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此菜的做法考究,吃法別致,造型美觀,雞肉鮮嫩,鹹甜酸辣,風味獨特。
材料
鮮肉雞1隻(重約2000克),蕃茄2個,紅油辣椒20克,油酥郫縣豆瓣20克,醬油25克,精鹽5克,味素2克,胡椒麵1克,料酒25克,白糖15克,醋15克,蒜泥15克,蔥花15克,芝麻醬25克,熟芝麻15克,薑片25克,蔥節25克,花椒20粒,清湯適量。製作方法
(1)雞開膛洗淨,在湯鍋內貼煮後撈出,用溫水再洗一遍,然後用料酒、鹽、味素、胡椒麵,將雞全身抹勻,裝盆,把姜、蔥節、花椒放在雞上,醃1小時。(2)雞上籠蒸至熟軟,取出晾涼,從雞背上劃一刀,去盡雞么,在雞膛內的一面劃成長方塊(注意保持雞皮完整),胸皮朝下裝碗內,將其餘雞肉切長塊擺在上面,加湯上籠蒸透,取出翻扣圓盤中,將蒸雞原汁澆在雞上。
(3)番茄各切4瓣,去皮、去籽漿,燙熱,擺在盤邊周圍。
(4)將紅油辣椒、油酥豆瓣、醬油、白糖、醋、蒜泥、蔥花、芝麻醬、熟芝麻、精鹽加湯,對成汁,裝4個小碗,同雞一起上桌即成。
功效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肓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營養價值
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質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胺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胺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做低熱量食品。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原料功效
雞肉:
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較高,胺基酸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雞胸脯肉中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具有恢復疲勞、保護皮膚的作用;大腿肉中含有較多的鐵質,可改善缺鐵性貧血;翅膀肉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具有強化血管、肌肉、肌腱的功能。辣椒: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飯量,增強體力,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症狀。辣椒含有一種物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健皮膚。富含維生素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飲食宜忌
雞肉的營養高於雞湯,所以不要只喝雞湯而不吃雞肉。雞屁股是淋巴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儲存細菌、病毒和致癌物的倉庫,應棄掉不要。痛風症病人不宜喝雞湯,因雞湯中含有很高的嘌呤,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