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價值
豬尾有補腰力、益骨髓的功效。豬尾連尾椎骨一道熬湯,具有補陰益髓的效果,可改善腰酸背痛,預防骨質疏鬆;在青少年男女發育過程中,可促進骨骼發育,中老年人食用,則可延緩骨質老化、早衰。民間多用其治療遺尿症。
含有豐富的膠質美容效果不錯
豬尾巴含豐原的蛋白質和膠質的肉類,對豐胸的貢獻很大.
簡介
豬尾巴,即豬的尾巴,也稱皮打皮、節節香。由皮質和骨節組成,皮多膠質重,多用於燒、鹵、醬、涼拌等 烹調方法。
美食推薦
黃豆燜豬尾
原料: 豬尾、黃豆、油菜。
輔料: 蔥、姜、蒜、黃豆醬、南乳、生抽、老抽、冰糖、料包(八角 桂皮 花椒草果 香葉)。
準備工作:
1、豬尾切段,洗淨,用眉鉗處理殘餘的豬毛。2、黃豆浸泡一小時。
3、蔥切段,姜切片,蒜用刀稍拍碎。
4、黃豆醬和南乳以2:1的比例調和均勻
做法: 1、鍋中燒開水,下豬尾焯水約兩分鐘,撈出豬尾用溫熱的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
2、鍋燒熱,倒入油,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豬尾翻炒一下,加料酒去腥,加少許老抽,適量生抽,翻炒至上色均勻,倒入混合好的醬類,翻炒均勻。
3、倒入沒過的熱水,燒開後,轉入高壓鍋中,投入料包,倒入黃豆,蓋上蓋子和高壓閥,大火燒至上汽後,轉小火壓30-40分鐘。
4、減壓後,打開高壓鍋,如果有多餘的湯汁,再開火收汁即可。
5、油菜洗淨,鍋中坐水,放些鹽和油,燒開後放入油菜,焯燙斷生後撈出浸涼,瀝乾水分後圍在盤邊,將黃豆豬尾放在中間即可。
粟米胡蘿蔔煲豬尾
原料:
胡蘿蔔一根、紅棗數枚、豬尾骨一段、玉米須、玉米。
做法:將所有材料入鍋燒開後文火煮上2-3小時下鹽、雞精調味就行了,這鍋湯有益脾胃,潤燥解乏的作用喔。
豬尾巴蓮子紅棗湯
原料:豬尾巴一支、紅棗七、八粒、乾蓮子2兩
作法:
1、豬尾巴一支在滾水中燙一下去腥;
2、熬豬尾巴湯:3公升水加蔥、姜、料酒少許,熬成約1.5公升的湯汁;
3、紅棗洗淨,乾蓮子浸泡2小時;
4、濾出湯汁,把紅棗、蓮子放入湯中小火煮半小時;
5、豬尾巴可鹵醬油蒜泥食用;
6、紅棗蓮子湯可甜、可鹹,加糖或加鹽自行調配。
鹵豬尾巴
1.原料:豬尾巴1000克
2.調味料(單位:公斤)
食鹽0.05,白糖0.02,味素0.01,料酒0.01,八角4粒,花椒10粒,香葉4片,桂皮一塊,小茴香10粒,草果2個,肉蔻2個,紅辣椒4個,大蔥一顆,生薑一小塊,醬油2湯勺。
3.製作
3.1先將豬尾巴洗乾淨後放在開水中煮5分鐘撈出,將殘留的豬毛拔乾淨。
3.2製備老湯:
用0.5公斤的豬骨棒敲碎後放入2公斤水熬2小時後將骨頭撈出,最後所得高湯1.5公斤。
3.3滷製
將高湯放在鍋中加入食鹽、白糖、(蔥、姜、紅辣椒及香料放在布袋中)、醬油燒開後放入豬尾巴,煮50分鐘時加入料酒、味素繼續煮10分鐘後撈出。
3.4食用時將豬尾巴切斷後裝盤,可與黃瓜、蒜泥拌勻或點綴一些香菜段即可。
豬尾花生木瓜湯
材料:
主料:豬尾750克,木瓜800克,花生仁120克
輔料:棗20克
調料:鹽3克,醬油5克
做法:
1.燒刮淨豬尾上的余毛,斬件。木瓜去皮,切開兩邊,去掉瓜內之核,洗過,切塊。紅棗去核。
2.待煲內水沸時,放下全部材料煲2個半小時,用鹽,生抽調味即可。
鹵豬尾
材料:
主料:豬尾750克
調料:滷汁1000克,香油10克
做法:
1. 將豬尾刮洗乾淨投入沸水鍋內煮15分鐘,撈出洗淨,晾乾;
2. 取淨鍋上火,舀入滷水,放入豬尾,燒沸後改用小火浸滷30分鐘,撈出晾涼塗抹上芝麻油;
3. 食用時,將豬尾剁斷,淋上少許滷汁即可。
鳳爪豬尾湯
材料:
主料:豬尾500克
輔料:花生仁200克,雞爪150克,棗10克
調料:姜10克,鹽8克,大蔥15克
做法:
1. 將雞爪清洗乾淨;
2. 拔盡豬尾的殘毛,洗乾淨剁成塊狀;
3. 蔥切成段;
4. 洗淨所備的花生仁,以溫水浸泡30分鐘;
5. 紅棗洗淨;
6. 將雞爪、豬尾、花生仁、紅棗和薑片、蔥一起放入鍋內;
7. 再加入水燉煮,待水開;
8. 再燉煮1小時,加入鹽即成。
泡椒豬尾
材料:主料:豬尾500克
調料:泡椒10克,辣椒5克,味素2克,白醋6克,花椒2克,大蔥5克,姜5克,料酒10克,鹽4克
做法:
1. 豬尾去毛洗淨,入沸水鍋煮熟,撈出沖涼,斬成5厘米長的節,待用;
2. 將泡椒、辣椒去蒂後與調料放入壇中,再放入豬尾浸泡8小時,撈出即成。
豬尾鳳爪香菇湯
材料:
主料:豬尾,鳳爪,香菇,水,鹽少許。
做法:
1、香菇泡軟、切半,鳳爪對切,備用。
2、豬尾切塊並氽燙。
3、將鳳爪。豬尾一起放入水中,並用大火煮滾再轉小火,熬1小時,再加入少許鹽即可。
續斷杜仲煲豬尾
材料:主料:豬尾400克
輔料:杜仲30克,續斷25克
調料:鹽2克
做法:
1、將續斷、杜仲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
2、再將豬尾去毛洗淨,與藥袋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
3、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40分鐘。
4、最後加入精鹽調味。
如何存儲
裝袋,放入冰櫃冷藏。
食用禁忌
適宜腰酸背痛、骨質疏鬆、青少年、中老年人食用。
一種髮型
pigtail 英音:['pigteil] 美音:['pɪg,tel]
詞典釋義
n. 1. 豬尾 2. 辮子 3. 一種辮狀菸捲
典故
滿族髮型,後來蒙古族(不包括厄魯特蒙古)、漢族(包括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被強制剃髮。隨著鴉片戰爭後中國近代化的不斷發展,有許多的清朝人開始走出國門,學習西方的文化和先進的技術。他們同時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當時,由於滿清的落後,清朝人腦後的辮子被西方人蔑稱為“pigtail”(豬尾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有些留學生把辮子盤起來,膽大的比如陳獨秀、鄒容把辮子剪掉了。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進呈奏摺,以辮子不利於打仗、不便用於機器、不利於衛生,且為外人恥笑,主張剪辮斷髮。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民主思想的勃興,留辮成了效忠清朝的標誌之一,剪辮子就成了革命黨人的標誌,表示要與清政府徹底決裂。
辛亥革命勝利之後,剪去辮子成為一種時尚,它象徵著人們告別舊時代,迎接新社會的到來。但是,當時敢於剪除辮子的是一些年輕人,許多人特別是老人害怕清朝會捲土重來,於是就把辮子盤起來,戴上帽子。辮子在中國社會不僅是一束頭髮,“它維繫著家家戶戶同王朝和傳統之間的一種歷史聯繫,因此,剪辮斷髮不啻是一種嚴肅的政治選擇了”。但是,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大總統令中規定中華國民的公民必須剪除辮子。在此之後,剪辮不再是一種新風尚,而是一種正當的必須執行的命令。在這些被剪除的辮子中,最值錢的是兩江總督瑞方的兒子的辮子花去了8000元。可笑的是,不是說剪去辮子用了這筆錢,而是他和在英國讀書的兒子為剪辮子與否的爭論花去了8000元的電報費。後來,兒子仍然剪去了辮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他的外國老師的勸說下,也剪除了象徵大清國的辮子。雖然剪辮與否本身並不能給社會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在中國近代歷史特定的環境下,它反映了人們觀念的變革。
清朝的辮子:從“鼠尾巴”到“豬尾巴”
清朝乾隆年間,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國人對辮子做些改良,頭頂留的頭髮有了一巴掌大,辮子也粗了許多。那時期外國人大量來華,對這種髮型稱為“豬尾巴”,甚至成為外國人對中國男人的主要印象。中國漢族成年男人自古以來都是束髮的(這個古指的是周朝以後,從出土發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辮髮的),束髮,不僅是成年的標誌,也是華夏民族文化的象徵。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頭留辮,成為一個時代最突出的歷史影像,所以,我們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都稱作“辮子戲”。但是,那些影視劇里,清朝男人雖然留辮子,但他們留著“陰陽頭”,只剃光了頭上前半部分,在後面才梳成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如同上圖《少年天子》中鄧超那樣。而在港台一些影視劇里,甚至頭皮都不剃光,只是梳一根大辮子。好多觀眾看了,說像港台影視那樣的留法,那些男人都是死罪。但大家不知道,就像《少年天子》那樣留,多數時候其實也活不了。
清朝男人的辮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樣子。順治是滿清入關第一位皇帝,那一時期,是對辮子要求最明確、最嚴格的時候。當時,滿清皇朝把肯不肯剃髮留辮提到願不願意做順民的高度來看待,這才有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俗諺。且因為剃髮令的頒布,在江南地區激起許多反抗,比如讓韋小寶韋爵爺提起來都要罵聲“辣塊媽媽”的“嘉定三屠”,就是因為清朝蠻橫地強制推行剃髮令激起來的民變。
那一時期的辮子樣式,有個專門的叫法:“金錢鼠尾”,“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也有人說,留的辮子細長,要能從銅錢孔中穿出,所以才那么叫。總之就是腦門心留一小撮頭髮,然後梳一條小辮兒。那形象,不是搞行為藝術的,還真不敢去挑戰大眾的審美。反正我要是活在明末清初,肯定要反抗一下的。實在不行,出家修道也在所不惜。
清朝統治者呢,對“金錢鼠尾”一方面是美化,順治四年廣州“易服剃髮令”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另一方面就是威脅,不挨剃刀,就挨屠刀。明朝有個遺民說:“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倖免,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檀”。而且,不剃要殺頭,剃的不對也要殺。也就在順治四年,江南滸墅關有個叫丁泉的平民,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儘管他“無奸宄之心”,但因為“違同風之化”,還是被“著就彼處斬”,連帶著縣官、家長、鄰里也受了牽累。周星馳演的《武狀元蘇乞兒》,蘇乞兒披頭散髮,天理教教主趙無極以他沒辮子責難他,蘇乞兒從頭髮中挑出一條小辮,就那樣敷衍過去了,實際上剃髮和留辮是一體的,不可能矇混過關。好在趙無極自己的髮型也不合規矩,大哥不用說二哥啦。
到了清朝晚期——就是蘇乞兒生活的時代——髮型又有變化,留的頭髮更多了,男人們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為榮,很多人形容為“牛尾巴”,如同一般“辮子戲”中表現的那樣。到那時候,經過兩三百年的薰陶,不管外國人怎么嘲笑,我們已經以辮子為美了,不讓留還不高興。我們太原有位鄉紳,滿清滅亡後,因為辮子被革命黨剪了,自己在日記里寫:“上年五月被賊剪髮半截,恨賊為亂難當,莫能寢其皮而食其肉,為此生之大憾。”而魯迅先生寫的《風波》,七斤因為有人要剪辮子,嚇得連城都不敢進了。
菜品特色
老少皆宜,青少年男女,可促進骨骼發育,中老年人食用,則可延緩骨質老化、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