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來,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情況,但這並不是表明我國大學畢業生絕對過剩了。在美國和日本,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占全國人數的比重分別是35%和23%,而我國僅為5%。顯然,我國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主要有兩種表現:其一,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社會新提供的較為“理想”的工作崗位的增長速度,從而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加劇,獲取同樣崗位的難度與過去相比明顯增大:其二,某些大學畢業生在擇業方面“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選擇性失業的怪圈。
簡介
失業可分為自願失業和非自願失業。自願失業一般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願意就業,有業不就,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並不屬於失業的範疇;非自願失業則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願意就業,卻無業可就。而選擇性,既不同於自願失業,因為這些人有強烈的就業願望,且在積極地尋找工作;也不同於非自願失業,因為這些人並非無業可就,而是挑肥揀瘦,寧可失業也不願“屈尊就嫁”。簡言之,選擇性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在擇業過程中因主動放棄某一或某些就業機會,而在一定時期內處於失業的狀況。
數據調查
智聯招聘對5000餘名職場人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律師/法務”以45.3%的得票率成為職場人心目中最風光的職業。接下來風光職業的排序依次為:銀行工作人員(39.7%)、設計/創意(38.6%)、公務員(37.8%)、金融/證券(36.7%)、翻譯(34.8%)等。
2010年12月11日,人民網和麥可思聯合發布的“2010屆大學畢業生職場新人”研究報告顯示,76%的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滿意。為什麼認知和現實存在這么大的差距?人們判斷風光職業的標準是什麼?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30.1%的人首選“社會地位高”,其次為“收入高”(24.6%),第三為“經常獲得新知識”(21.6%)。接下來還包括:交際面廣(14.1%),自由支配時間多(8.2%)等。
弊端
在我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選擇性失業在許多社會群體中都存在,當前在部分大學畢業生中尤為突出。總體來看,大學畢業生選擇性失業於己於國都不利。就大學畢業生而言,選擇性失業的弊端主要有:
它意味著在從學校邁向社會的起始階段遭受挫折,對個人心理和成長道路都有負面影響;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壯志未酬”,較高的人力資本投入尚無回報,已經成人卻未能自食其力;韶華流逝,後續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擇業難度有增無減。當然,也有個別大學生在走出選擇性失業的低谷之後,最終找到了較為可心的工作,利益大於代價。但是,這種情況畢竟極少。
就國家而言,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選擇性失業與某些單位的缺崗現象和低素質員工的頂崗現象並存,既造成了人才的浪費,不利於最佳化整個社會的人才資源配置,也不利於提高企業和社會的經濟效益。
原因
導致部分大學畢業生選擇性失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觀原因
從主觀原因來看,一部分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和擇業預期嚴重脫離實際。目前,我國高校的毛入學率已達17%,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帶來的就業大眾化趨勢十分明顯,但某些畢業生仍固守“精英擇業”的理念,不願接受“大眾就業”的現實。
客觀原因
從客觀原因來看,家庭、學校和社會也負有一定的責任。近年來走出校門的畢業生,不少都是在較為優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助長了某些畢業生盲目攀高的心態。許多高校特別是某些名牌高校的畢業教育和就業指導不到位,使一些學生仍沉迷於“天之驕子”的幻覺之中。此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網路很不完善,某些畢業生對實際情況不甚了解,從而難以找準工作定位。
職業認知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劉爾鐸指出,出現職業認知誤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總聚焦某個職業的成功者。實際上,在賺錢多的職業中,通常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距非常大,而普通職業中,兩者的差別並不太大。
職業聲望是社會大環境的“晴雨表”。在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看來,地位和收入排在職業聲望標準的前列,這樣的選擇值得我們注意——社會的價值觀正在向權錢傾斜。青年求職時,當然也會傾向能為自己帶來穩定、體面、優厚待遇的職業。
如何應對
從根本上改變某些大學畢業生選擇性失業的感概局面,顯著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學校、家長、社會多管齊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幫助大學畢業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社會,努力尋求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匯合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夠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地方去。
二是努力創建有利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完善有利於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政策體系,不斷推進相關人事、勞動用工、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抓緊構建完善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打造透明、全面、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
三是逐步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高等院校應以就業為導向,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靈活專業方向的要求,不斷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大學畢業生。
專家看法
當年輕人一窩蜂地去追求風光職業時,會不會高不成低不就,造成“職業選擇性失業”?麥可思公司對2008~2010屆大學畢業生的全國調查數據顯示,個別專業供大於求,導致的失業問題十分突出,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續性。2011年本科和高職高專的“紅牌”專業(失業問題突出的專業)與2010年完全一致。在本科“紅牌”專業榜上,動畫、法學、生物技術、數學與套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繼續榜上有名。
于海認為,上述專業中,很多都是被認為將來可以從事高聲望職業的專業。這誘使一些大學在設定專業時變得沒有節制。像法學、國貿等專業,不管有沒有條件,幾乎各個學校都開設,招生人數年年增長,導致畢業生人數遠遠超過實際需求。
于海在上海做了10年的高考諮詢,他一直和學生說“選學校好過選專業”,因為現在大家趨之若鶩的專業,幾年後很可能變成“紅牌”專業。而且,除了極少的專業需要特別訓練,任何單位都不喜歡一個已經在專業上定型的學生,大學生就業後都要經過培訓和“再專業化”。
劉爾鐸認為,年輕人報考志願和選擇職業時應該參考職業的中位線,不能只看成功者。求職者應該從多個角度綜合考慮崗位。有些崗位待遇很誘人,但是進入機率很低,這需要針對自己的條件和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不要盲目。
于海則提醒年輕人,要有一點兒志向,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多問問自己最喜歡的專業和工作是什麼。做喜歡的事,激情和能量都會更大,否則就很容易滿足於一己之安逸。
“職業追求應該多元化,這不僅僅是求職者的責任。”于海說,普通人的想法不會超越社會思潮。如果只有幾個行業是高利潤的,就怨不得有才華的人扎堆兒。如果只有幾個行業一直吸收最聰明的年輕人,那么其他行業的創造性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