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廢八股折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

(15)驟——一下子,頓時。 (72)幾——幾乎,差不多。 (130)尚——崇尚,注重。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請廢八股折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創作年代:清代作者:康有為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奏為恭謝天恩(1),特許專摺奏事(2),請罷棄八股度帖楷法(3)取士,復用策論(4),冀(5)養人才,以為國用,恭摺仰祈聖鑒事(6)。竊臣以疏(7)賤,荷蒙召對,詢臣以中外之事,救國之謨(8);對逾二時(9),皆承嘉納(10),天顏有喜(11);並問取所著各書(12),鹹(13)令寫進;又令承時上陳,特放專摺奏事。殊恩異數(14),非臣之賤所當被蒙;粉骨碎身,非臣之愚所能上報。臣竊惟今變法之道萬千,而莫急於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於改科舉;今學校未成,科舉之法,未能驟(15)廢,則莫先於廢棄信股矣。夫(16)八股之夫用,臣即業八股以竊科第(17)者也,從其業之既久,知其害之尤深,面對未詳,敢為我皇上先陳之。夫自《春秋》譏世卿而選郊野(18);漢世舉孝、秀而考經行(19);六朝至唐、宋、詞章與帖括並用(20);元、明及國朝(21),經義(22)與試帖俱行;自周與宋,曾取士於學校;經漢迄今,多試以策論。雖立法各殊科,要(23)較之萬國,比之歐土,皆用貴族,萬為非才,則選秀於郊,吾為美矣,任官先試,我莫先焉(24)。美國行之,實師於我(25)。夫若漢之光祿四行(26),宋臣司馬光之十科試士(27),朱子之學校貢舉法(28),皆為良法,惜不見行。且凡法雖美,經久必弊(29);及其弊已著,時會大非,而不與時訊息,改弦更張;則陷溺人才,不周時用,更非立法求才之初意矣(30)。推宋王安石之以經義試士也(31),蓋鑒於詩賦之浮華寡實(32),帖括之迂腐(33)無用,故欲借先聖(34)深博之經文,令學者發精微(35)之大度;以為諸經包括人天(36);兼該治教(37),經世宰物(38),利用前民(39),苟(40)能發明其大義微言,自可深信其通經致用(41);立法之始,意美法良。迨至明與國初(42),人士漸陋(43),然抉經心而明義理(44),扶人倫而闡心性(45),當閉關之世(46),雖未盡足以育才興學,猶幸以正世道人心焉。惟垂為科興(47),立法過嚴,發為代聖立言,體裁宜正,不能旁稱諸子而雜其說,不能述引後世而謬其時(48);故非三代之書(49)不得讀,非諸經之說不得覽。其博學方聞(50)之士,文章爾雅(51),援引今故,間征子緯(52),旁及異域(53),則以為犯功令而黜落(54)之。若章句瞀儒(55),學問止(56)於《論語》,經義未聞《漢書》(57),讀《禮記》則嚴刪國恤(58),學《春秋》則束《三傳》(59)。若夫《周禮》以經國家(60),《儀禮》以范(61)人倫,以試題不及,無人讀誦(62)。乃至(63)《詩》、《書》、《易》、《禮》之本經,亦復束漢注唐疏而不觀(64)。甚乃《學》、《庸》、《論》、《孟》(65)之微言,亦只守兔園坊本之陋說(66)。蓋(67)以功令所垂,解義只尊朱子(68);而有司苟簡(69),三場只重首場(70),故令諸生荒棄群經,惟讀《四書》;謝絕(71)學問,惟事八股。於是二知年這文學掃地無用,束閣讀矣。漸乃忘為經義,惟以聲調為高歌;豈知聖言,幾類俳優之曲本(72)。東塗西抹,自童年而咿語(73)摹仿;妃青儷白(74),迄白道而按節吟喔(75)。既因陋而就簡,鹹閉聰而而黜明。試官妄取,謬種展轉以相傳(76);學子循聲,沒字空疏而登第(77)。雖有經文五義,皆以短篇虛衍(78);雖有問策五道,皆依題字空對(79)。但八股清通,楷法圓美,即可為巍科(80)進士、翰苑(81)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馬遷、范仲淹(82)為何代人,漢祖、唐宗(83)為何朝帝者。若問以亞非之輿地(84)歐美之政學張口瞪目,不知何語矣。既流為笑語,復秉文衡(85),則其展轉引收(86),為若何才俊(87)乎?然凡此所譏,尚屬進士、舉貢、生員(88)以上者也。若夫童試(89),惡習尤苛:斷剪經文割截聖語,其小題有枯困縮腳(90)之異,其搭題(91)有截上截下之奇,其行文有釣伏渡挽(92)之法。譬如《中庸》“以其廣大,草木生之”,則上去“及其廣”三字,下去“木生之”三字,但以“大草”二字為題,如此之例,不可殫書(93)。無理無情,以難學者。水止上侮聖言(94),試問工之何益?而上自嘉道,下迄同光(95),舉國人士,伏案揣摩(96),皆不出此“大草”之文法也。夫人士之才否,國命之所寄託也。舉貢諸生,為數無幾。若童生者,士之初基(97)。吾國凡為縣千五百(98),大縣童生數千,小縣亦複數百,但每縣以七百計之,幾近百人矣。夫各國試皆無額,惟通是求(99);而吾國學額寡少,率(100)百數十額,乃錄一人。故錄取者百之一,而新試者不止百之一。故多有總角(101)應試,耋耋猶未青其衿者(102);或十年就試,已乃易業(103)。假三十年之通,則為三百萬人矣。故有人士終身,未及作一大題,以發聖經大義者(104)。夫以總角至壯至老,實為最有用之年華,最可用之精力,假從事科學,講求政藝(105)則三百萬之人才,足以當荷蘭、瑞典、丹麥、瑞士之民數矣。以為國用,何求不得?何欲不成?乃以三百萬可用之粳稻力、人才、月日,鈎心鬥角,敝精費神,舉而投之枯困搭截文法之中;以言聖經之大義,皆不與之以發明也;徒令其不識不知,無才無用,盲聾(106)老死;是比白起之坑長平趙卒四十萬,尚十倍之(107)。其立法之謬異,流弊之奇駭,誠古今所未聞,而外人所萬怪詫(108)者矣。即以臣論,丱角(109)學文,於小題拾截,萬畏苦之。其文法嚴苛,過於鉗網(110),觸處皆犯。束書不讀,稍能習熟(111);若復涉群書,置而不事,即復犯文法(112)。故六應童試,見擯(113)以此。知其於學問,最相阻相反也。且童生者,全國人之蒙師也(114)。師之愚陋盲瞽既極,則全國人之閉塞愚盲前因甚。是投全國人於盲瞽也,何以為國?昔在一統閉關之世,前朝(115)以之愚民則可矣。若夫今者,萬國交通,以文學政藝相競,少(116)不若人,敗亡隨之。當此綢繆未雨(117)之時,為興學育才之事,若追亡(118)救火之急,猶恐其不能以立國也。而兒以八股度試多士(119),以小題枯困截搭縛人才,投舉國才智於盲瞽,惟恐其稍為有用之學,以為救時之才也,不亦反乎?然則中國之割地敗後也,非他為之,而八股致之也;故臣生平論政,尤痛恨之。即日面奏,荷蒙聖訓,以八股為學非所用(120)。仰見聖明,洞見積弊。夫皇上既深知其無用矣,何不立行廢棄之乎?此在明詔一轉移間耳(121),而舉國數百萬人士,立可掃雲霧而見青天矣。從此內講中國文學,以研經義、國聞、掌故、名物(122),則為有用之才;外求各國科學,以研工藝、物理、政教、法律,則為通方(123)之學。以中國之大,求人才之多,在反掌(124)間耳。尚慮群臣守舊,或有阻撓。皇上睿慮(125),內斷於心,請勿下部議(126),特發明詔,立廢八股。其今鄉會童試(127),請改試策論;以其體裁,能通古證今,會文切理(128),本經原史,明中通外,猶可救空疏之宿弊,專有用之問學。然後宏開校舍,教以科學,俟學校盡開,徐廢科舉。其試帖風雲月露(129)之詞,亦皆無用;其楷法方光烏之尚(130),尤為費時。昔在閉關之世,或以粉餓夫承平(131);今當多難之秋,不必敝精(132)於無用。應請定例,並罷試帖,嚴戒考官,勿尚楷法。庶幾人士專研有用之學,其於立國育才,所關至大。臣愚顓顓(133),首以是請。恭摺叩謝天恩,伏維皇上聖鑒,謹奏。

作品注釋

(1)天恩——舊時指皇帝的恩德。(2)專摺奏事——直接上奏摺給皇帝,不必由主管的高級官員代為呈遞。清制:無官職的一般士民上書,要由都察院代為呈遞;下級官員上奏摺,要由他的主管長官而有專摺奏事資格的代為呈遞;只有卿以上官員才有專摺奏事的資格。康有為曾多次上書,被拒絕代呈或途壓下。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光緒帝召見康有為,特許以專摺奏事的資格。(3)罷棄——停止,捨去。八股——明、清科舉制度的一種考試文體。段落有嚴格的規定,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而從起股到束股這四個部分,都有兩股互相排比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五經中的文句,作者要按照題目字義敷衍成文,算是“代聖賢立言”。所論內容也要根據宋代朱熹的《四書集注》等書,不許作者發揮自己的見解。這種形式死板的文體是束縛人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試帖——科舉考試詩體名。始於唐代,為五言六韻(十二句)或八韻(十六句)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兩字,並限韻腳,故亦稱“賦得體”。例如“賦得既雨晴亦佳”,限“晴”字,就是以“既雨晴亦佳”為題,限押“晴”字韻。試帖詩既要切合題意,又要包含歌頌皇帝功德的意思,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嚴格的限制。楷法——殿試時,應考進士所用的標準書法,要求“方、光、烏”,不許有任何個性的表現。(4)策論——策是策問,論是論文。得出有關經義或夏事等問題,徵求對答,對答者據題而闡發議論,陳述政事,提出自己的主張。起源於漢代,宋、金科舉制度均曾用以取士。(5)冀——希望。(6)恭摺——恭敬上摺。仰祈——舊時公文向上呈奏的,即在“請”、“祈”等字前用一“仰”字,表示恭敬。祈,請求。聖——舊時用來稱頌皇帝。以上為舊時公文的“事由”,即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7)竊——自謙之辭。疏——疏遠,指當時康有為自己尚非接近皇帝。(8)謨(蘑mó)——計策,謀略。(9)對逾二時——指召見答對超過了兩時辰,顯示了皇帝的重視和信任。(10)嘉納——讚許並採納。(11)天顏有喜——皇帝面露喜色。(12)所著各書——指《日本變政考》、《波蘭分滅記》、《法國變政考》、《德國變政考》、《英國變政考》等。(13)鹹——都。(14)殊恩異數——特殊的恩典和優異的待遇。(15)驟——一下子,頓時。(16)夫(扶fú)——發語詞。(17)業八股以竊科第——意思是並非通過真過實學取得功名(資格)。業,從事。竊,猶言偷取。料第,本指評定科別和第第(等級),這裡指選用官吏時的一種資格。(18)《春秋》——儒家經典之一,記載春秋時代的史事,相傳為孔子所修。譏世卿——春秋時代,周王朝和各諸侯國內,當政的大臣(卿)都由貴族世襲。解釋《春秋》的《公羊傳》,在前720年(魯隱公三年)尹氏事和前599年(魯宣公十年)記齊崔氏事兩處,都說原文有“譏世卿”之意。選郊野——到非貴族階層中去選拔人才。(19)舉孝、秀——舉薦孝廉、秀才(漢代由地方舉薦品行端正、有才學的人任以官職)。經行——經明行修,即經學深湛,品行端正的意思。以上均是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20)詞章——指詩文。帖括——唐代科舉制度,明經科以“帖經”(即掩蓋所習經文的兩端,中間惟開一行,裁紙為帖)的方式試士,測試其對經文、經義的熟習程度。考生因帖經難記,就總括經文編成歌訣,全部誦讀,就叫“帖括”。以後,明清八股文有仿唐“帖括”的也這樣稱呼。(21)國朝——封建時代稱本朝。這裡指清朝。(22)經義——用《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命題作文,闡述經文義理,即八肌文。(23)要——總之。(24)以上幾句說:較之只重用貴族的歐美各國,我國從非貴族階層中選才取士的方法(指上面“取士於學校”與“試士以策論”)要來得完善;而作用官員必先經過考核,則沒有比我國再早的了。(25)這兩句說:美國以後實行的考試制度實是從我國學去的。當時的維新派常從古代經典中尋找民主政治的根據,這裡,同樣把我國古代選拔人才、考核官吏一套制度附會為近代資本主義某些制度的淵源。(26)光祿——官名。秦代稱郎中令,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勛,南朝梁始定名光祿卿。掌宿衛宮殿門戶與皇室膳食,主管三署郎官。漢朝的光祿勛每年必依照一些科目考核所屬郎官,以定其等第高下。東漢初,光祿勛每年又從三署郎官中舉茂才(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秀才為茂才)、四行各一人。四行(xíng)——指淳厚、質樸、謙遜、節儉。(27)十科試士——宋司馬光於“元祐更化”後重新為相執政提出的十類舉士取才方法。十科是:行義純固可為師表科,節操方正可備獻納科,智勇過人可備帥科,公正聰明可備監司科,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學問淵博可備顧問科,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善聽獄訟盡公得實科,善治財賦公私俱便科,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28)朱子——宋代理學家朱熹。學校貢舉法——朱熹有《學校貢舉私議》,主張學校要選拔確有道德的人來主持教導;各州生員名額要合理分配;考試科目要設立德行科;以及罷去詞賦,把諸經子史和時務列入課題等建議。(29)經久必弊——指一成不變地長久使用某種方法,必定會產生各種弊病。(30)訊息——消長(zhǎng)。周——切合。這幾句的意思說:等到它的弊病已經顯著,時勢與先前已大不相同,這時,若不肯隨時勢變化而有所調整改變,好運便是埋沒人才,不合時勢需要,更非“立法求才”的本意了。(31)推——推求。以經義試士——用儒家經典大義來考試士人。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執政,推行新法,罷除科舉考試制度中的詩賦、明經諸科,以經義策論取士,要求應試者各治《詩》、《書》、《易》、《周禮》、《禮記》一經,兼以《論語》、《孟子》,每試四場。(32)鑒——儆懲戒或教訓。浮華寡實——形式華麗而缺少實際內容。(33)迂腐——拘泥於陳舊的辦法。(34)先聖——前代聖賢。(35)精微——精妙。(36)人天——人道和天道,即社會法則和自然法則。(37)兼該——總括,盡備。治教——治術和教化。(38)經世——治理國家。宰物——主管萬物。(39)利用前民——意謂在人們有所作為之前就給予有用的指導,使人們知道孰吉孰凶。出《周易·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40)苟——假如。(41)通經致用——精通某部經典,付諸實用。西漢經學家有以《尚書·禹貢》治河,有以《尚書·洪範》察變,有以《春秋》治獄,都是“通經致用”的事例。(42)迨(代dài)——等到。國初——指清朝初年。(43)陋——淺陋,見識貧乏。(44)抉(jué)——挑出,這裡是探取的意思。經心——指經典的核心思想。義理——儒家講求經義、探求名理的學問。(45)人倫——封建時代的倫理關係。心性——這裡泛指心情。(46)閉關——這裡指清政府實行的團關自守政策。(47)垂——流傳下去。這句意思說:考經義的辦法流傳到後來成為考八股的做法。(48)這兩句意思說:不能廣泛地稱引諸子的學說而使議論駁雜,不能引述後代人的論著而把時代搞錯。諸子,指春秋戰國時代的各家學派。子,原是男子之美稱,這裡的諸子專指除儒家以外的各家學派及其論著,在封建時代是受到排斥的,科舉考試不許旁稱諸子。(49)三代——指夏、商、周。三代之書,指《詩經》、《尚書》、《周易》、《春秋》等。(50)方聞——見聞廣博。(51)爾雅——近於雅正。這是針對空疏無用的八股文而言。爾,通“邇,近。雅,正。(52)間(jiàn)——時或。征——引證。子——諸子。見前注。緯——指緯書,是漢代混合神學、附會儒家經義、宣揚宿命論的書,(有《易緯》、《詩緯》、《書緯》、《禮緯》、《樂緯》等七種)原書已佚,後有輯本。康有為宣傳變法,愛引用緯書的說法,把孔子尊為宗教教主。(53)異域——這裡指外國的書籍、學說。(54)犯功令——違反了規章法令。這裡指違反科舉考試中關於八股文“代聖立言”的功令。黜(chù)落——貶斥不取。(55)章句——指經書的章節和句讀(逗dòu)。瞀(冒mào)——愚昧無知。“章句瞀儒”是指只會誦說經文章句,而沒有真才實學的儒生。下文就是批評揭露他們的種種無知情況。(56)止——只限於。(57)《漢書》——東漢班固撰著的記載西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儒生不知《漢書》一事見《顏氏家訓·勉學篇》。(58)國恤——舊時指帝、後之喪。唐代長孫無忌修訂新禮,太常博士蕭楚材等以為帝王準備喪事是臣下不宜言及的,就刪去了禮書中有關“國恤”的內容。(59)束閣——束之高閣。《三傳》——《左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都是解釋《春秋》的書,合稱《三傳》。讀《春秋》而把《三傳》丟開,是只為應付科舉考試而不求實學的表現。(60)《周禮》——也稱《周官》,儒家經典之一。舊說周公所作,近人研究定為戰國時人蒐集周王朝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附益儒家政治理想而成。經——經營,治理。(61)儀禮——也稱《士禮》,儒家經典之一。舊說周公製作,一說孔子訂定。近人研究認為成書在戰國,是春秋、戰國時代一部分禮制的彙編。范——規範。(62)兩句說:因為科舉考試的題目出不到,《周禮》、《儀禮》兩部書就沒有人誦讀。(63)乃至——竟然到達。(64)束漢注唐疏而不觀——把漢朝人對《詩》、《書》、《易》、《禮記》等所作的注釋和唐代人所作的疏文也束之高閣而不去閱讀。疏,即義疏,古代盛行的一種注釋體裁,和集解很接近。特點是逐字、逐句,逐章講解古書,往往根據一家之說,從不違反,故有“疏不破注”之說。(65)《學》、《庸》、《論》、《孟》——即《大學》、《中庸》、(宋人從《禮記》中抽出來的兩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66)兔園——即《兔園冊》,古代民間流傳的啟蒙讀物。後也指淺陋的幼學讀物。坊本——書坊粗製濫造,校勘不精的刻本。這兩句意思說:因囿於淺陋的傳說,對儒家經典中的微言大義毫無所知。(67)蓋——推原之詞。(68)以上兩句說:因為法令規定下來解釋經義只尊重朱子的一家之言。按清代科舉考試制度規定,以從“四書”中摘句命題試士;而對“四書”的解釋只能按照朱熹的《四書集注》。(69)有司——主管的官員。苟簡——草率簡陋。(70)三場——清代科舉制度鄉試、會試分三場。首場考經義(即八股文)。二三場論文與對策(答問)。據《清史稿·選舉志三》載:“名為三場並試,實則首場為重。”(71)謝絕——拒絕。(72)幾——幾乎,差不多。俳(排pái)優——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藝人。按:八股文內容空疏,但形式上利用平仄四聲的調諧和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段,追求文字形式上的勻稱整齊,例如題為《殷有三仁焉》的八股文中的束股:“嗟乎,自有此三人,壯山河而重社稷,當無忝莘野之元臣;告后土而對皇天,實足愧孟津之百國。”讀起來聲調鏗鏘,有一點音樂感。(73)咿唔(yīwú)——象聲詞,形容讀書的聲音。(74)妃青儷(麗lì)白——此以調配色彩比喻組織八股文。妃,通“配”。儷,也是配對的意思。(75)迄——到。白首——老年。按節吟喔——依照節拍吟誦。(76)謬種展轉以相傳——語出《宋史·選舉志二》:“所取之士即不精,數年之後,復俾之主文,是非顛倒逾甚,時謂之繆(謬)種流傳。”(77)這兩句說:學生只會循聲吟唱,“沒字碑”那樣腹中空空的人也居然會高中。沒字——指沒字碑,舊喻不識字而虛有其表的人。語出《新五代史·任圜傳》:“崔協不識文字,而虛有儀表,號為‘沒字碑’。”登第——科舉考試被錄取。(78)虛衍——敷衍。(79)清制,科舉首場考“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二場考論、判、詔、誥等;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但是三場只重首場,而首場又著重從“四書”中命題的八股文。見《清史稿·選舉志三》。(80)巍科——最高的科第。一般指會試、殿試。(81)翰苑——即翰林院。清代的翰林院,掌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起居,進講經史及草擬有關曲禮檔案等職務。清制,考取一甲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二甲、三甲的進士,或入翰林院肄業,或授任較低官職。(82)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史記》的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83)漢祖——指漢高祖劉邦。唐宗——指太宗李世民。康有為在這裡諷刺了那些人的空疏不學,清代王士禎《香祖筆記》和袁枚《隨園詩話》中都有相類似的記載。(84)輿地——地。《周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這裡指地理情況。(85)秉(丙bǐng)——掌管。文衡——舊指以文章試士的取捨權衡。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五十一載:“元和九年(註:元和九年指814年),韋貫之掌文衡。”秉文衡,指做主考官。(86)引收——引薦,收錄。(87)才俊——才智出眾的人。(88)進士——唐代曾設進士科,應考的即叫進士。明清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專稱。凡舉人經會試考中者為貢士,貢士經殿試“賜進士出身”。舉貢——舉人,貢生。鄉試考中者為舉人。府、州縣選學問品行俱優的生員,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稱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有副貢、拔貢、歲貢、恩貢等多種名稱。生員——凡經過省內各級考試,取入府、州、倒學的,通稱生員,習慣上稱秀才。(89)童試——清制,凡應縣試而未入學者,不認年齡大小,均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童生取得秀才資格的入學考試就叫童試或童子試。(90)小題——八股文試題形式。小題出一句或一字,大題出全章全節,以考試級別的高低而定。枯困縮腳——意指八股文小題的題旨限死在一定範圍內,不許超越違反。例如用《孟子·公孫丑》“麒麟之於走獸”為題,出一“麒”字,不準犯下“麟”字;聘“麟”字,不準犯上“麒”字。(91)搭題——截搭題。科舉考試時,為防考生鈔襲,故意將經書語句截斷牽搭,作為制藝試題。清代童子試沿此風氣,考官有出如下文所述截《中庸》“以其廣大,草木生之”兩句,而以“大草”二字為題目的。(92)釣伏渡挽——指八股文截搭題的作法。截搭題一般分上下兩截,從上截的上文,釣出下截,下截收處,仍落到上截,叫“釣”;扼住上截下截,駕馭中間,然後從上截過渡到下截,叫“渡”;從下截挽到上截,然後再落下文,叫“挽”。這三種筆法都是伏筆之變,因此有人把“伏”湊上去,稱“釣伏渡挽”。(93)殫(單dān)——盡。(94)上侮聖言——指截斷文經文命題以難學者,是對對賢的無禮作法。(95)嘉道——嘉慶(1796—1820)、道光(1821—1850),清仁宗、宣宗年號。同光——同治(1862—1875)、光緒(1875—1908),清穆宗、德宗年號。(96)揣(chuǎi)摩——這裡是迎合的意思。(97)士之初基——士人的根基。(98)據《清史稿·地理志一》載,清光緒時,全國共有府、廳、州、縣一千七百多個。(99)這句意思說:各國的考試都沒有定額,只要學問通達的人都可錄取。(100)率——通常。(101)況角——指幼年。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髮紮成髻,故稱。(10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八、九十歲;耄,七、八十歲。未青其衿(今jīn)——青衿,古代學生服飾,因以稱讀書人。以後,明、清童子試合格的秀才,也用“青衿”稱之。“未青其衿”,指連秀才都考不取。(103)已乃易業——(因為屢試不中)只好罷休,改做其他行業。已,指未成。(104)這三句說:有人考了一輩子,都沒有作一個大題八股文,來闡發聖賢經書里的深刻意義的機會。意思是當了一輩子童生,沒有考取秀才,所以也沒有資格去應鄉試、做那大題文章。(105)政藝——指政治才能。(106)盲聾——意即閉聰塞明。(107)“白起之坑長平趙卒”是指前260年,秦國名將白起攻打趙國時,於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活埋趙國士兵四十萬事。見《史記·白起列傳》。這裡借來極言科舉以八股取士之坑人既廣且烈。(108)怪詫(岔chà)——奇怪,驚訝。(109)丱(貫guàn)角——同“總角”,即束髮成兩角向上分開的樣子。後因以指兒童。(110)鉗——古代的一種刑罰,用鐵圈束頸。網——比喻嚴密的法律條例。(111)這兩句意思說:只能把各類經書束之高閣,不去研讀,而一心鑽八股,才漸漸熟悉那種截搭題的作法。(112)這三句意思說:假如又去涉獵群書,丟開它(指八股)而不去研習,好那末一動筆就會因生疏而重犯八股文法。(113)見擯(殯bìn)——被排除。這裡指考不取。擯,同“屏”、“摒”。(114)這兩句說:而且童生是全國人的啟蒙老師。舊時的童生,往往是私塾老師,以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為業。有些秀才也當蒙師。(115)前朝——泛指以前的朝代。(116)少——稍。(117)綢繆(謀móu)未雨——通常作“未雨綢繆”。趁著還沒有下雨時,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作好防備。語出《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118)追亡——像追擊敗逃的敵人一樣急迫。(119)多士——這裡有讚美意,即“濟濟多士”之省稱。(120)據《康南海自編年譜》載,康有為向光緒帝面陳中國割地賠款,其主要原因在於八股時,光緒帝曾說過“西人皆為有用之學,吾中國皆為無用之學”的話。(121)這句意思說:廢棄八股只要皇上下一道詔書,就可以立刻辦到。詔——皇帝的文告。(122)國聞——國家的新聞。牚故——歷史上的典章制度等。名物——名號和物色,這裡指博物知識。(123)通方——博通道術。(124)反掌——翻轉手掌。比喻極其容易。(125)睿(瑞ruì)慮——對帝王的頌揚語。睿,明智。(126)勿下部議——不要發下來交到各部大臣好運去議論(以免頑固派大臣阻撓)。(127)鄉會童試——鄉試,會試、童試。(128)會通切理——會通文字,切合事理。(129)風雲月露——指試帖詩的內容,無非是風雲月露等空虛無用的詞藻。語出《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130)尚——崇尚,注重。(131)承平——太平。(132)敝精——耗費精力的意思。(133)顓顓——自謙詞,同“專專”,猶言“區區”。[2]

作品賞析

1888年,康有為以秀才身份上書光緒皇帝,請求變法以挽救國家危亡,結果為都察院所阻,未能上達。1891年,他在廣州開“萬木草堂”,開始講學,進行宣傳與組織活動。他把改良與傳統儒學結合起來,強調“變”是“天道”,提出歷史不斷發展而其最高階段為“大同極樂世界”的思想,這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學說。1895年,康有為以舉人赴北京應試,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後簽定馬關條約,他發動各省在京應試舉人聯名上書,請願,主張拒絕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都察院又拒收,但奏稿被繕印散發,影響很大。此次中進士,授工部主事而未到職。鏇即第三次上書,陳自強雪恥之策,分富國、養民、教士、練兵四項,得到光緒帝的讚許。一個月後,又第四次上書,請高議院,但為都察院和工部頑固派官僚所阻,未上達。這些上書的內容是康有為提出變法的綱領。此後,他又先後三次上書光緒帝,請求以變法為治國方針,指出列強瓜分,國運危險,還組織了保國會,進行政黨性質的活動。其改良路線終於被光緒帝採納,這便是“百日維新”。這篇《請廢八股折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選自《戊戌奏稿》,是康有為在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夏曆四月間的一份奏摺。全文主旨是:變法的當務之急在於得人才,得人才首先要改革科舉制度在科舉制度還不能立予廢除時,首先要廢棄用八股文、試帖詩等試士之法而改試策論。這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在“戊戌變法”中與反對變法的頑固派論爭的主題之一。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考試的科目雖代有更迭,但歷來是封建統治者籠絡知識分子的重要手段。文章從變法須得人才,說到得人才須立廢八股文,列數了八股的種種危害,建議改試策論,使應試者“本經原史,明中通外”,“救空疏之宿弊,專有用之問學”,這代表了當時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進步要求。文中有關八股是中國在帝國主義侵略下“割地敗後”的主要原因的立論,雖失之誇張,反映了中國資產階級在思想理論上的很大弱點,但畢竟提出了要學習西方新學,尋找救國道路的主張,有其進步的意義。奏摺於這一年夏曆四月呈進,五月初五,光緒帝即頒上諭,廢止八股,改試策論。但隨著“百日維新運動”的流產,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清王朝守舊派又恢復了取士的舊制度。至於後來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又廢八股,那是另一回事了。作為一篇政論文,因受奏摺定規的限制,多有封建時代向皇帝上書的套語,文句也多用排偶,但全文有飽滿的政治熱情,論述痛快淋漓,內容也往往突破了傳統古文的束縛。這些也是康有為散文的主要特色。他的弟子梁啓超寫的“筆鋒常帶感情”的政論文,由此發展而來。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早年學習儒家經典。1879年游香港,開始接觸西學。1882年赴京師應順天鄉試下第南歸,復經上海,大量購買介紹西方情況的書籍。1888年到北京,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請求變法。1895年,與梁啓超等一同入京參加進士考試,正值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康有為聯合各省舉人一千多人“公車上書”,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成為近代第一次大規模的知識分子愛國活動。此後幾年,又多次上書提交變法的主張,終於在1898年受到光緒帝召見,開始戊戌變法。但不滿百日的變法被鎮壓,康有為流亡日本等國。辛亥革命後,他仍堅持立憲保皇、參與張勛擁清廢帝復辟活動,1927年病死於青島。著有《康有為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