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解釋
智佛教術語。音譯若那、闍那。指人們普遍具有的辨認事物、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或認識。也稱智慧,但佛教認為智與慧有區別。按《大乘義章》卷九的解釋:“言智慧者,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又謂正在觀察、分別氛擇事物時,稱之為慧(無間道),已經對事物作出決斷並通達明了時,名之時智(解脫道)。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由愚昧無知(無明)、不知諸法(一切事物)的因果關係及其真性,妄起顛倒執著而造種種惡業,因而流轉生死輪迴,受諸若惱逼迫身心。斷除無明煩惱而得解脫即是智慧。佛教經論中有把智比作利劍、利箭、燈光的。
如《維摩經·菩薩行品》有“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大智度論》卷十有“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等語。諸經論中還把智慧比作大海,廣大淵深難測,並將其分為很多類別。二智
即勝義智和世俗智。1、勝義智,又名如理智、根本智、無分別智、真智和實智。指聖者無漏智緣真如境,或以理智觀察勝義諦之理證得真諦所生的智。2、世俗智,又名如量智、後得智、有分別智、俗智和偏智。因在根本智後而生起的知識,或以比量觀察世俗一切事物而生的知識。這是佛教觀察一切事物質總方法。
三智即一切相智、道相智和一切智。是佛、菩薩、聲聞、緣覺觀察一切事物、證得真如、斷除煩惱的三種能力。
1、一切相智。為佛智。又稱一切種智、一切智智。能了知一切法如其所有之體性,及儘其所有之形相,以及了知菩薩和聲聞一切道相。
2、道相智。為菩薩智。又名道種智、道種慧和道慧。菩薩為了度眾生成佛應當了知世間一切善惡業道之行相及其種類差別。
3、一切智。是聲聞、緣覺智。聲聞、緣覺為證涅盤應證知內外一切法體空無我。內即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處,外即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處,合為十二處。《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稱:“知是十二入故,名為一切智。”四智
1、大圓鏡智。顯現法界之萬德,猶如大圓鏡中現一切色像,遍照法界之理事。
2、平等性智。了達一切法無我平等之理,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成就諸法體性平等作用之智。
3、妙觀察智。為分別善妙諸法而觀眾生之機說法斷疑之智。
4、成所作智。為成就算在利利他妙業之智,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種類而成種種變化之智。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張“凡夫”八識,經過“轉依”而成為四智,名為“轉識成智”。即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發經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眼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
密教大日如來具有的五種智慧。即除上述四智外,加法界體性智。
法界指整個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及其所依之體性。密教立五智配五方佛。法界體性智表為中央大日如來;大圓鏡智表為東方阿 如來;平等性智表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表為西方阿彌陀如來;成所作智表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有大小乘之別。小乘立十智總攝一切智。《俱舍論》卷二十六稱:“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切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若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大乘也有十智,即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間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
其他人物
此外尚有二十智、四十八智、七十七智等。(任傑)
智(538~597)
陳、隋時僧人,天台宗實際開創者。字德安,俗姓陳。祖籍潁川(今河南許昌),生於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自幼信佛,17歲時值梁末兵亂,顛沛流離。18歲投湘州果願寺出家,20歲受具足戒。陳天嘉元年(560)往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蘇山,依慧思學四安樂行,證悟法華三昧。光大元年(567)到建康弘禪,居瓦官寺8年,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妙法蓮華經》等。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至德三年(585)奉陳後主命,回建康講《仁王般若經》等,次年太子從他受戒。禎明元年 (587)於光宅寺講《妙法蓮華經》,灌頂始從聽講,隨聞隨記,錄成《法華文句》。陳亡後,移住廬山。隋開皇十一年(591),應晉王楊廣之請到揚州為之授戒,受智者稱號,人稱智者大師。次年到荊州,於當陽造玉泉寺,說《法華玄義》和《摩訶止觀》,由弟子灌頂筆錄成書。開皇十五年為晉王撰《淨名經疏》。次年辭歸天台,重整山寺。他一生造寺36所(一說35所),度僧4000人(一說14000人),傳業弟子32人,灌頂居首。
智?宣揚教法30餘年,提倡止觀雙運和解行並進,一變當時南重義解、北重禪觀的學風,博得朝野和佛教四眾的敬仰。他著作的主要內容是以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解釋經題,用台家四釋(一因緣釋、二約教釋、三本跡釋、四觀心釋)疏解經文,取三止三觀建立頓、漸、不定禪法,著重提倡圓頓止觀的解行統一。立五時、八教判釋釋迦一代教法,從而樹立天台一宗的學說系統和解行規範。其中心思想為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的兩層實相說,主張諸法平等;並以此為止觀正觀的不思議(無待、絕對)境,用作修證的最上乘。主要著作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和《摩訶止觀》各20卷,合稱天台三大部;《觀音玄義》、《觀音義疏》和《金光明玄義》各 2卷,加上《金光明文句》 6卷及《觀經疏》,世稱天台五小部。此外尚有《四教義》、《淨名經疏》、《金剛經疏》、《阿彌陀經義記》及臨終前口授的《觀心論》等,共 29部151卷,另有《維摩三觀玄義》、《淨土十疑論》和《五方便念佛門》等3部,疑為後人偽托。
【智】
所謂智即知高於天。古時智寫成知,也就是說,知者為智。知有知行,知己,知人,進而知地知天,天為大道,自然之力,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是知之大成。所以,將知置於天(日)上,是與小知(慧)相區別。以示真正的大智者,應懂得天理運行之道,要有觀天下而自處的平淡,要有行宇宙而不枉的風範。所以,知高於天,是一個境界,智的境界。
【智姓】
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姬逝敖,以封邑“郇”為姓,後去“耳刀”旁,加草字頭改為“荀”。姬逝敖也叫荀息。
後來,荀息的季子——荀首,因功被封采邑於“智”(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西北、蒲州古城東南、臨猗縣南部一帶)。他以采邑“智”為氏。所以,智姓源於荀姓,荀首即為智首,史稱智莊子,是智氏始祖。
“智”,古文也寫作“知”字。
一、智姓源流
東周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為姓,後去“耳刀”旁,加草字頭為“荀”。《趙世家》索隱引《世本》云:“逝敖生莊子首”。 在晉景公時期,晉國大將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於“智”(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北部、臨猗縣南部、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一帶),他以封邑“智”為氏。
“智”,古文寫作“知”。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知首(約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為智姓始祖,卒謚莊,史稱智莊子,從此薪火承傳,世代繁衍。
始祖 智首
史書稱荀首(知首),知莊子,生知罃。
二世祖 智罃(嵤)
史書稱荀罃(知罃)、知武子,生知朔。
三世祖 智朔
史書稱荀朔(知朔),生知盈。
四世祖 智盈
史書稱荀盈(知盈)、知悼子,生知櫟。
五世祖 智櫟(躒、礫)
史書稱荀櫟(知櫟)、知文子,生知申、知徐吾。
六世祖 智申(甲、中)
史書稱荀申(知申)、知宣子,生知宵、知瑤。
六世祖 智徐吾
史書稱知徐吾,改為“塗”氏。
六世祖 智果
史書稱知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七世祖 智宵
史書稱知宵,知申長子,生知國。
七世祖 智瑤
史書稱荀瑤(知瑤)、知襄子,生知開。
八世祖 智國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智時,為保護智瑤而亡。
八世祖 智開
公元前452年,趙、韓、魏三家分智後,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
二、郡望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據《元和姓纂》記載:“知,望出天水、河東、陳留”。
天水郡:西漢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定西地區通渭縣西北),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時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東漢永平17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相當於今在甘肅省定西地區通渭縣,平涼地區莊浪縣、靜寧縣,天水地區的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清水縣、張家川縣的地區。
河東郡:秦朝初期設定,治所在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即今黃河以東的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臨猗縣、夏縣一帶。 陳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設定陳留縣,西漢改設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相當於今東至河南省商丘地區的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地區的開封市、尉氏縣,北至新鄉地區延津縣,南至開封地區杞縣的地區。
《括地誌》記載: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40里。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為蒲州,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徙廢,治所在今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等縣,今為山西運城地區。
虞鄉縣 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 改綏化縣為虞鄉縣。隋屬河東郡,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徙廢,故治所在今永濟市虞鄉鎮西北開張鎮古城村、常青鄉東下村一帶。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別置虞鄉縣,屬蒲州,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屬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稱虞鄉縣。
《博物志》載:解縣有智邑,當即智城在虞鄉。 解縣 《戰國策》載: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漢置解縣,屬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名北解縣。北周廢。故治所在今臨猗縣臨晉鎮東南十八里城西村、城東村之間,遺址尚存。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虞鄉縣自綏化故城來治,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為解縣。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廢,唐貞觀二十二年復置,屬河中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解州為解縣。建國後的1954年與虞鄉縣合併為解虞縣,1958年併入運城縣,故治所即今運城市解州鎮。
《中國歷史地圖集——春秋時期晉國圖》記載:“智”在今永濟縣正北15公里處。 舊《臨晉縣誌》載:“在縣西南30里的伍姓湖北岸,有一‘古城’,謂解梁城,為智伯強盛時期所建,也叫智城,其跡猶存”。
解梁城 《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晉侯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解梁城即舊臨晉縣西南、伍姓湖北之解城。《舊臨晉縣誌》稱南古城村,現為永濟市北部的開張鎮古城村。
三、歷史興衰
(一)春秋戰國時代(始祖智莊子至八世祖智寬投奔秦國)
公元前597年6月(晉景公七年),晉楚邲之戰,荀首為晉國下軍大夫。荀首的長子荀罃(嵤),讀音(yīng),被楚國俘獲。
註:史書稱的荀罃(嵤)即為知(智)罃。
公元前589年,晉齊鞍之戰,齊師敗績,荀首為佐上軍。(《左傳·魯成公二年》記載)。
公元前588年,荀首用楚公子交換知罃回晉國。
公元前587年,荀首佐中軍救許伐鄭,取淪(在今河南榮陽西北)與祭(在今鄭州市北)二邑。
公元前586年,荀首如齊逆女。
公元前585年,晉救鄭侵蔡之,知莊子諫栗書而勿與楚師戰,晉師乃還;
公元前578年(晉厲公三年),麻隧(在今陝西徑陽縣北)之戰時,荀庚代首為中軍佐,蓋其時首已卒。 公元前575年(周簡王11年),晉楚鄢陵之役後,智罃(嵤)任晉軍下軍副帥。
公元前573年(周簡王13年),智罃迎公子周,與大夫盟而立為晉悼公。 公元前565年(周靈王7年),智罃升任晉軍中軍元帥,執掌晉國國政。 公元前514年,晉國六卿誅殺晉公子,瓜分其封邑。
公元前472年,智瑤率師伐齊,再加上此後的兩次伐鄭戰爭,壯大了智氏的勢力。 公元前464年,晉國智瑤攻擊鄭國,鄭向齊求援。齊援軍剛至,晉軍撤退。 公元前455年(周貞定王14年),晉出公在位時,智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分了他們的土地和財產。至此,晉國便由六卿專政,變為四家掌權。這四家就是智、趙、韓、魏,其中以智家勢力最大最強,獨智姓稱伯,居四大公卿之首。
公元前455年,智瑤帥軍滅仇猶國(仇猶國在今山西省陽泉地區盂縣)。 公元前455年,晉國智瑤聯合魏駒、韓虎,攻擊趙氏,圍攻趙氏根據地晉陽。
公元前453年,魏、韓倒戈,聯趙擊敗智氏,斬智瑤,屠殺智氏家族,瓜分其領地,史稱三家分智,揭開了三家分晉的歷史帷幕。
公元前452年(秦厲出公25年),智開(智瑤之子)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國。(據《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記載)
公元前448年(秦厲出公29年),晉國守別邑的大夫智寬,在三家分智6年後,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國。(據《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記載)
(二)中國古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前) 四、遷徙與分布
(一)遷徙
春秋時,智姓郡望在晉國的天水郡、河東郡、陳留郡。
“三家分智”,智家軍兵敗,智伯被殺,禍殃智氏族屬,趙、韓、魏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財產,智氏家族面臨著空前災難。
智氏部分遺族,不得不舉族遷徙,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祖居今河南省駐馬店地區上蔡縣。
智開、智寬:在三家分智後,各率其邑族人投奔秦國,居天水郡。
智果一支族人,為避禍,由晉國史官改為“輔”姓;遷往他鄉。
為避禍患,部分族人在事前改回荀姓。
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晉國塗水大夫,以封邑“塗”為氏,這支族人又得以保全,即延續到現在的塗氏。
部分族人改為“程”姓,即現在的山西省程姓。 明代洪武年間,根據國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的大槐樹鎮集中,遷往江淮、河北、河南、山東、東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