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明戲

詞明戲

詞明戲是流行於長樂、福清、平潭一帶的地方小戲。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陽腔流行福清、長樂後與當地“白字”曲調結合發展而成。初時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強調唱明台詞,故稱為“詞明”。

基本信息

詞明戲詞明戲
清初班社規模龐大,約有六七十人,多演連台大戲,如《三國》《楊家將》等,經常兩班“對台”。清中葉後,戲班規模漸次收縮為三四十人,稱“小戲”。劇目有《薛仁貴征東》、《許仙借傘》等。有的戲班受民間“白字”曲調的影響,夾雜本地方言演出。在音樂曲調上形成用“官話”演唱的“水調”、“闊調”、“北調”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同時,“水調”、“闊調”和“北調”本身也逐漸地方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清縣組織老藝人成立“詞明研究組”,在1957年省戲曲會演中,演出《浪子卷席》等。1958年福清縣閩劇二團兼演詞明戲。1960年發掘傳統曲牌30多首,演出傳統劇目《夜會》、《殺鬼魂》等。1961年,平潭縣蒼霞壠村組織老藝人成立詞明戲業餘劇團,全縣發掘傳統劇本四十六本,其中《九使傳》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藝人手抄本。還有《反五關》、《柳惠和》、《劉孫禮大小破》、《目連西天取經》、《六國相》等。“文化大革命”期間,詞明戲團體被解散,藝人相繼亡故,資料大量散失。今只有平潭縣敖東鄉蒼霞壠村尚有幾個老藝人,平時從事漁業生產,閒時操演詞明戲。

名稱由來

詞明戲,流傳於福清、平潭沿海一帶。據平潭縣老藝人相傳及1963年福清縣文化局編印的《詞明戲音樂》一書記載,明代,有一官員從江浙一帶來福建上任時,帶來一個戲班,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話”,為讓當地人聽懂,特彆強調要“詞句唱明”,故有“詞明戲”之俗稱。

角色行當

早期詞明戲行當體制,只有生、旦、淨、末、醜、貼、外7個角色,藝人自稱“梨園子弟”;後台5人,樂器為清鼓、小鑼、大鑼大鈸和鈸。演出時,前台乾唱,後台幫腔,使用曲牌多系南曲[駐雲飛」、[紅袖襖] 、[泣顏回] 等。

傳統劇目

傳統劇目很豐富,有代表性的稱“五袍戲”,即紅袍戲《劉知遠》,白袍戲《薛丁山》,綠袍戲《關羽》,黃袍戲《趙國胤》,黑袍戲《張飛》(另一說是白袍戲《關羽》,青袍戲《梁灝》)。此外,常演的劇目有《葵花記》、《金印記》、《呂蒙正》、《劉錫》、《反五關》、《烏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兒井》、《白馬尊王》、《殺鬼魂》、《九使傳》、《金鳳記》、《烈婦記》等,為本省其他劇種所罕見。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浙江省餘姚縣詞明戲藝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在蒼霞壟村(今屬敖東鄉)安家落戶後,開始演出木偶詞明戲以謀生,並衣缽相承,久演不輟。至清乾隆年間,平潭木偶詞明戲十分盛行,藝人林阿六,演技高超,名噪福清、長樂一帶。在閩劇尚未傳入平潭時,詞明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惟一劇種。縣內除林家戲班外,還有敖東安海、蘇澳山橋、潭東澳前3個提線木偶詞明戲班。清初至中葉,詞明戲進入興盛時期,戲班從20多人發展至六七十人,行當角色從7個發展至9角,隨後又衍變為IZ個角色。劇目也增加了《三國》、《楊家將》等連台本戲。
清道光年間,平潭的詞明戲改為以人扮演角色,演出劇目有《薛仁貴征東》、《許仙借傘》、《金雞嶺》、《鯉魚判》、《八卦圖》等。不僅在縣內演出,還到福安、寧德、羅源、連江、閩侯、長樂、福清等地演出。至光緒末年,藝人林日才、林日福,享有盛名,所組戲班,久演不衰。民國時期因社會動盪,戰事頻仍,多數戲班,停鑼息鼓。林家班亦趨衰落,並改用線偶演出,以縮減開支。
清中葉後因唱方言的平講戲盛行,詞明戲開始衰落。
到20世紀20年代,福清縣僅存一個詞明班,在一次前往平潭島演出中,因渡船過海遇風浪而翻沉,大部分藝人罹難,詞明戲從此瀕臨消亡,少數藝人改習提線木偶,用詞明戲音樂曲調演唱,時稱“詞明線戲”,僅在民間社火神誕、婚喪喜慶期間作業餘演出。
1958年,福清縣文化部門對詞明戲進行挖掘、搶救工作,收集到一批清初至清末的傳統劇目手抄本,其中最早的有,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光武中興》,乾隆年間(1736~1795年)《金鳳記》、《烈婦記》、《 楊文廣徵西》等。1960年7月,福清縣成立詞明戲研究會,組織老藝人與文藝工作者整理音樂曲牌100多支,同時,排練失傳劇目《殺鬼魂》、《孩兒井》、《硃砂痕》、《夜會》等折子戲,於1961年9月赴省作內部觀摩與研究演出,獲得省文化局頒發的‘’詞明戲枯木逢春,百花園增添一色”錦旗一面。同時,平潭縣老藝人成立一個詞明戲業餘劇團,挖掘、蒐集到傳統劇本46本。
50年代中期,為發掘戲曲文化遺產,政府鼓勵詞明戲演出,但因老藝人相繼去世,組班困難。1961年9月,縣文化部門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並徵集到詞明戲劇本46本,其中《目連傳》、《劉智遠》、《臨水斬白蛇》等,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手抄本;《劉孫禮》是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手抄本;《六國封》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手抄本。此外,林家班第七代傳人、老藝人林光銓回憶自錄戲文10本,唱錄曲牌82首、鑼鼓經10題。隨後,省文化廳戲曲研究所撥款資助興辦木偶劇團,以“木偶加閩腔”的演唱形式在全縣巡迴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演出受到衝擊,服裝、道具和木偶頭像均遭焚毀,詞明戲從此銷聲匿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