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村鋪村

1997年是“九五”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項目實施的第二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 1997年,全省建池數量發展到7000戶。

賀村鋪村

1997年,山西省的農村能源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視下,緊緊圍繞農民致富奔小康這個宏偉目標,抓住農村能源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點,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九五”計畫的順利實施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一)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項目進展順利 1997年是“九五”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項目實施的第二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一年中,各級領導對此項工作比較重視,省里及各綜合建設縣都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了領導。省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項目領導小組專門召開辦公會議,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加強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工作的意見。在做好日常組織協調工作的同時,根據全國項目領導小組的安排,省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對10個綜合建設縣的工作進行了檢查,從而推動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項目工作的領導,各綜合建設縣在成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各村都有主要領導分管,層層實行目標責任制,二是注重科技,大力開展培訓與宣傳。省和縣都成立了專家組,專門負責技術服務工作。省里多次組織專家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與技術培訓。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牆訓和宣傳工作。在參加全國農村能源技術培訓班的基礎上,省、地、縣各級都組織舉辦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據統計,各綜合建設縣舉辦各種培訓班50多次,培訓人員5000多人次。同時,還結合“全國節能宣傳周”等活動開展的各種宣傳均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發揮多方面積極性,組織多渠道投入。農村能源建設實行多方集資,堅持國家補助一點,地方有關部門扶持一點,集體和個人自籌一點的原則。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該項目建設資金投入2億元,其中集體和個人投入達到70%以上。由於採取了以上措施,保證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各項建設任務的完成。據統計,到1997年底,所有建設項目均按契約計畫完成了任務,其中有30%的項目超額完成了任務,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二)北方農村能源生態模式技術的推廣有新進展 一是示範推廣範圍不斷擴大。1997年示範推廣“四位一體”、“三位一體”模式技術由1996年5個地(市)十幾個縣發展到9個地(市)20多個縣。二是示範推廣數量不斷增加。1997年北方生態模式推廣數量由上年的70餘座發展到300多座。三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由過去的一戶或一棟溫室,發展到連片和示範園區建設。因是效益明顯增加。北方生態模式一般都比普通日光溫室年增加收人30%~50%。如運城市賀村鋪村綠色食品高科技示範園區,從1997年7月破土動工,投資60萬元,在3.3公頃耕地上建起北方生態模式24座,普通塑膠大棚24座。主要種植黃瓜、番前,間作生菜、蒜菌、苦瓜、油菜,養豬300頭。溫室和大棚內生產的蔬菜質量好,引來菜商直接在示範園區內交易,每千克蔬菜的批發價平均比市場上出售的一般蔬菜高0.40~1.00元。1997年,該示範園區生產蔬菜150噸,產值50萬元,肉豬出欄5側頭,產值30萬元;節煤30噸,同時還可為農田提供優質沼肥1000立方米。

(三)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初見成效 根據農業部《關於嚴禁焚燒秸稈,切實做好夏收作物秸稈還田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嚴禁焚燒秸稈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緊急通知》以及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議精神,省里分別召開了夏秋兩次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現場會議,並以省農業廳名義下發了檔案,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安排。同時,以省政府名義發了《關於嚴禁焚燒秸稈做好秸稈綜合利用的通告》。各地(市)、縣根據農業部和省政府及省農業廳的要求,都積極地進行了組織部署,組建了由各級政府一把手負責,農業、農機、公安、消防等部門組成的秸桿禁燒領導小組,並制定了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對秸稈禁燒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定期進行檢查落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997年底,全省秸稈還田137.9萬公頃,秸稈養育以8萬噸,大面積焚燒秸稈的現象得到控制。在此基礎上,又申請財政立項在榆次市使趙鄉楊盤村搞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示範項目。到1997年底,該項目已通過有關方面評審,秸稈氣化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四)省柴節煤改灶試點縣項目通過驗收 新繹和渾源兩縣是農業部1995年度省柴節煤改灶試點縣。經過兩年建設,兩縣共改灶12.24萬戶,占總農戶的90.1%,推廣型煤爐灶5.36萬戶,新型炕連灶6.88萬戶,100%的完成了契約所定的改灶任務。經測試,型煤灶熱效率平均為25.2%,炕連灶熱效率平均為23.52%。其他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並經驗收委員會評審,驗收合格。兩縣在兩年內共節煤11.25萬噸,節電100.45萬千瓦時,折合人民幣952.97萬元。

(五)戶用沼氣建設穩步發展 山西省的沼氣建設經過幾次大的反覆後,目前已趨於穩步發展階段,並正在走上了綜合利用的軌道。其主要特點一是建池數量不斷上升。1997年,全省建池數量發展到7000戶。二是沼氣綜合利用出現了好勢頭。不少地縣在養殖業、種植業方面進行了豬一沼一菜、豬一沼一果、加工一豬一沼等技術的示範推廣,有的還利用沼液餵豬、浸種、葉面噴肥、防治病蟲害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規模由沼氣戶開始,到沼氣村逐步擴大。尤為可喜的是1997年出現了沼氣鎮。

(六)太陽能利用快速發展 太陽能利用在山西省有兩大特點:一是太陽能在農業生產上得到套用。太陽能不僅用於冬季和春季的蔬菜作物生產上,而且套用在棉花、小麥、玉米、花生、馬鈴薯等作物上,同時還套用在畜禽養殖上。1997年底,太陽能日光溫室達到6067公頃,塑膠拱棚1.4萬公頃;畜禽暖圈近5000座,2000多萬平方米;地膜覆蓋53萬多公頃,有力地促進了農牧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二是太陽能廣泛套用於家庭生活。太陽能熱水器從悶曬式、鍍鋅管板、銅鋁複合管芯到真空管式,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光熱轉換率由20%提高到60%,既節約了能源,又改善了廣大民眾的生活條件,同時還保護了生態環境,從城市到農村,深受民眾歡迎。1997年統計,全省太陽能熱水器累計達到12.752萬平方米,太陽房2.367萬平方米。

(七)農村能源產業建設速度不斷加快 到1997年底,全省型煤加工廠由幾百家發展到100餘家,節煤爐具廠也不斷增加,基本滿足了用戶的需要;液化石油氣和電炊灶由56萬戶發展到60餘萬戶;十幾家太陽能熱水器廠在不斷提高質量的基礎上,產量也不斷增加。特別是新型燃料在開發與推廣方面出現了好勢頭。山西環發新型燃料燃具開發公司從事醇基燃料及燃具生產銷售已有五年多的歷史,該公司生產經營的燃料與太陽神牌灶具,在1993年獲省農業博覽會金獎和銀獎的基礎上,1997年又獲全國第三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戶用灶在全國新型燃料灶具專委會統一監測中被評為三家達標優質產品之一,到1997年底,在全國推廣1萬餘台,在省內推廣4000多台。該公司推出的灶具有戶用、街頭攤點、飯店賓館、軍隊野營等4個系列、22個品種。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辦起了燃料研究所,已初步形成了公司與灶具廠、原料基地與科研等“四位一體”的集團性公司,目前正在不斷發展和壯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