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趙村鄉](/img/5/570/nBnauM3X3IjMyIDO1kj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I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該鄉地形長方、南高北低,境內川、澗、塬、山地形皆備,總面積13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下轄34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284個村民小組,共4.6萬口人,其中黨員900多名,是個典型的人口大鄉、農業大鄉。現任鄉黨委書記劉新彥,鄉長黃中超。趙村鄉東有趙村塬,為洛寧縣五大塬之一,南有最高山峰李崗寨,海拔1975米,西有直谷澗,源於南部山區、順峪而下,注入洛河,水利條件得天獨厚,素有“旱塬水鄉”之稱。
![趙村鄉](/img/0/101/nBnauM3X4YTN4kjM2A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M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本照改善生態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目標,強力實施了“三綠一通”工程,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栽1400多畝,雨季造林2700畝。該鄉的洛河沿線11個村盛產楊樹,全鄉楊樹面積2.5萬畝,成片林1800畝,常年林採伐量3500方,是洛寧縣沙蘭楊的主要產地之一。
歷史區劃
1949年洛南縣民主政府駐凡村、古寨,土改時期屬八區,1955年政府駐地遷至趙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轄西山底鄉,1984年改公社為鄉。
2006年,轄34個村委會:趙村、南趙村、張營村、土橋村、孫村、五里廟村、古寨村、東北村、西北村、西南村、東南村、南窯村、小池溝村、白陽村、七里坪村、南頭村、北頭村、薛橋村、南豐村、大許村、中許村、小許村、馬營村、西方村、東方村、西溝村、中溝村、東寨村、東上村、東下村、西陳村、上陳村、下陳村、上溝村。
經濟狀況
![趙村鄉](/img/b/641/nBnauM3XxYTO0MjM5A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M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趙村鄉](/img/5/d48/nBnauM3X4IjM5gDNwE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鄉利用洛河沿線各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派人到山東壽光縣進行參觀學習,並通過培訓指導,使一大批民眾掌握了日光溫棚蔬菜的種植方法與管理技術,積極實施能人帶動戰略,首先在西陳宋、東下、東方等村建成了180多座日光溫棚,逐步進行綠色蔬菜規模化生產,在西陳宋村成立了“趙村鄉蔬菜種植技術服務部”,初步形成了蔬菜大棚巧配製,水、電、路、渠四配套的綠色高效農業示範基地,並利用先進種植模式,種植特色蔬菜、水果、靈芝、香菇、西葫蘆和名優花卉等,在摸索管理中不斷擴大蔬菜種植的種類和提高蔬菜生產的質量,吸引了不少縣城的菜販子紛紛來此搶購產品,有的蔬菜還遠銷洛陽、鄭州、三門峽等地。經過示範帶動,全鄉現已建造蔬菜大棚200多座,民眾僅此一項年收入可達250萬元,其中35個種菜大戶戶均收入超過2萬元,綠色無公害大棚蔬菜生產,逐漸成為該鄉脫貧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
![趙村鄉](/img/5/b6c/nBnauM3XyQzNxMzNxE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M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發展勞務經濟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有效實現形式,根據趙村鄉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實際情況,堅持將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充分發揮人口大鄉的自身優勢,始終把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一條有效途徑緊抓不放。1、是進一步強化了輸出基地建設,在鞏固2007年4個基地的基礎上,又新發展4個;2、是強化了宣傳引導,幫助務工人員及其家屬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走出家門、開闊視野、發展經濟、創收致富;3、是繼續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富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4、是建立就業服務網路,拓寬勞務輸出渠道;5、是健全勞動保護機制,維護在外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6、是鼓勵和引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把更多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城市文明帶回家鄉,為家鄉的進步發光散熱。通過以上有力措施的實行,促使了趙村鄉勞務輸出工作由粗放型輸出向管理技能型轉變,趙村鄉共輸出勞動力14885人,占縣定目標的149%,每年的勞務收入在200萬元以上。
![趙村鄉](/img/a/695/nBnauM3X2AjMxEzM1E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M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通過實施“巾幗科技星火工程”和“巾幗信用致富工程”,共為全鄉30多個肉鴨養殖戶爭取信用社貸款112.5萬元,積極推進能人帶動戰略,著力發展肉鴨養殖項目。實行“六加”模式管理,即:“公司+基地+農戶+協會+信用部門+政府”(其中,協會負責為農戶提供擔保,信用部門負責貸款,政府負責搞好服務,並協調各部門給農戶資助無息貸款)。2、鄉村幹部認真引導農戶轉變觀念,與東漢禽業公司簽定養殖契約,明確公司和養殖戶的權利和義務關係,實施“訂單農業”,保證農戶利益,並規範完善了“五保一扶一優”養殖政策。“五保”即:保證提供合格的鴨苗,保證足量的全價系列飼料,保證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技術服務,保證按時回收商品成鴨,保證養殖戶達到公司的收購規定後,有一定的養殖利潤。“一扶”就是對鴨苗、飼料、鴨場建設資金進行扶持。“一優”就是養殖戶用現金購買鴨苗和飼料時給予一定的讓利優惠,讓農戶真正養上放心鴨;3、把發展肉鴨養殖小區與畜牧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適度規模、規範管理”的原則和“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規範化”的標準穩步推進肉鴨養殖小區建設,積極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良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和統一操作,著力打造肉鴨養殖小區產品的無公害、綠色形象;4、積極推廣稻田規模養殖露宿鴨和大棚集中養殖,強化肉鴨養殖小區的糞污處理,同時加大“三改一池”工程建設進度,避免了養鴨對人居環境的污染,改善了農村庭院的整潔衛生。該鄉共投資250多萬元,籌建肉鴨養殖小區五個,安裝養殖大棚28個,占地56畝,入欄肉鴨6.4萬隻,養殖小區每一批肉鴨出欄量2.4萬隻,純利潤在5萬元以上。養殖小區已出欄成品鴨四批,養殖收入達到50多萬元,充分調動了農戶養殖肉鴨的積極性,第八批鴨苗已全部入欄,社會綜合效益超過了500萬元。
基礎建設
![趙村鄉](/img/2/770/nBnauM3XxIzMzkTO2E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M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招商引資
![趙村鄉](/img/0/d46/nBnauM3X1AjM2MjNyIzMwkj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M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