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宋仁宗時始規定題目必於經史有據。明及清初不試詩賦。乾隆二十二年(1757),於鄉會試加試五言八韻詩。格式限制比前代更嚴,出題用經、史、子、集語,或用前人詩句或成語;韻腳在平聲各韻中出一字,故應試者須能背誦平聲各韻之字;詩內不許重字;語氣必須莊重;題目之字,須在首次兩聯點出,又多用歌頌皇帝功德之語。試貼詩:詩體名。也稱“賦得體”。起源於唐代,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內容必須切題。清代限制尤嚴。
起源與發展
以詩作為科考項目,並不始於清代,而是始於唐代。唐宋時期的試詩稱為唐律,一般用四韻、六韻,很少用八韻(每兩句為一聯,稱為上、下聯,下聯押韻,稱為一韻),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進士的項目之一。宋神宗時期,由於王安石變法,試帖詩一項被取消,元明兩代迄未恢復。清代自乾隆朝開始,恢複試帖詩這一考試項目。但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將它八股化了。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以詩作為考試項目始於唐宋,而真正形成八股形式的試帖詩則始於清代。
格律要求
鄉、會試用五言八韻,童試用五言六韻。限用官韻,用的全是仄起格。所謂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兩個字用仄聲,第二句前兩個字用平聲,叫做“仄起平受”,簡稱“仄起格”,反之即為“平起格”,這實際只決定於第一句第二個字,因為第一句第一個字是可變的。詩的前兩聯全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以下第三四聯、五六聯和七八聯依次循環往復。因第一句不用韻,所以只用八韻,就叫做“五言八韻”。除首聯和末聯不用對偶外,其餘各聯均要求“銖兩系稱”的對偶。在用韻方面,要嚴格遵守“八戒”,即出韻、倒韻、重韻、湊韻、僻韻、啞韻、同義韻和異義韻均不能用。
文章結構
試帖詩所以採用八韻排律的形式,就是為了附合當時八股文的結構。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七聯“後股”,結聯“束股”。每聯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轉、合。下面我們就以幾首試帖詩作為範例,加以說明:例一:驚雉逐鷹飛(王廷紹,嘉慶已未翰林)百中虛文囿,蒼鷹掠地歸;(破題)如何驚雉影,翻逐鷙禽飛;(承題)色木罹羅避,心偏竄野違;(起股)多因魂未定,不識計全非;路問金眸疾,風卷鐵距威;(中股)幾番愁側翅,一瞬失殘翬;抱木猿猶轉,藏林鳥亦稀;(後股)山樑無獵羽,好自惜毛衣。(束股)例二:陰陰夏木囀黃鸝(李惺,嘉慶丁丑翰林)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破題)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帷;(承題)葉暗佇蹤久,枝高送響遲;(起股)舌尖風剪剪,身外雨絲絲;(中股)坐宛遮雲母,歌能斗雪兒;好音難自閟,炎景不曾知;(後股)楊柳三義路,櫻桃四月時;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