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信用貨幣之所以能夠取代金屬貨幣,一是由於生產和流通的進一步擴大,貴金屬幣材的數量不能滿足擴大貨幣供應對其的需求,而且越來越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使用金屬貨幣極為不便;二是由於貨幣在充當交換媒介時本身就包含著信用貨幣出現的可能性。作為交換媒介,人們關心的是藉助於它能否換到價值相當的商品,而不是貨幣本身,只要人們樂於接受,貨幣就完全可以用價值較低的商品甚至沒有價值的符號去代替。信用貨幣的典型形式是銀行券和政府紙幣。前者可稱為可以兌現的信用貨幣,因為它是由銀行簽發交給持有人以保證向其兌付金銀貨幣的債務憑證。後者可稱為不可兌現的信用貨幣,因為它是由政府發行並依靠國家權力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當代以中央銀行名義並通過信貸渠道投入流通的銀行券已經普遍代替政府紙幣行使國家統一貨幣的職能。信用貨幣主要採取了非實體化的存款貨幣的形式,人們的貨幣只有一小部分以現金(鈔票和鑄幣)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記賬符號的形式存在於銀行的賬面上,當收到貨幣時,由銀行將付款人賬戶上的存款劃轉到收款人的賬戶上;當需要支付貨幣時,付款人可以簽發由銀行發給的支票,通知銀行將其存款賬戶中的一定金額轉於收款人的賬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存款貨幣的支票劃轉方式越來越多地被“電子貨幣轉移系統”所代替。基礎理論
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總是趨向於選擇交易成本更小的交易方式,從而形成了交易市場和交易發展。交易發展過程分為直接交易、間接交易、信用交易三個發展階段。直接交換,又稱物物交換:是指一個物品的所有者與另一物品的所有者之間的、不需要中間媒介物的交換,用公式表示為W—W′,它是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交換形式。直接交換的實質是人們直接用自己擁有的商品去換取自己想要消費的商品。直接交換中,要求“需求雙重巧合”,如果想要成功地進行交換,你想要與之交換的人不僅要有你需要的商品,並且他也正好需要你手中的商品。[1]為了找到具有這種巧合的交易者,雙方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搜尋。這就會形成信息成本。交易信息獲得後,由於物品的價值大小可能不相等,因而必須從數量上進行協商。協商完成後,由於還有物品運輸、討價還價、心理疑慮等因素的影響,交易很難立即達成。在交易達成之前,很可能由於某一因素的變動而導致交易失敗,形成交易失敗風險。因此,由於交易信息成本與交易風險成本大,直接交易容易發生在熟悉的人群內部,交易的區域一般不會很大,而超過一定範圍則交易很難達成。隨著社會發展,交易範圍的擴大,交易品種的增加,直接交易的高難度使之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需要,一部分人開始從生產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交易,收集需要交易的產品,並促成交易,形成相對固定的交易市場。這時,直接交易開始向間接交易轉化。間接交易分為兩種:一種是交易媒介不固定的間接交易,一種是交易媒介相對固定的交易。第一種交易可能需要通過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交易媒介,經過多次交易達成最終交易。第二種交易則只要通過兩次交易就能達成。第二種交易媒介是貨幣的萌芽。當交易媒介固定為某一商品,這種商品就成為實物貨幣。實物貨幣一般都具有能長久儲存,不易變質,價格穩定、攜帶方便、家庭必備等特點。因而,以實物貨幣為媒介,就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銅幣、銀幣、金幣都長久的承擔了實物貨幣的職能。銅幣一般承擔日常生活中的小宗交易的貨幣職能,金幣、銀幣一般擔當大宗交易的貨幣職能,金、銀還同時具備大宗財富貯藏功能。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商品交換的規模與區域越來越大,實物貨幣暴露出許多缺點:對於數量較大的交易,實物貨幣不便於攜帶;對於距離較遠的交易,長途運輸貨幣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於金幣、銀幣具有財富貯藏的功能,常常會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特別是在生產力高速發展後,而貴金屬的數量則保持基本不變,在這種情況下,流動性顯得極其短缺,而那些壟斷了金銀貨幣的機構及人員就會利用這種短缺哄抬金銀的價格,造成再生產難以順利進行。這些缺點阻礙了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商品經濟與商品交換髮展的內在動力機制要求交易成本更小化的貨幣形式來替代實物貨幣,以滿足商品經濟與商品交換髮展的要求。由於實物貨幣供應不足,開始出現金融機構。西方的金融機構起源於一些金匠。這些金匠為金銀貨幣擁有者保管貨幣,承諾到期還本付息,並以其財產為信用擔保出具貨幣收據。銀行券最初就是儲戶存放在金融機構那裡保管的金幣的收據。由於攜帶大量金幣非常不便,大家就開始用金幣的收據進行交易,然後再從金匠那裡兌換相應的金幣。時間久了,人們覺得沒必要總是到金匠那裡存取金幣。金匠們漸漸發現大家都傾向於利用貨幣收據來作為支付手段,每天只有很少的人來用收據兌換金幣,只要以一定量的金銀為基礎,就可以發行數量大得多的收據。於是他們就開始悄悄地增發一些收據來放貸給需要錢的人並收取利息,當借債的人連本帶息地還清借據上的欠款,金匠銀行家們收回借據再悄悄地銷毀,好象一切都沒發生過,但利息卻以遠遠大於實際貨幣的應得數量穩穩地裝進了他們錢袋。一個金匠收據流通範圍越廣,接受程度越高,利潤就越大。這樣,規模大的金匠就發展成為後來的銀行,而貨幣收據則發展為後來的銀行券。由於銀行券是以銀行自身的財產為擔保而發行的,銀行具有很雄厚的財力,因而在兌付方面具有較好的信譽,這就使得銀行券能得到較廣泛的認同,在貨物交易方面能起到代替實物貨幣的作用。使用銀行券進一步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由於早期銀行券兌換範圍、鑑定技術等多方面的使用限制,特別是單家私人銀行信譽有限,而其發行的銀行券的數量往往都大於實際貨幣的數量,任何意外都可能導致儲戶擠兌而造成其破產。因此,單家發行的銀行券並沒有成為普遍使用的信用貨幣。但銀行券的出現標誌著信用貨幣的萌芽。為了解決信用不足問題,逐漸出現了多家銀行聯合起來,共同發行銀行券,或由政府組建銀行,由國家發行銀行券,這些在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通行的銀行券就是後來的紙幣。這些紙幣仍然是以實物貨幣為基礎,雖然其數量可能大大超過實物貨幣,但只要控制在一定數量之內,紙幣的價格還是能保持相對穩定。紙幣的發行為現代工商經濟的發展解決了大規模融資問題,促進了現代工商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是交換領域的一場革命,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1]韓貴新:貨幣演化的動力機制及其演化趨勢[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2月第7卷,第1期:25-29綜上所述,出現貨幣的原因是縮減交易成本的必然趨勢,交易成本的減少代表雙方獲利更多,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徵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一定的信用程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形態,是貨幣發展的現代形態。實際上是一種信用工具或者債權債務憑證。現代信用貨幣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兩種主要存在形式。
現代信用貨幣的基本特徵:
(1)中央銀行發行的信用貨幣是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的紙幣本位貨幣,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
(2)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
(3)信用貨幣具有強制性,通過法律手段確定其為法定貨幣;
(4)國家可以通過銀行來控制和管理信用貨幣流通,把貨幣政策作為實現國家巨觀經濟目標的重要手段。
期票
在商品賒購交易中,資本家購進某種商品,可以不必支付現款,只需開出一張定期償付欠款的債務憑證交給對方。到期時,持票人可按票面金額向出票人索取現款。尚未到期的期票,經債權人在其背面簽字表示承擔債務,持票人也可以把它用作購買手段或支付手段,去購買商品或償還債務。此外,持票人還可以將尚未到期的期票向銀行申請貼現。受票人可根據利息率從中扣除期票到期以前這段時間的利息。信用貨幣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流通中金銀鑄幣數量不足對商品交換的束縛。一般的做法是:在大宗交易中使用信用貨幣,在小額交易中仍用金屬鑄幣。期票作為資本主義商業信用的一種形式,在流通中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可以促進商品流通,加快資本周轉速度,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流通量。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經濟活動中,期票的轉手並不一定伴隨著商品的流轉,因此,在期票的輾轉流通中,只要其中的一個環節發生故障,到期的期票就無法兌現,並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加上資本主義社會內投機、欺詐行為的盛行,信用貨幣廣泛使用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流通和生產領域中的混亂。
制度建立
信用貨幣制度在全球的推行又分為了兩個步驟,而這兩個步驟的實現又是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兩個國際貨幣制度來進行的。前者切斷了黃金與紙幣在國內的自由兌換關係,後者切斷了黃金與紙幣在國際上各國政府間的自由兌換關係。1.布雷頓森林體系二戰後為建立一個統一的世界貨幣體系,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有美、英中、法等44國代表參加的世界貨幣金融會議上,創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史稱“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內容是:(1)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鈎,1盎司黃金價格為35美元。(2)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美國政府承擔各國政府(中央銀行)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義務。(3)實行固定匯率制,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平價1%上下幅度波動,各國央行有義務在超過規定界限時進行干預。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以“美元”取代了黃金的地位,但美元的價值仍然是與黃金掛鈎的,同時各國政府仍然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將美元自由兌換為黃金,它只是切斷了公眾將紙幣在國內自由兌換成黃金的關係,並沒有切斷各國政府在國際市場將美元自由兌換成黃金的關係。這個體系對二戰後擴大國際貿易往來和各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的是致命缺陷是:美元的供給剛性使美元同黃金的可兌換性日益難以維持。1971年8月5日,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對外國府和中央銀行履行美元對黃金的兌現義務。隨後幾年裡各國政府紛紛宣布其貨幣與美元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代替了固定匯率制。2.牙買加體系1976年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達成《牙買加協定》,之後逐漸形成國際貨幣關係新格局,即“牙買加體系”。牙買加體系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協定》的原黃金條款作了新的規定:(1)黃金不再作為各國貨幣定值標準,它作為特別提款權的價值單位也被取消。(2)廢除黃金宮價,成員國可在市場上自由進行黃金交易。(3)成員國間及成員國與基金組織間的債權債務必須用黃金清算的規定取消。(4)基金組織持有的黃金應逐步加以處理。(5)基金組織在其對黃金問題的決定中,要避免在黃金市場上干預金價或確定一個固定金價。(6)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由特別提款權取代3.信用貨幣制度的實質與優缺點牙買加體系中對黃金條款的改動,實際上是要實現黃金的非貨幣化。它切斷了各國政府將美元儲備自由兌換成黃金的關係,從而也切斷了紙幣與黃金的最後一層關係,國際貨幣體系徹底過渡到了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之下。信用貨幣體系克服了金本位制下貨幣供應缺乏彈性的致命缺陷,政府貨幣當局在應對經濟危機時有了更大的調控空間,但其最大的危險性在於政府的貨幣發行規模擺脫了黃金儲備的束縛之後,很容易失控,各國政府的負幣當局在貨幣發行規模上已經在傳統教科書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所嚴格禁止的道路上已經越走越遠,他們在貨幣發行上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從超過GDP的1%到百分之幾百。由於紙幣的信譽依賴於政府信用,—旦政府出現財政或貨幣危機,信用貨幣便會一文不值,從而造成社會危機。自從信用貨幣主導國際金融體系之後,西方已開發國家始終在與通脹作鬥爭,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的危害已經有目共睹。信用貨幣超量發行的結果除了通脹和金融危機外,另一個重要結果是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的爆炸式擴張,這種由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發展引發的貨幣異化現象,是現代國際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新課題。這些問題不但是管理層要從理論和制度層面要面對的,也是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在金融投資實踐中要面對的。而深刻理解這些現象,適應新形勢的前提是必須對黃金有深入的了解。貨幣特徵
信用貨幣最顯著的特徵是作為商品的價值與作為貨幣的價值是不相同的。
它是不可兌現的,只是一種符號,是通過法律確定其償付債務時必須被接受,即法償貨幣。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一定的信用程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形式,是貨幣發展中的現代形態。
信用貨幣具有以下特徵:
⒈是貨幣的價值符號;
⒉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
⒊信用貨幣具有強制性;
⒋國家對信用貨幣進行控制和管理。
銀行券
在商業票據流通的基礎上產生、並以銀行信用為擔保的銀行券,也是一種信用貨幣。持有者可以用它來代替金屬貨幣使用。它沒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隨時兌換黃金;它的票面金額是固定的整數,便於流通;它以黃金和票據作擔保,信用基礎比較穩固,可以在銀行信用所及的廣大範圍內流通。但是,由於各國相繼放棄金本位制,停止銀行券兌換黃金,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發行不兌現的紙幣作為流通手段。紙幣與銀行券不同,它不以商業票據和黃金作準備,不能兌換黃金,事實上已不能稱為信用貨幣。它是根據政府法令發行的。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濫發紙幣,往往造成通貨膨脹。支票
隨著資本主義銀行業務的發展,支票便在流通中發揮了通貨的作用,成為代替貨幣支付債款和在存款人之間進行轉帳結算的主要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銀行支票便已成為主要的信用貨幣。1937年據以簽發支票的活期存款在貨幣供應量中的比重,美國占81%,英國占73%,日本占61%,法國占4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銀行支票仍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主要的流通手段,近年來約占有些國家貨幣供應量的90%。它不僅在批發貿易,而且在零售貿易中都當作重要的支付手段。60年代以來,銀行壟斷資本為了加強競爭地位,追逐高額利潤,千方百計地改進銀行業務,信用貨幣使用的範圍更加擴大。利用支票作為支付手段,可以減少貨幣流通量,節約流通費用。但在經濟危機階段,由於生產萎縮,企業倒閉,銀行破產,支票往往不能兌現,這勢必影響生產和流通的正常進行。所以,信用貨幣一方面有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信用貨幣流通範圍的過度擴展,使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所包孕的危機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潛在危機
信用貨幣的便捷和廣泛使用既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好處,也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危機和困難,這就是貨幣信用危機。在西方國家,信用危機大多發生在二戰前後。二戰前貨幣信用危機一般與周期性的由生產過剩引起的經濟危機同行。在經濟危機前,生產興旺,物價上漲,商業投機活躍,引起信用的擴張。企業家藉助於發行有價證券,利用銀行貸款和商業信用把生產擴大到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範圍。於是,促成了危機的成熟。而當危機一旦到來,大量商品滯銷,物價急劇下降,這時市場萎縮,企業倒閉,信用發生動搖,大批廠商因不能償還債務而宣告破產,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貨幣信用領域內造成了動盪和混亂。二戰後貨幣信用危機取得了一種既與經濟危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現為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在國內,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遭到破壞,銀行存款大量被提取,大批銀行倒閉,利率急劇提高,商品和股票價格猛跌;在國際貨幣金融領域裡,國際信用的規模大大縮小,國際結算中紛紛要求用黃金支付,引起黃金價格猛漲,匯價劇烈波動等,使國際金融關係處於混亂狀態。當然也有由某種特殊的經濟或政治事件引起的貨幣信用危機。如1839年英國出現的貨幣信用危機就是由農業歉收引起的。連續兩年的歉收,導致小麥價格暴漲和小麥進口猛增,使英國國際收支惡化,黃金大量外流。此外,戰爭也會引起特殊類型的貨幣信用危機。這類危機不同於周期性貨幣信用危機,它並非有規則地經過一定時間而重複發生的。這類危機一般不表現在貨幣信用體系的全部環節上,而只表現在個別環節上,通常是表現在交易所、利息率和貨幣流通方面。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貨幣信用危機是由前面我們提到的約翰·勞一手導演的18世紀20年代法國的信用危機。1720年1月,約翰·勞被任命為法國的主計長和監督長。他一手掌管政府財政和皇家銀行的貨幣發行,另一手控制法國海外貿易與殖民地發展。約翰·勞大量發行紙幣扶持股票市場發展。1719年法國的通貨膨脹率為4%,到1720年1月就上升為23%。1720年3月25日貨幣發行擴張3億里弗爾(里弗爾:法國當時的紙幣單位),1720年4月5日擴張3.9億里弗爾,1720年5月1日擴張4.38億里弗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貨幣流通量增加了一倍。通貨飛速膨脹,股市暴跌,最終釀成一場經濟災難。
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強調政府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推行赤字財政和信用膨脹政策,使貨幣信用危機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表現出新的特點。以往在周期性貨幣信用危機爆發時,由於生產過剩,大批商品滯銷和信用關係破壞,人們普遍追求現金,從而使貨幣短缺,物價下跌。戰後貨幣信用危機則是由於政府推行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增發紙幣,使貨幣供應量大大超過流通中的實際需要,從而表現為經常性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經濟成長緩慢——滯脹,並使貨幣信用危機趨於複雜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也曾經過幾次貨幣信用危機。第一次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由於對貨幣還不是十分了解,貨幣當局大量發行貨幣,導致人民幣急劇貶值,一萬元才能買一個饅頭。第二次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之初過量發行貨幣,導致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第三次發生在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年貨幣發行量超過40%,使通貨膨脹率達到28%!實際購買力大幅度下降,各種信用關係有所下降。事實上從2006年至今,我們正在經歷著第四次貨幣信用危機:貨幣過量發行,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信用膨脹,證券泡漠化。
歷史沿革
信用貨幣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流通中金銀鑄幣數量不足對商品交換的束縛。一般的做法是:在大宗交易中使用信用貨幣,在小額交易中仍用金屬鑄幣。期票作為資本主義商業信用的一種形式,在流通中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可以促進商品流通,加快資本周轉速度,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流通量。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經濟活動中,期票的轉手並不一定伴隨著商品的流轉,因此,在期票的輾轉流通中,只要其中的一個環節發生故障,到期的期票就無法兌現,並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加上資本主義社會內投機、欺詐行為的盛行,信用貨幣廣泛使用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流通和生產領域中的混亂。信用貨幣是由國家和銀行提供信用保證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國政府或金融管理當局發行,其發行量要求控制在經濟發展的需要之內。信用貨幣包括輔幣、現鈔、銀行存款、電子貨幣等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