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形成
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吉林城西2公里處船營區歡喜鄉吉興村西團山上。該
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約40米,山勢略呈圓形,故名。山的西南坡散布較多的石、陶遺物,為墓葬區。相鄰的西岡是居住區。墓葬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40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1950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郭沫若院長的倡議和文化部文物局的領導下,組成了由裴文中教授任隊長的東北考古發掘團,對西團山墓葬進行了第三次發掘。共發掘石棺墓19座,獲得石、陶器138件。事後在以東北考古發掘團名義發表的報告中,正式建議將以西團山墓葬文化遺存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為"西團山文化"。
外觀結構
西團山石棺墓的結構與形制是:石棺所用的石材多是花崗岩,有板石和塊石兩種
,在砌築方法上有板石立砌和塊石壘砌。墓的排列方向是因山就勢,絕大多數是頭朝山頂,腳向山麓。葬式多為仰身直肢葬,但也有仰身屈肢(屈臂或屈腿)葬。隨葬品的擺放位置與組合有一定規律:白石管、野豬牙飾物多放在頭胸附近,石斧、石刀、石鏃多放在盆骨和股骨兩側,陶壺、陶罐、陶碗多放在足下或副棺中。西團山文化現已被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所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