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種雙向作用的人際關係。兒童在父母的撫養下成長,同時兒童身心發展又影響著父母的行為。這種關係包括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子女或繼子女之間的關係。子女年幼時, 由於心理、生理髮育不成熟,經濟生活不獨立,必須依賴父母,父母對兒童的影響更深。父母的道德修養,處世態度及教育子女的方法都影響兒童身心的發育, 以及兒童後來形成的人際關係。隨兒童年齡的增長,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斷地發展。若父母了解兒童心理特點,進行嚴格要求和關心,兒童對父母就會尊敬和體貼,關係向好的一方面發展;若父母不了解兒童心理特點,教育態度粗暴,兒童對父母的態度就會是厭惡和充滿敵意,關係緊張。
親子關係乃指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由於子女出生以後,要依賴父母來養育,要依靠父母,所以其關係即以上下之“縱向關係”開始,此與“橫向關係”為始終的夫妻關係不同。不過,親子關係並非始終停滯於“縱關係”而不變。事實上,隨著子女的成長,當子女長大成人時,親子關係逐漸變成“橫關係”;而當父母年老衰退時,這種關係又變成“反的”“縱關係”,即由子女來照顧衰老的父母。
父母與幼小子女的關係有幾種成分。此包括撫養、管教及培育。“撫養”指的是把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幼小子女撫養長大,使嬰孩能生存下來,並且順利發展。“管教”指的是協助子女學習,包括教育子女什麼是對與不對、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以及生活知識,幫助子女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子女能成長為健全的個人。“培育”乃指幫助子女獲得機會及社會活動經驗,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與信心。總之,父母的撫養、管教及培育,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各個層面。
一般說來,隨著子女年歲的增長,親子關係也隨之變化,稱之為“親子關係的發展”。嬰兒幼小時,很依賴父母的撫養,不但要父母餵養、照顧、保護,在心理上也很依賴父母。嬰兒由父母那兒獲得安全感及信賴感,而父母經由嬰兒獲得身為父母的幸福與滿足感。到了子女幼兒時,父母除了繼續撫養之外,還要開始給予適當的管教,讓幼兒學習生活上所需的基本知識及為人的是非準繩,讓幼兒逐漸獲得管理與控制自己欲望及行動的能力。幼兒學習自律,父母因此而感到喜悅,並有輕鬆感。
到了兒童階段,父母要鼓勵兒童與外界接觸,從生活中學習。父母要鼓勵兒童向父母表達他們的意見,參與家庭的討論,能以家庭一分子的身份發揮作用。到了青少年階段,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減弱,關係疏淡,與父母以平橫的關係相處。
成年子女,除了謀求自己的社會與婚姻生活之外,宜與自己的父母建立起相互照顧、關心的關係。此階段的父母,已不用再養育子女,但需維持與子女良好的情感關係,並以“平橫”的關係與子女來往。父母年老時,一方面學習繼續自己生活,一方面適當地接受子女的關心及必要的照顧。總之,親子關係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與發展而動態性地發展與變化的。
父母養育子女,不但會產生濃厚的感情,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期待。這種期待因人而異,也因社會文化及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某些社會,大家認為養育子女乃是盡天地親子相傳的責任,父母有義務把出生的子女養育長大;但是,一旦子女長大,則該早早分離,獨立生活,彼此不相干,父母對子女毫無期待。而在某些社會,則認為養兒防老是天經地義的,父母費心養大孩子,子女長大後應贍養父母。許多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其親子關係常屬於後者,即期待養子防老。然而,許多工業化且都市化的社會,已趨向於前者,即養子不一定用來防老。年老的父母需學習且準備自行生活,至少心理上不要依賴下一代來養老,可說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傾向。
父母與子女的本質關係,常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會有顯著的不同。有些社會要求子女絕對地順從父母,不能輕易地表示後輩的意見,保持嚴格且單方向的縱關係。有些社會則鼓勵子女與父母民主相處,讓子女在父母面前能隨時表達自己的意見。過去,傳統且保守的社會較強調子女要“孝順”父母,以父母為重,而現代且民主的社會,則傾向於親子“相互尊重平等相處”的態度,顯然有所變化。這種隨時代變遷而產生的親子關係變化,構成許多家庭的心理適應問題。
一般說來,長輩與後輩之間常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年老者較保守,以不變應萬變,而年輕者較激進,好嘗試新異,在心理態度上有所不同。再加上上一代與下一代往往相差20年以上,從時間的觀點說來,其所接觸的社會及生活經驗往往不一樣,價值觀也不一樣,因而往往產生親子之間對事情的看法之差距,被稱之為“世代差距”。這是古今、中外、東西方社會裡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
親子關係所產生的問題,有幾種情況。最常見的是親子在發展階段上的適應困難。
有時親子關係的問題,來自於父母對子女特殊或過分的期待。有些父母將自己一生無法得到和滿足的願望轉移到子女身上,要求他們來完成,使子女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