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瑪派 以傳承弘揚舊密法為主,稱為舊派,故名寧瑪瓦。該派僧人均著紅色衣冠,又稱“紅教”。它是傳入西藏的密宗吸收了當地宗教內容而形成的最早教派。由於寧瑪派在早期採取秘密單傳,所以沒有寺院僧侶組織和構成教派的系統教義。到了十一世紀後才開始有了紅教寺廟,並逐步整理寧瑪派經典,也才正式形成為一個教派,尊蓮花生為祖師。 薩迦派 薩迦派主寺為薩迦寺,建立在西藏薩迦地方,因地而得名。薩迦派的寺廟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稱花教。 噶舉派 噶舉意為教諭或教傳,師徒相承,口語相傳,耳聽心會,注重密法,不重經典。相傳該派遠祖馬爾巴、米拉熱巴等人修法時,穿白色僧衣,故稱“白教”。噶舉派是公元十一世紀中形成的教派,它的支系眾多複雜,從一開始就有兩大傳承系統,一為香巴噶舉,一為達布噶舉,香巴噶舉到十四、五世紀就消聲匿跡,而達布噶舉一直延傳至今。 噶當派 噶當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現的教派。噶當,意為佛的教誨或教誡,即用佛語來教導人們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創始人是仲敦·加唯瓊乃。一O四五年,仲敦從阿里迎來高僧阿底峽,並拜他為師。阿底峽死後,仲敦於一O五六年倡建熱振寺,以該寺為基礎逐漸形成噶當派。該派的特點是強調戒律,教法以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為基礎。到了十五世紀,宗喀巴以該派教義為基礎,創立格魯派。 虔誠的信徒 |
相關詞條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的開始:七世紀中葉,吐蕃王國贊普松贊乾布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傳來中國漢傳佛教及尼泊爾系佛教。當時松贊乾布在拉薩建立布達拉宮,為二妃立...
概述 弘揚兩期 密教先後 天赤七王 宗派 -
西藏後弘期佛教
自從藏王朗達瑪於841年滅法以後,經過一百多年,衛藏等地都沒有出家的僧伽。到宋代初年,才有盧梅等往西康學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揚佛教。此後直到現在約一千...
西藏後弘期佛教 在密宗方面 -
西藏喇嘛
喇嘛(音譯自藏文:བླ་མ,藏語拼音:lama,威利:bla-ma),藏傳佛教術語,意為上師、上人,為對藏傳佛教僧侶之尊稱,長老、上座、高僧之稱號。“嘛...
形成經過 發展歷史 四大派別 活佛轉世 前弘期 -
西藏壁畫
西藏壁畫分布在寺廟、府第、宮殿、民宅、驛站、旅店等地方的牆壁上。而寺院則為壁畫聚集之所。大寺院往往有數十個到數百個殿堂,各個殿堂及其周圍走廊的牆壁、天花...
簡介 歷史 派別 發現 時代 -
西藏歷史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滿語、蒙語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
“西藏”的地理範圍涵義 遠古的西藏 吐蕃王朝的崛起和崩潰 分裂的西藏 各教派統治時期 -
《西藏視點叢書--活佛轉世》
活佛轉世的由來 活佛轉世制的形成 活佛轉世的鬥爭
-
格魯教派
介紹該教派的概要,特徵,歷史。
概要 特點 傳承歷史 -
台灣佛教[宗教]
台灣佛教是指中國台灣地區的佛教,信仰人口約548.6萬人,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 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
歷史 特色 其他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