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驗

早期經驗

早期經驗是有機體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受到對以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刺激。又稱早期學習或早期刺激作用。

早期經驗

正文

有機體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受到對以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刺激。又稱早期學習早期刺激作用。早期經驗主要研究3個問題:①有機體正常的行為模式(運動的、智力的和社交的)是否可以不因早期經驗的性質而預期出現,或者說,早期經驗是否影響正常的發展;②早期經驗是否比後期經驗更重要,早期經驗產生影響的機制是什麼;③早期經驗建立的行為模式是否能夠為以後的經驗所改變,早期經驗剝奪造成的行為損害是暫時的,還是持久的,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
研究簡史 在18世紀J.-J.盧梭的著作、J.M.G.伊塔爾德E.塞甘德國傳統的育嬰院落後兒童所作的研究以及在M.蒙台梭利的著作中,就已提出了"早期豐富性"這一概念。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出現對早期經驗問題的研究,如1873年英國的D.A.斯波爾丁發現了以後被K.Z.洛倫茨稱之為“印刻”的現象;1902年,A.J.克爾勒松用實驗證實刺激的變化可以影響鳥類視覺系統的生理結構。但這些研究在當時並未引起心理學界應有的反響。直到20世紀20年代,隨著行為主義,尤其是精神分析理論的興起,早期經驗的研究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如40年代後期D.O.赫布《行為的組織》一書的發表,在心理學界開始掀起了研究早期經驗的熱潮。到60年代初,J.亨特研究了大量有關人類以及動物早期經驗的資料,並在此基礎上發表了《智力與經驗》(1961)一書,明確指出早期經驗與發展的關係,為早期經驗在社會中的套用奠定了基礎。此後,有些心理學家設計了種種豐富早期經驗的干預程式。如專為矯正和阻止因貧困可能造成智力落後的設計,對日托干預的程式,把母親包括在干預程式之內的家庭訓練等。
基本方法與主要研究內容 對早期經驗的研究一般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對人類以下的靈長類動物以及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作嚴格的實驗研究,系統地改變動物的撫養條件。例如,剝奪其早期應有的感覺、知覺和社交的刺激,使其發展脫離正常的條件;在早期為其提供超量的刺激經驗,使其擁有比一般環境豐富得多的發展條件。在這些研究中,著名的有A.賴森於1947年設計的減少感覺刺激對黑猩猩視覺系統發展影響的經典實驗。他把剛出生的小黑猩猩放在黑暗中度過頭16個月,結果小黑猩猩的視網膜神經細胞由於得不到刺激不能正常發展而永久失明。M.R.羅森茨韋格等人則做了控制老鼠早期環境的豐富性與貧乏性以了解早期經驗對大腦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他們把斷奶後的老鼠分成兩組放在不同的環境裡撫養;一組老鼠10~12隻關在一個大籠內,籠內有許多“玩具”,30天后又對它們進行迷津訓練;另一組老鼠都單獨住在用牆隔開的籠子裡。兩年後發現,處於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的皮層比處於貧乏環境下的老鼠的皮層重4%,還發現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的神經細胞的結構和腦的生化活動都有變化。威斯康星大學H.哈洛恆河猴的早期經驗剝奪的研究是最為詳細、最為系統的研究。他為嬰猴設計了幾種撫養程式,一種是出生後就單獨關在不鏽鋼房間裡的全部隔離;另一種是單獨關在鐵籠子裡但能看到其他猴子活動的部分隔離。結果他發現,即使是部分隔離的猴子也表現了許多異常的行為。為了確定早期經驗剝奪中究竟是什麼因素使猴子的行為變得異常,哈洛又採用了兩種代理母猴來撫養猴子,從中發現嬰猴更願意與即使不供應奶的布母猴接觸,而不願意與即使供奶的鐵絲紮成的假母猴在一起。由此,他們解釋嬰猴與母親身體接觸所造成的安適感對嬰猴形成依戀之感起著重要作用(見彩圖)。哈洛還研究了早期經驗剝奪中剝奪時間長短和時間選擇對發展的影響。1975年,他又與他人一起研究了早期經驗剝奪是否可逆的問題。他們讓原來認為已造成永久性損害的隔離了一年的猴子,與比它們小的正常的猴子一起作遊戲,發現這些被隔離過的猴子的異常行為逐漸減少,並趨向正常。這就表明,與同類年幼的成員充分的接觸可以逆轉早期孤立造成的影響。

早期經驗早期經驗
早期經驗早期經驗
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用自然觀察法研究孤兒院、慈善機構住院兒童早期經驗剝奪對發展的影響。主要有J.鮑爾比從40年代開始的兒童依戀的研究;W.戈爾德法爾布對孤兒院兒童發展的系統追蹤的研究。研究發現,生活在感覺刺激貧乏和社交機會被剝奪的孤兒院兒童往往有兩種交往模式:一種是對任何人都表示冷漠,另一種是渴求別人對他的感情和注意。這些兒童甚至到青少年期仍然表現出愛挑釁、易衝動和反社會等行為。另外,H.M.斯凱爾斯(1930,1966)和R.A.斯皮茨(1945)還專門研究了早期經驗受到剝奪的孤兒院兒童在改變環境後行為發生變化的問題,指出早期經驗的剝奪,尤其是社交剝奪對兒童的發展確有損害,但是這種損害可以通過環境的變化而逆轉。因此,兒童的發展不僅要考慮早期經驗,還應考慮各年齡階段的經驗。
主要研究成果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對早期經驗在某些方面已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①持久的、嚴重的、極端貧乏的早期環境會影響人類兒童和動物正常行為的發展,至於由剝奪所造成的後果是否可逆,要依受剝奪的時間、程度、補償教育的適時性而定。②豐富的早期經驗是促進兒童以後發展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豐富的早期經驗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但這種得益能否長久地保持還有賴於以後各個發展階段環境的有利性。③早期經驗的豐富性或貧乏性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展,影響大腦皮層的重量、生化活動和神經細胞的結構。據精神病學家R.希思1975年用微電極植入哈洛實驗室隔離的猴子腦的相應部位的研究,發現小腦與邊緣系統的情緒中心有雙向神經聯繫,從而從一個側面探明了早期經驗影響動物的運動、情緒和社交行為的機制。④兒童早期經驗豐富性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成分:豐富的言語刺激;允許兒童自由地探索,學會自己控制環境;建立富有感情的社交關係,環境提供的刺激以及成人與兒童的相互作用要適合兒童的水平。
中國的研究情況 在中國心理學家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積極開展了對早期經驗的研究。例如,對超常兒童的調查和追蹤研究就是這方面的重要課題。調查中發現,許多超常兒童,除了具有相應的自然素質之外,優越的早期教育是使他們成為超常的關鍵條件。調查還發現,良好的個性品質是兒童發展成為超常兒童的極為重要的主觀因素。因此,在進行早期教育時應注意激發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其自信、剛毅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中國心理學家的研究還表明,早期教育還要做到全面,不能一味追求早期的智力教育而忽視早期健康教育、品德教育,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且對於早期教育中未能顯示早期智力表現的兒童,也不要採取固定化的觀點,在適當的條件下,也可能大器晚成。對早期教育中涉及到的關鍵期的問題,要取審慎的態度。
早期經驗是一個帶有實驗性、預見性的新課題,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探索。如早期經驗發生影響的機制,至今還很少研究。而且,早期經驗的研究也不是孤立的,它與發展心理學中其他一些問題的解決有一定聯繫。諸如: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對能力和個性形成的影響;不同能力和個性在不同年齡階段中的相對可塑性等。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將會促進早期經驗研究的不斷發展。
參考書目
 中國超常兒童研究協作組編:《智蕾初綻:超常兒童追蹤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西寧,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