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豪集中營

達豪集中營

達豪集中營(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是納粹德國所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達豪鎮附近的一個廢棄兵工廠,距離慕尼黑16公里。1933年3月22日,達豪集中建設成啟用。1945年4月29日,美軍解放達豪集中營,同時發生達豪大屠殺。達豪集中營曾先後關押過21萬人,其中3.2萬人死亡。

基本信息

簡介

達豪集中營大門達豪集中營大門

達豪集中營(Dachau)最初設計容納5000人,對象是“人民禍害”,包括:共產黨人、社會民主黨人等反對黨人、被確定有罪的各類犯人。這份單子不斷擴張:城市遊民、同性戀、猶太教徒、吉普賽人、政治犯、國家敵人、猶太人、戰俘……
從1933年到1945年間,共登記在押206,206名囚犯,死亡人數永遠不會為世人所知,數以千計的蘇軍戰俘經常被就地處死,在被轉移過程中死去的人更是無可計數,這些都是不在記錄的。

此外,還有數不清的人死於“達豪學校”的一項創新上———活人實驗。這些活人醫學實驗包括:將犯人從凍僵的情況下放入熱水中,記錄復甦的時間;將犯人關入高壓艙,持續加壓,記錄致死的氣壓……。

有記錄的死亡統計數字是31,591。由於達豪集中營的主要目的不是處置猶太人,所以在1933年到1945年間在這裡被屠殺的猶太人並不多,據估計約在5,000人左右。被解放時,32,000名倖存的囚犯中,有2,500名猶太人。

歷史

集中營的航拍照片集中營的航拍照片

在成立之初的5年裡,達豪集中營扮演的角色更像一間苛刻的傳統勞改營。囚徒們在這裡被迫從事高強度的勞動,這些勞動被分為有效勞動和無效勞動兩類。

各類罪犯、同性戀、政治犯等在理論上存在“被改造好”可能的囚徒從事的是無效勞動———將巨大的石塊從一處搬去另一處,然後再搬回來———集中營的管理者認為這種機械式的重勞動能夠將他們的思想重新“扳正”過來。猶太人、吉普賽人等被納粹的“人種學”否定的族群,在這裡分配到的是有效勞動任務———他們要為附近的寶馬、愛克髮膠片等公司製造產品,就像《辛德勒名單》里展現的那樣。而到了後期,無效勞動被取消,幾乎所有囚徒都要投入更大工作量的有效勞動中。這與納粹的集中營政策有關,除了一些實在支撐不下去的集中營能從黨衛軍那裡領到數量極少的津貼,其餘的集中營必須自負盈虧,隨著被“集中”的人越來越多,營里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1933年,戰爭狂人希特勒握住了德國的權杖,從他上台時起,他就在這裡建立了集中營,用來關押“政治犯、猶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謂“政府不喜歡的人”。使這裡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從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間,這裡共關押過數萬人,殺死31 951人。
1939年以前,達豪集中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黨衛軍療養院的角色,在緊張的前線作戰了一定時間的士兵,會與這裡的看守換崗,在這裡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
到1939年為止,達豪集中營中過勞導致的死亡率雖然偏高,但遠不是今天人們印象中地獄般的情形。集中營紀念館收藏的一份圖表顯示,從1933年到1937年,達豪集中營分別有22人、33人、12人、11人和41人死亡,加上1938年的256人和1939年的183人,在頭7年裡,這裡有558名囚徒死亡,而在接下來的6年中,死亡的人數是31393人。
1938年,為應付人滿為患的情況,達豪集中營進行了擴建,加建了營房、添加了快速處死囚徒的焚燒爐,但一直沒有把毒氣室修起來。自此以後,情況開始失控,實驗和殺人成了這裡看守的主要工作。

1944年底,在德軍不斷潰敗的背景下,看守們打破不對囚徒進行性侵犯的規則,在集中營中修建了軍妓院,挑選女囚徒服務。

1945年4月美軍解放這裡之前,超過4.1萬人被屠殺、餓死或病死。

陳列館

從現已闢為陳列館的管理處中,可以看到反映囚徒生活的一些照片、實物和少量文字圖表。當年達豪集中營被押的囚犯雖然待遇十分惡劣,但卻要承擔繁重的勞動。從早4點鐘起床,一直到晚8點半才能回營。從一些照片上可以看出,那些犯人都被折磨得皮包骨頭,疲憊不堪。

陳列館還介紹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使用這些囚徒的身體作各種試驗的情況。為了進行細菌戰爭,他們在犯人身上培植瘧疾病菌,還進行其他使人體受到致命傷殘的生物化學實驗。為了戰爭的需要,他們還用犯人作“超低壓、超低溫”試驗。甚至破開犯人的腦殼,作活體解剖。

內部

內部內部

達豪集中營的犯人,強壯的或者做苦工,或者被用來做試驗,至於那些老弱病殘與婦女兒童的下場則更為悽慘。等待他們的是集中營的毒氣室和焚屍爐。毒氣室外表看起來像個浴室,裡面裝著蓮蓬頭,然而那裡流出的不是生命之源的水,而是窒息生命的毒氣。劊子手們用洗澡的謊言把囚犯們騙入“浴室”後,管理人員立即封閉毒氣室,然後將毒氣放入,幾分鐘後,犯人就已全部死亡。毒氣室緊挨的是焚屍爐,屍體馬上被扔到焚屍爐里焚燒。陳列館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青年婦女,攙著三個天真的孩子,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在默默地、無可奈何地走向毒氣室。在毒氣室和焚屍爐旁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那些堆積如山的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靴子、鞋子,這是那些成千上萬的被害者被迫走向毒氣室前脫下的。

達豪集中營還有一個專門的“射擊場”。1941年德國法西斯入侵前蘇聯後,大批的前蘇聯人被押運到達豪,結果僅幾天,6000名前蘇聯人全部被槍殺。達豪解放前夕,還發現約有7 500具屍體未來得及焚燒,戰爭結束後才移入達豪公墓。

現狀

現在的達豪集中營故址,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原貌。集中營為長方形,方圓有上百公頃土地,四周有通電的鐵絲網和壕溝環繞,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座高高的炮樓,上面裝有探照燈和機關槍,日夜監視著全營每個角落。集中營分為三部分,中間是關押犯人的簡易棚式營房,一端是管理處,管理處與營房之間是操場,這是每日點名和集體處罰犯人的地方,另一端是行刑焚屍院。犯人居住的棚式營房,是一種用厚木板釘成的方框框,床鋪分為三層,第三層幾乎接近牢房頂的頂柱,空間十分狹小,只能爬著上床,床與床之間的距離僅可下腳,看上去就像一口口棺材擱在那裡。

今天,集中營的營房已經被全部拆除,只留下牆基。當初看守們辦公的平房被改建為紀念館,其中的幾個房間用以再現當年的營房。但營房實在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被用來再現。架子床、馬桶間、飯兜、條紋囚服,這就是營房的所有元素,也是最幸運的囚徒們的全部生活。

這裡被拆除的還有當年的焚燒爐。與營房尚留下牆基不同,這裡樹著一塊牌子,上面只有一句話:這裡曾是焚燒爐。

在慕尼黑,“達豪集中營一日游”是各家旅行社重點推薦的項目。

歷史上的集中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