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跖屈](/img/7/66b/nBnauM3XyATNyYTO4IjNwITM4QTM5YTN4MTOzQTNwAzMxAzLyY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跖屈](/img/c/3f4/nBnauM3XzIjNxMzM4YDN3ETN5QTMxITN0ADM0QTNwAzMxAzL2Q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足尖下垂,足背向小腿前面遠離為踝關節的屈,亦稱跖屈。跖屈[zhíqū]關節 跖趾關節是由趾骨頭凸形關節與近節趾骨底凹性關節形成。關節囊背側位伸肌腱加強,兩側為扇形側副韌帶,跖側有增厚的跖韌帶,與跖橫韌帶融合,橫行連線各跖骨頭。關節囊趾面有兩個籽骨,姆短屈肌內側肌腱與躅展肌的共同腱,牢固附著於內側籽骨上,而姆短屈肌腱與姆收肌的共同腱,牢固地附著於外側耔骨上,姆長屈肌腱位於內外側耔骨形成的溝內。 跖趾關節和趾骨間關節脫位臨床上較多見,尤其姆趾跖趾關節脫位時,治療時可能發生復位閒難.
踝管綜合徵是指徑神經在通過位於內踝後下方的踝管至足底的行程中被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
概述 病因 發病機制 症狀 檢查跖肌其實是個退化的肌肉,不少人還沒有這塊肌肉(7%左右)。跖肌肌腹短小、肌腱細長,起始位置在股骨外上髁腓腸肌外側頭的上方,遊走於小腿後側的腓腸肌與比目魚...
簡介 變異類型 拉傷預防 手術切口位置 相關探討跖,跖屈,即足以踝關節為軸向足底方向屈曲,稱為跖屈,與足背伸動作方向相反。出自於《呂氏春秋》:“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
詳細釋義 歷史故事《顏跖》,宋代詩詞,作者歐陽修。
作者 詩詞正文 《顏跖》詩簡易闡釋 注釋 《顏跖》詩相關人物檢查者用棉花簽輕劃病人足底外側緣,自足跟向前劃至小趾根部的隆起處轉向內側。正常時,可見各趾皆跖屈。若上述反應減弱或不出現,即為跖反射減弱或消失。
正常值 臨床意義 注意事項 檢查過程 相關症狀跖趾是一個醫學辭彙,由各跖骨小頭與各趾的第1節趾骨底構成,關節屬橢圓關節,可作屈伸及輕微的收展運動。
構成 關節囊 形狀與作用跖趾關節屬橢圓關節,可作屈伸及輕微的收展運動。由各跖骨小頭與各趾的近節趾骨的中間底構成。關節囊鬆弛,上面較薄,下面較厚,在跖側及兩側有韌帶加強。
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