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帶壺

(圖)穿帶壺穿帶壺

又稱穿帶瓶、背壺、背水壺、攜壺等,因瓶兩側有穿帶或繩索的環耳、溝槽而得名。新石器時代晚期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的均為泥質陶製。喇叭形口,瘦長鼓腹,尖圜底或小平底,腹部有一對環耳,腹另一側下部有一小橫耳。大汶口中期墓葬出土的背壺,其腹身與腹徑接近相等,底部更大,背部明顯扁平,至山東龍山文化這類器形絕跡。唐代北方地區流行彩色釉陶魚形穿帶壺。遼代除魚形外,尚有扁、圓,或一面扁平的式樣。多圈足小口,有陶和瓷兩種質地。以黃釉白釉、白釉綠彩等品種為常見。宋代生產的器形多呈盤口,造型較前簡練清秀。南宋官窯所制的圈足處有孔,腹部有系的各式穿帶瓶及明代景德鎮窯燒制的長頸扁腹雙系背壺則多做陳設瓷,清代有仿製品。

邢窯白釉穿帶壺

(圖)穿帶壺穿帶壺
邢窯白釉穿帶壺器高29.5厘米,口徑7.3厘米,足徑13.5厘米。器物外翻唇口、長圓形扁腹,肩、下腹有穿帶孔兩個,腹部正背有直凹棱兩道,大圈足。通體施白釉,胎體細白,釉層勻淨。整器製作規整,形制渾厚穩重,為五代北方白瓷上品。現藏上海博物館
分庭抗禮:唐代白瓷在前代燒制的基礎上更為成熟,並形成與傳統青瓷分庭抗禮的局面,其產地遍布北方諸省,而以河北臨城的邢窯白瓷最具代表性。
“類銀”、“類雪” 邢窯的精細白瓷,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光浩瑩潤。唐代的“茶聖”陸羽倍加推崇,評價其“類銀”、“類雪”,有獨到之美,當時更有“內丘(邢窯)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說法,可見其質量之高與影響之大。
平和之美:此壺是邢窯白瓷的上乘之作。壺侈沿厚唇,直頸深腹,圈足外侈,造型簡潔勻稱端莊,釉色潔白勻淨寧靜淡雅。全器除肩部兩道細凹線巧妙地掩飾接痕外,別無裝飾,有一種平和之美。器的口徑線條變化使造型的氣勢得以向上伸張,圈足則把器身托起,增加了腹下的虛空間,從而使器形於穩定中見輕巧,器身的四條“瓜棱”凹線,豐富了形體的變化,而兩側對稱的四個系耳,小巧琳麋,更加重了全器素雅大方的感覺,這種坯體裝飾方法也更適宜表現邢窯白瓷的材質之美
東方精神:邢窯白瓷的燒造,代表著中國瓷業發展的新方向,為後代彩瓷的發展開壁了寬廣的道路,又因其質地精良,唐時就與青瓷並駕奇驅,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而聲名遠播,在海外也受到廣泛歡迎。其精緻的器形,勻淨的釉色,以及器中孕含著的那種恬靜的東方文明的精神,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

遼早期缸瓦窯白釉穿帶壺

(圖)穿帶壺穿帶壺

1992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遼耶律羽之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高36厘米。淺盤口,細長頸,豐肩,長圓腹,足圈內淺外高,足端面較寬平,形制高大規整,豐滿挺秀;肩部刻3道弦紋,兩側附上下相對的橫條形系,上下兩系之間有兩道凸棱,可供固定穿帶之用,胎骨厚重,胎質細密堅實。釉色晶瑩潔白,滋潤光亮。頸部有刮削痕,器身有镟削痕,是出上遼代瓷器中的珍稀之作。

彩陶背壺

(圖)穿帶壺穿帶壺

口徑 8.2 厘米 ,高 30 厘米 ,屬大汶口文化,福泉山遺址出土。水或酒器。直領侈口,圓肩長腹,平底,體態豐滿高大。器身橫截面接近半圓形,肩部半環形耳位置不對稱,偏向一側,兩耳靠近的一面腹壁平直,另一面渾圓;並在下腹部凸出一個鳥喙形鈕,可將背繩套在凸鈕下,穿過雙耳,背起背壺。器表的紋飾很華美,在細泥陶上以蛋黃色彩作底,頸部繪一周紅褐色的寬頻紋與四周平行鏇紋;器身繪鏇渦形圖案。背壺是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特有的器皿,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出土僅此一件,應是大汶口文化輸入的器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