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梨[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豆梨[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豆梨[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豆梨,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別名鹿梨、棠梨、野梨、鳥梨、醬梨等,原產我國華東、華南各地至越南,有若干變種。常野生於溫暖潮濕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可用作嫁接西洋梨等的砧(zhēn)木。根、葉有藥用價值,可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治療急性眼結膜炎;果實可健胃,止痢。 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別名鹿梨、棠梨、野梨、鳥梨等,原產我國華東、華南各地至越南,有若干變種。常野生於溫暖潮濕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可用作嫁接西洋梨等的砧木。株高可達3—5米,樹形倒卵形,樹冠較大,冠幅4米一9米。小枝幼時有絨毛,後脫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豆梨植物形態精細解剖 豆梨植物形態精細解剖

喬木,高5-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在幼嫩時有絨毛,不久脫落,二年生枝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短漸尖,微具絨毛。葉片寬卵形至卵形,稀長橢卵形,長4-8厘米,寬3.5-6厘米,先端漸尖,稀短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2-4厘米,無毛;托葉葉質,線狀披針形,長4-7毫米,無毛。傘形總狀花序,具花6-12朵,直徑4-6毫米,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梗長1.5-3厘米米;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8-13毫米,內面具絨毛;花直徑2-2.5厘米;萼筒無毛;萼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長約,毫米,外面無毛,內面具絨毛,邊緣較密;花瓣卵形,長約13毫米,寬約10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雄蕊20,稍短於花瓣;花柱2,稀3,基部無毛。梨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黑褐色,有斑點,萼片脫落,2 (3) 室,有細長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本種與杜梨 P. betulaefolia Bge. 的異點,在於後者小枝密被灰白色絨毛,葉緣具有粗銳鋸齒,葉柄、果梗均被絨毛。又本種可與川梨 P. pashia D. Don 比較,後者葉片較窄,花柱3-5,雄蕊25-30,易於區別。

豆梨的果實極小,到了成熟時果徑也僅有 1 厘米左右,形似小豆子,故名「豆梨」。

(豆梨植物形態精細解剖圖冊圖片來源:)

生長環境

喜光,稍耐蔭,不耐寒,耐乾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鹼性土中也能生長。深根性。具抗病蟲害能力。生長較慢。

分布範圍

豆梨 豆梨

產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雲南。適生於溫暖潮濕氣候,生山坡、平原或山谷雜木林中,海拔80-1800米。分布越南北部。

主要價值

性味

根、葉:微甘、澀,涼。

果實:酸、甘、澀,寒。

枝葉

味酸、甘、澀,性寒。 疏肝和胃,緩急止瀉。

樹皮

味苦,性平,劍瘡。

性味歸經

根、葉:微甘、澀,涼。果實:酸、甘、澀,寒。

功能主治

根、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用量0.5~1兩。果實:健胃,止痢。用量0.5~1兩,外用適量。

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健胃、消食、止痢、止咳作用;葉和花對鬧羊花、藜蘆有解毒作用。

變種

豆梨絨毛變型 毛豆梨(中國樹木分類學)

P. calleryana Dcne. f. tomentella Rehd. in Journ. Arn. Arb. 2: 61. 1920.

本變型的特點,在其幼時小枝、葉柄、葉片中脈上下兩面和葉片邊緣均被銹色絨毛,但不久即全部脫落,果梗和萼筒外面也被稀疏絨毛。

產江蘇、江西、湖北。

豆梨全緣葉變種

P. calleryana Dcne. var. integrifolia Yu, 植物分類學報 8: 232. 1963.

本變種的特點,在於葉邊全緣,無鋸齒,葉片常卵形,基部鈍圓。

產浙江、江蘇。模式標本采自浙江梅溪。

豆梨楔葉變種

P. calleryana Dcne. var. koehnei (Schneid.) Yu, stat. nov. ——P. koehnei Schneid. Ill. Handb. Laubh. 1: 665. f. 363 m. 364 f-u. 1906 & in Fedde, Repert. Sp. Nov. 3: 119. 1906; Cheng in 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 bot. ser. 10: 138. 1936.

本變種的特點,在其葉片多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子房3-4室。

產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模式標本采自浙江天台。

早田文藏發表台灣梨 P. kawakamii Hayata in Journ. Coll. Sci. Univ. Tokyo 30 (1): 99. 1911; Kanehira, Formos. Trees 274. f. 225. 1936; Li, Woody Fl. Taiwan 291. f. 107. 1963. 與豆梨楔葉變種極為近似。小泉源一曾列為 P. Koehnei Schneid. 之異名 Koidzumi in Journ. Coll. Sci. Univ. Tokyo 34 (2): 57. 1913. 唯據金平亮三台灣樹木志與李惠林台灣木本植物志兩書附圖,果實先端均有萼片宿存,又與豆梨的果實先端平坦,萼片全部脫落的情況稍有不同,是否同物異名,有待考訂。

豆梨柳葉變種

P. calleryatta Dcne. var. lanceolata Rehd. in Journ. Arn. Arb. 6: 28. 1926; Wils. in Journ. Arn. Arb. 8: 122. 1927.

本變種的特點,在其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具淺鈍鋸齒或全緣。

產安徽、浙江。模式標本采自安徽青陽至太平間。

主要價值

1.作嫁接用砧木:本種抗腐爛病能力較強,對生長條件要求不高,故常用作砧木,與西洋梨親和力強,與沙梨、白梨親和力較差。

2.食用:根、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主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用量0.5~1兩。果實:健胃,止痢。用量0.5~1兩,外用適量。葉和花對鬧羊花、藜蘆有解毒作用;果實含糖量達15—20%,可釀酒。

3.雕刻:木材堅硬,供製作粗細家具及雕刻圖章用。

4.藥用: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健胃、消食、止痢、止咳作用;葉和花對鬧羊花、藜蘆有解毒作用。

1)性味:果實、葉:酸、甘、澀、涼;果皮:甘、澀、涼;樹枝:微苦、涼;根:澀、微甘、涼;根皮:甘、淡、平。

2)效用:果實:健胃消食,澀腸止痢。治飲食積滯,瀉痢;葉:清熱解毒,潤廢止咳。治毒菰中毒,毒蛇咬傷,胃腸炎,咳嗽;果皮:清熱生津,澀腸止痢。治熱病傷津,久痢,疥癬;樹枝:行契和胃,止瀉。治霍亂吐瀉,反胃吐食;果皮:清熱,生津,收斂;根:潤肺止咳,清熱止咳。治燥咳嗽,瘡瘍腫痛;根皮:清熱解毒,斂瘡。治瘡瘍,疥癬。

薔薇科·梨屬植物

梨屬,薔薇科,約25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14種。常綠或半落葉小喬木;葉互生,單葉,全緣或有鋸齒,稀分裂;托葉小,有時脫落;花白色,稀淡紫色,聚生成一花束;萼管壺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