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知止不殆

道德經·知止不殆

作者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不臣。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之,知之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本章講萬物分化,異化,思想上、認識上也有了分類、區別,此時我們更不可忘記大道,要知道適可而止的重要,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個極限,到了極限而不知道停止,危險就會隨之而來。

譯文

道本來是沒有名稱的,這個自然物雖然幽微不可見,可天地不能支配它。候王如果能守住他,萬物將會自然地歸從。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潤澤萬物的甘露,民眾沒有誰去命令它,它卻能自然分布均勻。天地萬物生,便有了名位。名位既已注定,就要明白各自的限度,知道各自的限度,守好本位,就不會有危險。比知道在天地間,猶如江海與小河,小河都要匯入江海。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

常,是指本來、從來;朴,指沒有雕琢,沒有自私,沒有分別;小,是指沒有形狀。

道,它本來沒有名稱,我們叫它“道”是勉強為之。但“道”的確存在,它的特性是朴,就是沒有雕琢,沒有自私,沒有分別,也沒有形狀,天地依它而生,依它而活,沒有什麼力量可以超越、主宰這個“道”。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侯王,指人心;萬物,指身體各部分。

我們這顆心要是能夠堅守大道,與道性相合,那么,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會規規矩矩,不再躁動。

修行,就是修心。我們凡人的心附著太多的貪慾、妄想。修行的過程就是與貪慾、妄想搏鬥的過程。憨山大師說過: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可見,無論在哪裡修行,重要的是去除雜念。當你的心裡沒有了雜念,沒有了分別執取,回歸於自然與質樸,那便是得道了,那便是真正的平和與自在。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看不見,也摸不著,往往難以體會。現在老子用天地來開啟世人。人人都可以看到天地共同作用而降下甘露的情景,那么,甘露的降臨是完全自然的,均勻的,也沒有人命令它這樣,這就是符合大道的表現。天降雨水,從不論是好人還是壞人,也不論是高山還是峽谷,統統給予均勻施捨,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遠近之別,這就是大道,這就是我們要遵循的品質。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名,是指名相,各類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都屬於名相。名相意味著分別。名相越多,分別就越多,分別越多,離道就越遠。

就拿交通工具來說,古代人以步代車,後來分別出了一個平板,兩個輪子的馬車,而現在的汽車有幾千個甚至是幾萬個部件組成。這樣的分別顯然不是盡頭,人類的分別還在繼續。

分別越來越細,而隨之而來的災難也越來越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優哉游哉。後來隨著所謂科技的發展,出現了電燈,人類的夜生活不斷豐富;再後來又出現了核能,用來滿足人們日益膨脹的各種欲望。但核能泄露怎么辦?泄露就會殃及到無數人的生命,這就是人類分別的結果,不知這是一種造福之舉?還是自掘墳墓呢?

分別似乎是個好東西,其實,分別就是妄想,分別就是煩惱。所以,老子告誡世人,要知道停止,停止分別,復歸於朴,復歸於簡單,復歸於清靜,只有這樣,才可以遠離危險。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大道無所不在。大道在天下,本應該人人歸順的,這就像川谷歸向江海一樣。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渾沌。儵帝和忽帝時常結伴到中央帝王那裡做客,渾沌招待得很不錯。儵帝和忽帝商量著要報答渾沌的好處,就合計著,別人都有七個竅,以便看視、聽聞、進食、調息之用,但中央帝王渾沌卻偏偏沒有,於是就嘗試著給中央帝王渾沌開鑿七竅。他們每天開鑿一竅,七天后,七竅開鑿通了,渾沌卻一命嗚呼。

大道不是知識,大道更不是發明創造。世人覺得自己開竅了,心中滋生了許多的新花樣,新點子,殊不知,那些都是危險的紅燈,是步入死亡的開始。

出處

《知止不殆》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