤,就是一個絕佳的彩繪作品,它是先在陶胎上用類似劃花的技法,勾畫出圖案線條,然後在其間施以相應色彩,最後低溫燒制而成。盤中排列著三朵正在盛放的海棠花,在周圍卷草花紋的映襯上,熠熠奪目,美艷動人,從那幾組弧線組成的兩側對稱的盤沿,宛如感到那水的波動和蕩漾,而那三朵鮮嫩的花便似飄浮在鋪滿水草的波面上,彌散出一種濕潤的淡淡的清香。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深情,是遼瓷的一種樸素的思想。這思想使遼瓷的世界,也許遠比想像更豐茂。在一本叫做《古瓷探妙》的書上,甚至還見過這樣一幅人物漫畫,它是畫在一件遼代瓷罐上的,據說這是中國最早的漫畫了:兩隻小腳支撐著一個沒有上肢的皮球般圓圓的身子,皮球上扣一個似在擺動的紗帽翅,筆法簡括,風格詼諧,顯得十分時尚現代,讓人忍俊不禁,與今人漫畫可謂異曲同工。古人的幽默感自那時就開拓為一個藝術的新畫種,並且把它表現到遼瓷上,想來真是令人崇敬。
火為精靈泥為胎。遼瓷之妙,妙在韻味。那是一種北方土地的風土之味,它率直粗獷,樸拙巧慧,沉實敦厚,意遠蘊深,飄彌著一股濃濃的草原遊牧情調,著實讓人回味不盡呢。
藝術種類
遼代瓷器可分兩大類,即中原類和契丹類。中原類型的瓷器有從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遼地後在當地燒造的。這一類型瓷器有從北方流如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落到遼地後在當地燒造的。這一類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壺、溫碗、蓋罐、小罐、盞托、長頸壺、花口碗、唾盂、香爐的主要器型有注壺、溫碗、蓋罐、小罐、盞托、長頸壺、花口碗、唾盂、香爐、盤、碟、杯等。精細瓷器、盤、碟、杯等。精細瓷器胎白、堅緻,釉潤似玉,顏色白中閃黃,外壁多刻蓮瓣紋。有的底足陽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胎白、堅緻,釉潤似玉,顏色白中閃黃,外壁多刻蓮瓣紋。有的底足陰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款。一般白瓷胎稍厚,釉質略粗,呈牙白色,多光素無紋。
契丹類型的瓷器胎稍厚,釉質略粗,呈牙白色,多光素無紋。契丹類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鳳格,主要器型有:雞冠壺、長頸瓶、鳳首壺、穿帶壺、雞腿瓶、海棠式盤等。時代越晚,契丹式瓷器具有本民族的鳳格,主要器型有:雞冠壺、長頸瓶、鳳首壺、穿帶壺、雞腿瓶、海棠式盤等。時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雞冠壺是遼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遊牧時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壺,最早的雞冠壺完全模仿皮襄壺,皮革縫製的痕跡很逼真,甚至還堆出皮繩、皮扣;時代越晚,皮囊壺的特徵就越少,有些僅成為裝飾。
遼代瓷窯集中在今遼寧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窯(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鎮)、赤峰缸瓦窯、遼陽江官屯窯、北京門頭溝窯等,主要產品是白瓷越少。雞冠壺是遼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遊牧時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壺,最早的雞冠壺完全模仿皮襄壺,皮革縫製的痕跡很逼真,甚至還堆出皮繩、皮扣;時代越晚,皮囊壺的特徵就越少,有些僅成為裝飾。遼代瓷窯集中在今遼寧和河北、山西的北部,主要有上京窯(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鎮)、赤峰缸瓦窯、遼陽江官屯窯、北京門頭溝窯等,主要產品是白瓷、黑瓷、三彩和三彩陶器。
釉色特點
遼代的陶瓷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遼代陶瓷的釉質精良,瑩潤如脂,色澤鮮艷,平滑光亮,給獨特多姿的造型穿上色彩斑斕的外衣,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遼代陶瓷釉色基本上是以白釉、黃釉、綠釉以及“黃白綠”綜合運用的“三彩釉”為基本格調,兼有黑釉、紫釉、茶葉末色釉、藍釉、紅釉、醬釉、混釉等彩釉,也有各種描金器的存在。其中的白釉多施於地子,作為黃、綠釉的襯托;黃釉多施於各種花卉;綠釉多施於各種花葉。當然,其他的用釉方法仍有很多。遼代陶瓷器物,也有通身施黃綠兩種彩釉的,這樣的彩釉器稱為遼二彩器物。在一器物上施一種釉色的叫遼一彩,通常也稱其單色釉。
三彩釉的釉色絢麗,白黃綠釉相間,鮮艷耀眼,非常漂亮。遼三彩琢器的稜角掛釉較薄,在凹陷之處掛釉較厚,但盤碗等圓器則反之。施三彩釉的釉面基本規整,各釉色銜接清晰,無銜接痕,有明顯的芝麻開片。
遼代瓷器除“白黃綠”三大釉色之外,還有其他各種釉色。黑釉,亦稱烏金釉,色澤油黑明亮,釉質堅硬;棕色釉,和宋紫定釉相近,其器十分名貴;茶色釉、紅色釉、藍色釉,也各具特色;個別器物也有描金裝飾的。混釉填別名攪釉,是同時把幾種釉混在一起,施於器物上多種釉色的綜合反映,有窯變的釉色效果。
典型器皿
遼代最典型的器皿都是什麼呢?遼代獨有的瓷器首推雞冠壺。這種壺上面有一塊像雞冠子,非常形象,有黑的、黃的、綠的。雞冠壺由皮囊壺演化而來,模仿皮囊的樣子。這種造型就不是陶瓷的正常造型,陶瓷最容易做的就是圓器,把陶瓷做成這種扁扁的樣子,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皮囊壺有一種民族感情在裡面。遼代最早都是用金屬器和皮革器,遼人從小使這個,祖上傳下來的就是這個,所以儘管換了材料,也還要做成這個樣子。這是遼人文化上的追求,完全是文化的力量,這一點很重要。第二個就是雞腿瓶,也是遼國非常盛行的,一直延續到金元。雞腿瓶很形象,像雞腿似的,細長,可以插在馬屁股的兜子裡面。瓶上一棱一棱的,是為了防滑。有的雞腿瓶上面寫著“葡萄酒”,說明是裝酒用的器皿。這是少數民族特有的瓷器,漢族人不用。少數民族使用它主要是為了便攜,這是民族特性使然。
再有就是摩羯魚壺。摩羯魚,反映的是魚化龍的瞬間,腦袋已經變成龍頭,身子還是魚尾巴。佛家認為它有護法的作用,能驅凶辟邪。摩羯魚壺是遼代瓷器中極為特殊的一種,過去都說它價值連城。北京故宮有一件,被定為一級文物。
三彩器,也是遼瓷中獨具特色的一種。與華麗細膩的唐三彩,明淨素雅的元明青花相比,它則顯得純古渾厚。這種仿唐代和渤海三彩,工麗精緻,意蘊獨特的遼瓷,是遼中期嚴禁以金銀器隨葬後發展起來的。其黃、綠、赭三色的巧妙搭配,顯得色彩絢麗,斑駁燦爛,有如五彩雲錦一般迷人。尤其難能可貴崐的是,它把唐代用作喪葬用途的冥器改變了功能而主要用於現實生活,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實物賞析
1、綠釉鳳首瓶遼
遼寧省北票縣水泉遼墓出土。
高41.3、口徑9厘米。
花口,口頸處貼塑一含珠鳳鳥。施茶綠釉。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2、遼
高38.5、口徑4厘米。
三條弦紋將瓶體分為四段,肩部繪仰蓮瓣紋點綴小花,腹部飾寶相花,底部繪仰蓮瓣紋。
現藏大同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