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至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西漢平定南越(都番禺,今廣州市)、閩越(治東冶,今福州市)等的戰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後,在今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劃郡而治。秦亡後,形成東甌(治東甌,今浙江溫州市)、閩越、南越三個割據政權。西漢初,漢對該地採用安撫之策。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復立秦時被廢為君長,楚漢戰爭中助漢擊楚的原閩越王無諸為閩越王。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冊封於南越自立的趙佗為南越王。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復立原東海王搖為東海王(俗稱東甌王)。至此,南越、閩越、東甌分別為漢藩臣。高后五年,西漢關閉對南越國關市,禁止輸出鐵器、母牛,造成南越農業生產困難,與南越關係惡化。趙佗自號南越武帝。趙佗以為禁止關市乃長沙王離間所致,遂發兵襲擊長沙國邊境。高后命隆慮侯周灶率軍擊南越,因士卒不服南方水土,勞師無功。高后死,漢軍罷兵。
起因
文帝繼位,遣太中大夫陸賈賜書趙佗,勸其內附。趙佗奉詔,恢復南越王號。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叛亂,東甌參與反叛。吳、楚軍戰敗,吳王劉濞逃至東甌,東甌王受漢廷收買,殺劉濞。逃至閩越的劉濞子劉駒,痛恨東甌。
為報父仇,劉駒於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與閩越共謀,發兵圍攻東甌。東甌王告急於漢。武帝劉徹命嚴助率軍由海路救之,未至,閩越退去。東甌奏請,舉眾內遷至今長江、淮河間,東甌亡。建元六年,閩越再次興兵,進犯南越邊境郡縣。武帝以大行王恢、大農令韓安國分別率軍南征閩越。漢軍未至,閩越王弟余善與宗族大臣共殺閩越王降漢。武帝封原閩越王無諸之孫為越繇王。後因余善威行國內,繇無力制服,再封余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並立。
經過
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遣安國少季等到南越,渝令南越王、王太后入朝,同於內地諸侯。並令衛尉路博德屯兵桂陽接應。南越統治集團內部意見分岐:南越王趙興、王太后穋氏主張入京朝覲,並上書武帝,願按內地諸侯之例,三年朝覲一次;在南越三世為相的呂嘉極力反對,雙方鬥爭尖銳。武帝令韓千秋率軍2000入越欲誅殺呂嘉。呂嘉遂反。於元鼎五年春,殺南越王、王太后及漢使,殲滅韓千秋軍,另立趙建德為王。
是年秋,武帝遣路博德、楊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討南越。元鼎六年冬,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生擒南越王及呂嘉。南越亡。漢在南越設立南海,儋耳、珠崖、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
漢軍出征南越時,東越王余善上書,願率軍8000,隨樓船將軍楊仆出兵,但其率部進至揭陽(今廣東揭陽西北)後,藉口海上風狂浪大,停止不前,暗中卻派人與南越聯絡。直至漢軍平定南越,東越軍仍未趕到。楊仆上書,奏請乘勝征東越。武帝未準,令各路將領屯兵東越邊境待命。余善聞悉,自立為武帝,分兵拒守通漢要道。元鼎六年秋,武帝下令分兵征討東越。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各路漢軍進至東越國境,原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殺余善降漢。武帝鑒於閩越地勢險惡,其人又多次圖謀反漢,詔命各路將領將當地民眾遷徙到江、淮地區。閩越遂亡。至此,長期處於半割據狀態的東越、南越地區,均歸屬漢朝。
秦漢戰爭列表
垓下之戰 | 定襄北之戰 | 杜陵之戰 | 段會宗安輯烏孫之戰 | 東漢攻公孫述之戰 | 第二次河西之戰 | 東漢與西域各國的戰爭 | 東漢平隴西之戰 | 東漢與匈奴的戰爭 | 東漢統一關東之戰 | 東漢與羌的戰爭 | 東漢統一戰爭 | 范明友擊烏桓之戰 | 浮沮井、匈河水之役 | 攻大宛之戰 | 更始軍破長安之戰 | 廣武、晉陽之戰 |廣宗之戰 | 關市下之戰 | 廣都、成都之戰 | 霍去病擊左賢王之戰 | 華陰之戰 | 黃巾農民起義 | 漢平劉興居之戰 | 漢武帝後期農民起義 |七國之亂 | 漢平陳豨之戰 | 河西之戰 | 漢平東越之戰 | 漢平南越之戰 | 漢平諸呂之亂 | 下邑之戰 | 西漢與南越、閩越的戰爭 | 戲之戰 |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 匈奴擊烏桓之戰 | 下曲陽之戰 | 匈奴爭奪漢車師屯田之戰 | 匈奴五單于爭位戰 | 西漢與匈奴戰爭| 崤底之戰 | 西漢三路擊匈奴之戰 | 雲杜之戰 | 宜陽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