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集中營是類似監獄的大型拘留中心,用於統一關押或隔離持不同政見者、敵僑、以及屬於某一特定種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團體的成員於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它與監獄最大的區別在於,集中營中關押的人由於具有某種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經過法律判決即遭拘留,而且沒有確定的拘留期限。
有些被關押者雖有法律判決,而且有確定的關押期限,但這些判決大多是不經司法程式的,這些被關押者也往往不被關在監獄而是關在集中營中。
機構形式
集中營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單純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強迫勞動,納粹德國的集中營甚至進行種族滅絕式的屠殺。有些難民營也屬於事實上的集中營,難民們由於不受歡迎而被拘留或隔離在難民營中,為了阻止進一步的難民湧入,他們往往受到惡劣的對待,例如香港和澳門的收容越南船民的難民營,澳大利亞、諾魯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難民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的難民營甚至就叫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們很難清楚的界定集中營的各種形式,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中的被關押者的人權都被忽視、被損害。發展歷史
集中營的歷史非常悠久,集中拘留戰俘或奴隸的機構在很早就出現了,而最早明確提出集中營概念的是英國人。布爾戰爭時期,為了消滅南非阿非利卡人的游擊活動,英軍統帥基欽納在南非設立了31所集中營(Concentration Camp),將散居在鄉間的阿非利卡平民集中押至這些集中營內關押。
1900年,基欽納又被維多利亞女王派到南非參與指揮英布戰爭,他很快擊敗了南非的布爾人(荷蘭人後代),並在南非大肆燒殺,建立集中營關押平民(此乃集中營一詞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現),最終征服南非。雖然他在非洲的所做作為受到很多人的譴責,但他依然被英國捧為民族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在波蘭奧斯威辛、馬伊達內克、特雷布林卡和德國布痕瓦爾德等地設立了集中營,殺害了大批政治犯、戰俘、猶太人等。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德國最大的集中營,位於波蘭加利西亞奧斯威辛附近,1940年建立,主要關押波蘭和德國的猶太人。納粹在此建立了大規模的綜合性滅絕設施,包括用毒氣殺人的“浴室”,儲放屍體的屍窖以及焚屍爐等,用以消滅猶太人。納粹還挑選犯人進行醫學試驗,如試驗便捷的絕育方法,對孿生子女進行活體解剖等。在該集中營內約有400萬人慘遭殺戮。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是德國建立較早的集中營,建於1937年。內設斑疹傷寒和病毒研究所,醫生利用犯人試驗病毒的傳染和疫苗效果,許多犯人死於醫學試驗。
在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重慶白公館、渣滓洞建立了集中營,也建立了上饒、息烽、西北等集中營,用以囚禁、殘害中國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愛國者。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由中、美兩國特務組織合辦。簡稱中美合作所,是設在重慶的集中營,位於西北郊歌樂山下,建於1939年。初為軍統看守所,1943年後成為“中美合作所”的集中營。其下設的白公館和渣滓洞,以特務殘殺革命志士而著稱。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故名白公館。1939年被軍統強占改為看守所。渣滓洞原是一座煤窯,因四周堆滿煤渣而得名。特務組織在集中營內,對被囚禁的共產黨人和民主人士實行嚴刑拷打和殘酷折磨,使眾多革命志士死於毒刑之下。他們還進行集體屠殺,1939~1949年間,僅白公館一處就秘密處死2000多人。
各國概況
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在1934年成立的達豪集中營是最早建立的德國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開始時集中營只用來關押犯了法的罪犯、同性戀者與政治犯,與監獄唯一的區別是集中營關押的犯人密度較大,而且設有刑場。許多納粹集中營的入口處都有“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的標誌。在1939年以後,黨衛隊的骷髏總隊和蓋世太保在德國本土6個原有的集中營外增設了15個集中營,其中以規模最大和最有名的是位於波蘭總督區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群,它由十幾個大小不等的集中營組成。
二戰爆發之後,位於波蘭的各集中營的性質開始轉化為滅絕營轉化,關押的範圍也大大增加,設備了毒氣室與焚屍爐,特別是1942年之後,設立了專門的滅絕營,用於解決猶太人問題。有的滅絕營一天要處理上萬人。
納粹集中營的囚犯包括猶太人、蘇聯戰俘、共產黨和社會黨黨員、吉普賽人、耶和華見證人的信徒、歐洲各國地下抵抗運動成員、“無生存價值”的德國人、保皇派、共濟會成員、波蘭人、索布人,以及敵國國民(包括英國、法國、美國、中國等國)。這些人被用火車從歐洲各占領區運往集中營,實施“保護性拘留”(Schutzhaft)。隨著盟軍的推進,各集中營開始陸續關閉。到了1945年5月上旬僅有奧地利與捷克地區的部分集中營尚未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德國曾設有集中營的各國政府都修建了紀念碑或紀念館來悼念集中營死難者。
日本
1941年日本占領美國、英國、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後,在荷屬東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設立了集中營,用於關押拘留的敵國平民。
美國
1838年,美國總統范布倫簽署法令,將切洛基印第安人集中關押,以便將他們集體遷至西部地區。1901年菲律賓爆發起義時,美國陸軍在菲律賓設立了集中營。
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由於吸取此前日僑在中國、泰國等國進行第五縱隊活動、配合日軍占領的教訓,為了避免在美國居住的日本人進行破壞活動,美國在內華達州設立了集中營,用於關押居住在美國西海岸各州的日籍敵僑和日裔美國公民。
有看法認為9·11事件後美國設在關塔那摩的戰俘營屬於集中營。
俄羅斯和前蘇聯
沙俄時期,俄羅斯政府在北極和西伯利亞地區設立了流放地制度,將政治犯押送到這些地區集中居住。在其中一些流放地里,使用政治犯進行強制勞動,比如東西伯利亞的科雷馬金礦。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設立了集中營或稱勞改營。蘇聯稱這些集中營為лагерь,即“營地”。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的小說《古拉格群島》出版後,這些集中營被西方稱作“古拉格”(ГУЛАГа)。在其高峰時期,這些集中營里囚禁有275萬囚犯。蘇聯使用這些囚犯進行開挖運河、修建城市、開採礦山等強制性勞動。集中營的犯人包括政治犯、富農、宗教人士、烏克蘭等民族的民族主義者,以及蘇聯占領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後逮捕並流放的外國平民。
根據正式登記的死亡記錄,從1934年到1952年,約有105萬犯人死在集中營中,另有約80萬人被處決。非官方的統計認為,從1917年到1957年,有4000萬蘇聯人死於集中營、強制流放、饑荒和大清洗。
中國
在中國大陸的人被關押在集中營中強迫勞動被稱為勞改,即“勞動改造”。共產時代的勞改營在1960年代開始出現,用作關押向政府發表批評言論的人士,又或是隨意上門抓人,以填補營內空缺。整個社會會被分為多個組別,他們會被強制忠於政府,因此很容易認出持不同政見的人士,並將之關押作奴役。這些營也是現代版的奴隸勞動營,與工廠的組織相似。此外,中國大陸的勞改營曾多次被指把在囚人士的製成產品售予外國,而收益則落在政府手上。其產品各式各樣,小至綠茶,大至供採礦使用的引擎。
勞動囚犯的利用,使資本主義與勞動囚犯之間的互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個案。一方面社會主義的衰落減少了地方政府的收益,形成了需透過勞動囚犯來填補收入的壓力;而另一方面,囚犯的勞動力比不上受薪的勞工,其製造出的產品的質素極低,欠缺在開放市場的競爭力。由於勞改制度中的種種不合理因素,現今在中國大陸對於廢除勞改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
朝鮮
來自朝鮮叛逃者的資料聲稱在朝鮮有5到10座大型集中營,關押著約20萬名囚犯。其中只有位於鹹鏡南道耀德(Yodok)的第15號集中營允許外界探視。集中營內的犯人在早期為“敵對階層”成員,即地主、資本家、宗教人士以及日本統治當局的合作者。韓戰後,集中營的犯人主要包括政治犯的家人和親屬,朝鮮勞動黨內部權力鬥爭中的失勢者及其家人,以及試圖逃離朝鮮的人員及其家屬。朝鮮的集中營分為罪犯營及家屬營。前南斯拉夫地區
1992年到1995年間,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南斯拉夫、以及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都設立過集中營,其中絕大多數設在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地區。
Batkovica (波赫塞族)
Čelebići (波赫穆族)
Dretelj (波赫克族)
Hrasnica (波赫穆族)
Igman (波赫穆族)
Karakaj (波赫塞族)
Keraterm (波赫塞族)
Kozarac (波赫塞族)
Luka Brčko (波赫塞族)
Ljubuški (波赫克族)
Manjača (波赫塞族)
Mostar (波赫克族)
Omarska (波赫塞族)
Potočari (波赫塞族)
Tarčin-Silos (波赫穆族)
Trnopolje (波赫塞族)
Visoko (波赫穆族)
Zenica (波赫穆族)
其他國家
前社會主義和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用於關押政治犯的勞改營通常被西方認為是集中營。這些國家包括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古巴、中國、朝鮮、越南、寮國、高棉、阿富汗、緬甸、衣索比亞等。
二戰知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分子為鎮壓異己和推行種族主義,在國內和被占領國建立了眾多集中營。集中營也稱“死亡營”,通常建有用於大規模屠殺和進行人體試驗的毒氣室、屍體解剖室和焚屍爐。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以下是納粹德國修建的主要集中營:
奧斯維辛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始建於1940年4月,是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的奧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個集中營的總稱。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7000名倖存者獲得了新生。
奧斯維辛集中營11號樓和12號樓之間的"死亡牆"。該牆因黨衛軍當年在這裡隨意槍殺囚犯而得名。每當紀念日,人們都會到這裡憑弔亡靈。此營發生暴動,暴動者全部被殺。
2005年1月25日,在奧斯威辛集中營2號營地――比克瑙集中營,一名猶太倖存者(前)在同伴的陪同下,緬懷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遇難者。
達豪
達豪集中營達豪集中營位於德國慕尼黑西北約80公里處,1933年建成,1938年擴建。它是德國納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營,曾被作為培訓德國黨衛軍集中營軍官的教學基地。這裡先後關押過21萬人,包括許多猶太平民和蘇聯戰俘,其中近3.2萬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槍殺。1945年4月29日,集中營被解放,3萬多名在押人員重獲自由。
薩克森豪森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位於德國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戰期間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集中營占地400公頃,整個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納粹黨衛軍頭目希姆萊的要求設計建造的,被認為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營。從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獲得解放,這裡關押過20多萬來自歐洲各國的共產黨人、社民黨人、抵抗運動戰士、猶太人、吉卜賽人以及蘇聯戰俘,他們中的半數死於苦役、疾病或被槍殺和焚燒。布痕瓦爾德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坐落在德國東部城市魏瑪附近,建於1937年。二戰期間,此處囚禁了大約25萬人,其中5.6萬人被納粹分子以各種方式殺害,其中包括德國共產黨主席台爾曼。在集中營內,以德國共產黨人為首的一批反法西斯戰士一直堅持與納粹分子進行鬥爭,他們秘密籌劃通過武裝起義贏得自由。1945年4月,他們發動武裝起義,並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控制了集中營,使近2.1萬人獲得自由。
拉文斯布呂克婦女
拉文斯布呂克婦女集中建設於1938至1939年間,位於柏林以北50英里。二戰期間,這裡共關押過13.3萬名婦女、兒童和青年。他們被強迫從事修路等繁重的體力勞動,還有部分婦女被用來進行醫學試驗。在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這裡之前,約有近5萬人被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