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原文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註譯
名與身孰親?
名:名聲;名望。《陳情表》:“本求宦達,不矜名節。”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親近;接近。《荊軻刺秦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身與貨孰多?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將重昏而終身。”《五人墓碑記》:“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貨:物品;貨物。《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財貨,好美姬。”《促織》:“昂其直,居為奇貨。”
多:稱讚;讚美。《五蠹》:“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漢書·霍光傳》:“眾庶莫不多光。”
得與亡孰病?
得:獲得;得到;取得。與“失”相對。《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垓下之戰》:“漢皆已得楚乎?”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病:擔憂;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甚愛必大費
甚:很;非常。《論積貯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愛:愛惜.《指南錄後序》:“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結合前文,此處指愛惜名譽)
費:花費資財;耗費。《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
多藏必厚亡
多:數量大。《登泰山記》:“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論語>十則》:“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藏:收藏;保存;貯藏。《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伶官傳序》:“莊宗受而藏之於廟”
(結合前文,此處指貯藏財貨)
厚:多;重。《荊軻刺秦王》:“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則可以知人。”
足:滿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蘭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沒;受屈辱。《馬說》:“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止:中止。《〈論語〉十則》:“臂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殆:危險。《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名望和生命誰更值得親近呢?生命與財貨誰更值得讚美呢?得到與失去誰更值得擔憂呢?過分愛惜名聲就要付出很大耗費,過多貯藏財物一旦損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 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
作者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道家哲學
據統計,在《老子》中,“知止”凡3見,分布於2章中。
第二十一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聯繫本章的前段,此文的意思是說,當初建立了分封制,你們(侯王等)都有了名分。名分既然有了,就應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招致滅頂之災。從而可以看出,老了這單是要侯王等統治者“知止”。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對此句,前面己作了分析。“知止”與“知足”義近,“知足”而後“知止”。“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意思是說,只要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遇什麼危險。這樣一來,才能使自己的寶座和身體安然無恙。
從以上兩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子要他們“知止,的是侯王等統治者,而不是廣大勞動人民。在老子看來,備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勞苦一生,終不得溫飽,有什麼“知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