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流通量

貨幣流通量是指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總量。

定義

貨幣流通量(amount of currency in circulation)是指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總量。目前我國貨幣流通量統計實際就是針對流通中的現金量,即M0進行統計,通常又稱之為市場貨幣供應量。這是一個時點指標,實際工作中往往計算報告期末的貨幣流通總量。該指標的數值可以直接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綜合信貸計畫執行表“流通中的貨幣”項目獲得。計算公式為:
期末市場貨幣流通量=期初市場貨幣流通量+本期現金投放總額-本期現金回籠總額
該式中,現金投入與回籠分別指銀行將現金從業務庫投放到市場上和現金從市場回到銀行業務庫的數量。投放貨幣就增加了貨幣流通量,反之,回籠貨幣就減少了貨幣流通量。增加或減少貨幣流通量主要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貨幣流通量過少,不能滿足商品交換的需要,就會影響經濟發展;貨幣流通量過多,超出了商品交換的需要,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同樣會影響經濟的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貨幣涵蓋範圍的大小和流動性的差別,把貨幣供應量家族劃分成三類:
M0(市場貨幣流通量)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
M1(舊稱狹義貨幣供應量)是指M0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M2(舊稱廣義貨幣供應量)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
M3(廣義貨幣)是M2加上私有機構和公司的大額定期存款。
M4是M3加上各種有價證券,包括本票債券等。

分類特徵

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鬆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1。
M2流動性稍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M3貨幣供應指標,是一個衡量貨幣供應的主要指標,它包括鈔票,硬幣,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在長期中,所有M3貨幣都是可以無損變現或用於抵押的(如果不考慮央行信用)。但M4在長期中能否無損變現或用於抵押則要考慮企業信用問題。
歐洲央行用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幅度來衡量通脹的壓力。通過考察不同層次的貨幣對經濟的影響,以從中選定與經濟的變動關係最密切的貨幣資產,作為中央銀行控制的重點,有利於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並及時觀察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央行對M3每年設一個增長目標範圍,高於範圍的M3增長引起通脹擔憂。由於美元信貸的過於泛濫,美聯儲在2006年3月宣布停止M3的報告。

決定因素

一是一定時期的商品價格總額,即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商品數量的乘積的總和;二是貨幣流通速度,即同一時期內貨幣在買主和賣主之間轉手的次數。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數量(Q)×商品價格水平(P)/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V)
這個公式表明了貨幣需求量變動的基本規律。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貨幣需求量取決於商品價格、流通的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三個因素。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這是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至於紙幣的流通規律仍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做基礎的。

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一般而言,一定時期的經濟體如果商品結構、價格和總量沒有大的變化,那么所需的貨幣流通量也不需要太大的變化。但如果經濟處於增長之中,貨幣流通量不足會引起通貨緊縮,阻礙經濟成長。適當增加貨幣流通量可以促進經濟成長,這一方面是因為貨幣流通量的少量增加會令經濟體中的個人和企業(尤其是最先接觸到增量貨幣的這部分)產生財富幻象,刺激消費,需求擴大,進而刺激生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傳統貨幣理論假定市場總是出清的,價格變化的信息可以瞬間傳給整個市場,但現實中不然,價格信息傳遞有成本和時滯,所以需要的貨幣流通量比理論量更多。但如果貨幣流通量過多,則會導致經濟運行失控,物價飛漲。

金屬貨幣流通量

上述介紹是基於紙幣流通理論的,現代的貨幣理論基本都是關於紙幣的。金屬貨幣時代,貨幣流通量同樣決定於一定時期的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但因為金屬貨幣本身是商品,而不是紙幣那種國家信用的符號,因此向流通中注入過多的金屬貨幣會使得一部分金屬貨幣退出流通被人們貯藏起來,另一部分則會被作為原材料套用。所以金屬貨幣流通量同紙幣流通量不同,並不是貨幣發行方能決定的,要服從現實經濟的規律,基本上市場實際需要多少就會在流通中出現多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