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農業氣候學 | 屬於:套用氣候學的分支 |
研究: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間相互關係 | 類型:基礎學科 |
類別:學科 | 所屬學科:農學 |
簡介
農業氣候學是研究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間相互關係及其時空分布規律的學科。既是套用氣候學的分支,也是農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基本任務是為農業區劃和規劃,作物合理布局,人工調節小氣候和農作物栽培管理等服務,使之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有效防禦農業氣候災害,使農業在耗費最少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研究內容包括農業生產對象及農業生產過程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和反應,提出農業氣候指標,評價地區農業氣候資源,分析農業氣象災害發生規律與研究防禦措施的氣候效應,進行農業氣候區劃的研究等。按生產對象,分為作物氣候學、林業氣候學、牧業氣候學等分支學科
我國季節氣候變化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大陸性顯著,溫度的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都很大。東亞大陸冬季為蒙古高壓所控制,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南下頻繁,致使我國冬季溫度比同緯度世界其他地方為低。北方勢力強大的冷空氣(寒潮)可抵達兩廣與滇南,即便在海南島熱帶作物的凍害亦不能免。冬季低溫是我國冬作物以及溫帶、亞熱帶與熱帶多年生經濟林木(如蘋果、柑枯、橡膠樹等)栽培界限與發生凍害的決定性因素。中國農業大學套用氣象學專業
專業前景大氣科學是高新技術領域,套用氣象學專業是大氣科學研究和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專業主要研究天氣和氣候與城市、農村及各個產業特別是農業生產的相互關係,也研究氣候對自然生態系統和各產業部門的影響。本專業可根據大氣科學原理和大氣探測結果進行各產業的天氣與氣候預測、評價和服務,旨在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減輕天氣災害和沙塵天氣對農業和其他行業的影響。天氣和氣候影響著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全球氣候變化是當前的科學熱點之一,套用氣象學專業在現代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
培養目標培養數理、生物、地學基礎寬厚,掌握氣象學與套用氣象學理論,從事套用氣象教學和研究,勝任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小氣候和設施環境控制、天氣氣候或套用氣象業務、全球變化與荒漠化防治、防汛抗旱與農業減災、生態環境建設和其它有關領域工作,具有創新能力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特色強調紮實的科學理論素養和動手能力訓練,具備大氣科學和農業生物科學兩方面的理論基礎,突出農業氣象學重點,掌握氣候評估方法、農業與氣象儀器套用、環境監測調控的原理與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方法,具有從事套用氣象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和管理能力。
主幹課程大氣物理學、大氣探測學、天氣學原理、現代氣候學、農業氣象學原理與方法、套用氣候學、小氣候學、土壤學、生態學、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套用氣象統計與數學方法、套用氣象業務、資源環境信息技術、計算機模擬方法、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空氣污染氣象學、城市氣象學、套用氣象專論等。
所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氣象、農業部門和大學從事套用氣象業務、科研或教學;也可在水利、高新技術企業、民航、軍隊、其他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從事氣象業務、農業設施環境調控、環境保護、防汛抗旱與農業減災、農業區劃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建設、信息技術套用、軍事氣象等工作,就業率在90%以上。
深造情況本院設有7個博士點和包括氣象學專業在內的8個碩士點,可推薦免試或報考大氣科學、地理科學、農業資源利用等一級學科各專業及生態學專業碩士生,研究生考取率為40%~50%。除本校外,近年主要推薦和考取研究生的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
霜期農業氣候學書籍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研究霜期農業氣候學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霜期農業氣候資源的生物物理學基礎、霜期農業氣候區劃、霜期農業氣候區劃、霜期農業氣候中常用的幾種新技術方法、冬小麥越冬條件的農業氣候鑑定、溫室農業氣候最佳化調控模式以及霜期日光溫室群農業氣候動態監控。
本書主要供農業氣象研究與業務工作者閱讀,也可供農學、育種、蔬菜、地理、生態、經濟等有關專業的科技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霜期農業氣候資源的生物理學基礎
第一節輻射及其在霜期農業中的生物物理學意義
第二節溫度及其在霜期農業中的意義……
第三章霜期農業氣候區劃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專題區劃例一:遼寧冬小麥品種利用型區劃…
第四章霜期農業氣候中常用的幾種新技術方法
第一節計算生長度分的基礎溫度的數學公式
第二節溫度累積值的正弦三角函式計算法……
第五章冬小麥越冬條件的農業氣候鑑定
第一節前蘇聯關於冬小麥越冬農業氣候問題的研究
第二節負積溫與積雪結合的指標及其在遼寧的分布…
第六章溫室農業氣候最佳化調控模式
第一節霜期溫室農業氣候模式概論
第二節溫室耗能靜態模式及其改進……
第七章霜期日光溫室群農業氣候動態監控
第一節基本思路與主要方法
第二節影響溫室群的災害性天氣形勢、要素與現象的動態識別……
資料來源
1、http://baike.baidu.com/view/1276332.htm
2、http://daxue.learning.sohu.com/school_schoolmajor_1548.html
3、http://www.sohi.cn/book/bookdetail.asp?bookid=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