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詩話》

《滄浪詩話》

《滄浪詩話》南宋嚴羽著,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全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徵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83_jpg.html">《滄浪詩話》《滄浪詩話》《滄浪詩話》南宋嚴羽著,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全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徵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作者簡介

嚴羽,字儀卿,一字丹邱,號「滄浪逋客」,福建邵武人。因為他居於邵武樵川莒溪,與滄浪水合流處,所以自稱「滄浪逋客」。據學者推斷,嚴羽生於寧宗慶元三年(1198),卒於理齡宗淳佑元年(1241)。他常有憂時念國之思,因當時政治環境的不兼容,他才走上隱居不仕之路。嚴羽的作品有一百四十六首詩,而詞有兩首。這些作品中,有憂國傷時的作品,也有描述隱逸生活之作,以及贈答的作品。另外,他也作有文學理論著作《滄浪詩話》。他的詩作及文評作品被收輯錄為《滄浪吟卷》三篇。

體例 

《滄浪詩話》是嚴羽所著關於詩的理論批評著作,約寫成於南宋理宗紹定、淳化間。它的系統性、理論性較強,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全書分為《詩辨》、 《詩體》、《詩法》、《詩評》和《考證》

《滄浪詩話》滄浪詩話
五篇,末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

「詩辨」:全書的總綱,是嚴羽對詩歌的基本見解與理論。
「詩體」:記述歷代詩體,並按體裁、時代和風氣對詩體作出分類。
「詩法」:講述詩歌的創作方法。
「詩評」:對古今詩歌和詩人的評論。
「考證」:對詩歌的文字與作者的辨析。
「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寫給吳陵的回信,信中對《滄浪詩話》的理論、寫作背景,作出說明和補充,並就吳陵給他的意見作出回響。

其中`詩辨'最為重要, `詩評'、`詩法'和`詩證'亦多有可取之處.全書主旨是為了反對宋代存在的違背藝術規律的詩風,反對"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強調詩與議論、說理文字的區別,即詩不同於理性思維的審美特徵。作者對此書甚為自負,認為是“自家實證實悟”之作,“乃 斷千百年公案,誠驚世絕俗之談,至當歸一之論”(書後 附《答出繼叔吳景書》)。《詩辨》一門是全書總綱, 鮮明地提出了論詩宗旨,大要在一“識”字。因為“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以“學詩者以識為主”。“識”的內涵,即是當時人常用的“禪”、“悟”。由有識而得妙悟,又有妙悟而通於禪道。具體 說來,便是以漢魏盛唐為第一義的效法對象,加以深刻透徹的領悟,才能達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最高藝術境界。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嚴羽論詩的基本方法是借禪理以喻詩、說詩。

主要內容

宋代詩人以理為詩。蘇軾、黃庭堅及江西詩派的詩人,以詩歌說理,又推砌典故,以炫耀才學。至南宋中葉,有「永嘉四靈」一派,他們提倡學習賈島、姚合為代表的晚唐詩。其內容貧乏,喜愛琢煉詞句。而同時的「江湖詩人」,更作有不少猥瑣、卑俗的作品。嚴羽不滿這些詩風,故作《滄浪詩話》,以圖糾正這些不良風氣。

《滄浪詩話》《滄浪詩話》
《詩體》主要論述詩歌風格體制演進變化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 線索和輪廓。《詩法》著重闡明作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如提出“學詩先除五俗”,“不必太著題,不必多使事”,“押韻不必有出處,用字不必拘來歷”等。這些見解在一定程度上是針對當時江西詩派四靈派(見四靈體)的創作風氣而發的。《詩評》舉例評析漢魏以來詩歌,進一步闡明漢魏盛唐詩為第一義的理由:“詩有詞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於理,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漢魏之詩,詞理意興無跡可求。”在具體評論中,態度較公允全面,如說“盛唐人詩亦有一二濫觴晚唐者,……要當論其大概”。又說“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考證》是對某些詩篇作者、分段、異文等的考辨。

本書分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門,以第一部分為核心。嚴羽論詩立足於它“吟詠性情”的基本性質,而《福建文苑傳》亦以“掃除美刺,獨任性靈”總括嚴氏詩論。全書完全不涉及詩與儒道的關係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視詩的藝術性和由此造成的對人心的感發,這與理學家的文學觀恰成對立,很值得注意。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針對江西詩派的“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並由此涉及了宋詩的具有普遍性的弊病,認為“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對蘇軾、黃庭堅都表示了相當的不滿。在揭示宋詩的主要弊病方面,嚴羽的批評是很有力的。

嚴羽的詩歌理論與當時詩歌的發展變化有密切的聯繫。 對江西詩派過多地講究“出處”、“來歷”和“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作詩方法,一般江湖詩人都是持批評態度的。 而以“四靈”為代表,通過標榜晚唐詩,已經帶有對宋詩的知性傾向加以反撥的意味。但嚴羽比他們高明的地方在於:第一,嚴羽的詩論雖然帶有札記、語錄式的特點,論說並不周詳(這可能與他受禪宗影響有關),但他還是能夠從一定理論高度上對詩歌的某些關鍵問題作總體把握,這是當時其他人所不具備的。第二,對於詩歌取法的對象,“四靈”是專注姚、賈,劉克莊以後的詩人雖範圍有所擴大,但仍局限在中晚唐,或至多加上個別盛唐詩人。而嚴羽雖然最推崇盛唐,同時卻主張“從上做下”,要求對漢魏六朝、初、盛、中、晚唐詩,乃至被他批評的蘇軾、黃庭堅,都要加以關注,不可偏廢。這樣的眼光當然更全面公允。第三,從學習古人的方法來說,江湖詩人大多數是停留在學習個別、具體詩人的詩風以及寫作手法上,模仿的痕跡仍然很深,難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而嚴羽則要求在熟讀細參、多方吸取的基礎上從“悟”而入,雖然他對個人獨創的強調不夠,仍沒有跳出古人窠臼,但畢竟以“全在氣象,不可尋枝摘葉”這樣的見解提出了融匯貫通、以我為主的學習方法。第四,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妙悟”一說,實際上涉及了中國古典詩歌創作構思、欣賞心理中最核心的直覺體驗與感悟等問題。雖然他未能深入分析這種心理活動的真正內涵與科學道理,但畢竟比較敏銳地從禪悟上體會到詩歌的構思與欣賞都與邏輯思維不同,既不是知識積累的結果,也不是理論分析的結果;詩歌的語言,在根本上不是說明性的,而是暗示性的。

基本觀點

《滄浪詩話》認為,"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它明確指出詩的創作有自己特殊的規律和途徑,雖然不是理性的認識和思維,但不能否定理性認識和思維是詩的創作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它借用禪宗的比喻,說明成功的詩歌藝術的創作,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徵。就是說詩的創作不進行抽象的說理,不受概念語言的束縛,直接取之於情感的體驗和感受,可以喚起非概念所能限定的無窮意象。《滄浪詩話》把這稱為詩所特有的"興趣"或"興致"、"意興",並認為這是宋詩缺少唐詩那種"一唱三嘆"的藝術感染力的原因所在。《滄浪詩話》並不否認在它所強調的"興趣"、"興致"或"意興"中有"理"的

《滄浪詩話》《滄浪詩話》
存在,但它認為"理"必須融合在"意興"之中,最高的境界是"詞理意興、無跡可求"。

《滄浪詩話》發展了司空圖(見《二十四詩品》)、蘇軾等人的見解,表現了中唐以後禪宗對中國美學的深刻影響。它聲稱"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明確地肯定了禪宗哲學極為強調的 "妙悟" ,即直覺、內省體驗、靈感等在審美與詩歌藝術中的重要地位。這在中國古代美學發展史上有著深遠意義。但《滄浪詩話》未能對"妙悟"及其與"窮理"的關係作出科學的說明,因而給人以神秘主義的印象。

具體而言:

嚴羽認為學詩該學「第一義」的詩(最好的詩作)。所謂「第一義」的詩,是 指漢、魏、盛唐的作品。只要循這道路學習,學者也能寫出好的作品。
1.妙悟:
長期學習第一義的詩歌的目的,是達到「妙悟」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後,詩人自能領略詩歌的創作規律與藝術美感,並將之轉化為詩歌創作與評鑑的能力。
2.氣象:
氣象即詩歌的風格。嚴羽認為氣象是詩歌的重要元素,而他所推崇的氣象,當時自然渾成與雄渾的風格。
3.興趣:
興趣是指詩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嚴羽認為詩歌應寫詩人的真情實感,但在詩人並不是直接地刻劃這種感情,而是用文字營造出一種意境,讓讀者去體味。這種意境是「無跡可求」的,會令詩歌表達出不盡的情感。這就是詩歌的「興趣」。
4. 詩之法:
嚴羽指出詩之法(詩的要素)有五,除了氣象和興趣外,還有「 體制」(詩的體裁)、「格力」(詩歌的格調)和「音節」(詩歌的音調韻律)。嚴羽認為詩人應該辨識及學習詩歌的各種體制,以提高辨識能力,選擇好的作品來學習;寫詩時則要表現出剛健爽朗的筆力,還要運用渾圓的音調。
5. 入神:
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達到這境界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以思想內容決定詩歌的體制 --> 著力於詩歌的起結、句法、字眼 --> 各部份都具備了,體現出詩之氣象(有中E種,可概分為兩類)--> 用「興趣」提高詩的境界 --> 提升至最高境界,就是「入神」。

影響貢獻

《滄浪詩話》是一部對後世創作實踐和詩歌理論都有很大影響的著作。《滄浪詩話》在當時就引起注意和爭論,作者《答吳景仙書》實際上便是一篇答辯文字。《滄浪詩話》闡述了詩歌的學習門徑、寫作方法、創作要求及各種體制特點, 並依此對詩歌作出評論與考證,使整部作品成為一個完整的詩歌理論體系。這在古代的詩歌理論作品中是少見的。

《滄浪詩話》《滄浪詩話》影印
1.宗法盛唐:
閩中十子」林鴻等人、明代前後七子和許學夷都受嚴羽「法盛唐」的觀點影響,極力推崇重視盛唐詩歌。而明詩壇更為因此開出一條復古的道路
2.詩歌理論:
王士禛利用嚴羽「透徹之悟」的理論,創立「神韻說」。袁枚更由「才」、「性」問題,而發展出「性靈說」。
3.詩歌的分期:
唐詩品匯》的出現,學習了嚴羽唐詩分期之說法,把唐分為初、盛、中、晚四期,而後世基本亦跟據此方法劃分唐詩的時期。
4.對詞的影響: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境界說」就是由嚴羽的「興趣說」及王士禛的「神韻說」發展而來的。另外,沉祥龍《論詞隨筆》亦借嚴羽的詩論來喻詞。

總之,《滄浪詩話》的影響很大: 一方面, 它推動了後世特別是明代詩歌的發展, 明胡應麟認為明詩能`上追漢唐', 就是靠嚴羽的提倡;另方面, 它又造成了以後特別是明代`七子'和竟陵派以及清初王士禎的詩論脫離現實的不良風氣.

版本

《滄浪詩話》向來附於《滄浪吟卷》之後,其單行 本則見於多種叢書。舊注本有胡鑒《滄浪詩話注》、王瑋慶的《滄浪詩話補註》、胡才甫《滄浪詩話箋注》。 清人馮班反對嚴氏觀點,特作《嚴氏糾繆》一卷攻之。 《滄浪詩話》的主要版本有明代正德年間尹嗣忠校刻本,《說郛》本,《津逮秘書》本,以及今人郭紹虞的《滄浪詩話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出版。

相關詞條

嚴羽 詩歌文藝批評古代文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