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蜥蜴科(Lacertian):蜥蜴目的一科。蜥蜴科有27屬230~277種,是舊大陸的陸棲蜥蜴類,以地中海地區為分布中心,也見於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其它地區,最北到達北極圈附近。
蜥蜴科成員主要為卵生,也有少數為卵胎生,其中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是卵胎生的蜥蜴的代表,胎生蜥蜴也是分布最廣和最北的蜥蜴之一,分布於亞洲北部和幾乎整個歐洲,包括歐洲北極圈以內的部分,另有幾種蜥蜴為孤雌生殖,只有雌性而無雄性。蜥蜴科成員多數體型較小,但有些較大的成員如分布於歐洲西南部的藍斑蜥蜴Lacerta lepida身長可達60~80厘米。
種類介紹
蜥蜴科Lacertidae有22屬140餘種。體細長。眼瞼發達,瞳孔圓形,鼓膜裸露;舌長而薄,先端缺刻深,有排成橫行或倒三角形鱗狀乳突;側生齒。頭頂有對稱大鱗,有不發達的顳弓及眶弓;背鱗形狀不一;腹鱗大,多為方形或矩形,縱橫排列成行。尾長,易斷裂,可再生;四肢較發達,常有股窩或鼠蹊窩。生活在開闊地草叢中、林下,或樹棲。食昆蟲。卵生或卵胎生。中國有4屬21種,包括麻蜥屬Eremias、蜥蜴屬Lacerta、地蜥屬Platyplacopus和草蜥屬Takydromus。
麻蜥屬Eremias約有50種,中國產8種:麗斑麻蜥Eremias argus、敏麻蜥Eremias arguta、崑崙麻蜥Eremias grammica、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蟲紋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為典型的草原和荒漠動物,廣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諸省,南界止於江淮平原。頭部背面的大鱗片正常,枕鱗萎縮而小或缺失。鼻孔開口於3~4枚鼻鱗之間,與上唇鱗分隔寬闊。下眼瞼覆細鱗或中央有透明小環。背鱗小,並列或略呈覆瓦狀,腹鱗矩形或方形,排列整齊無棱。趾細圓或偏扁形,趾下板帶脊,趾側常有櫛緣。有股窩。尾長,圓柱形或末端略為側扁。以麗斑麻蜥最為多見,可分為2個亞種,即指名亞種Eremias argus argus和北方亞種Eremias argus barbouri,為中國長江以北最常見的蜥蜴,國外見於俄羅斯、蒙古、朝鮮等。每年從3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在田間捕食,主要以昆蟲和各種小動物為食,在農田中對農業害蟲有很強的捕食能力。適應性廣,行動敏捷,攻擊力強,且能在日光下捕食。
蜥蜴屬Lacerta頭部具對稱排列的大鱗。鼻孔位於3~4枚鼻鱗之間,接近第一枚上唇鱗或以一窄橋與之隔離;下眼瞼被鱗或於其中部有1個小型透明瞼窗。頸部腹面領圍清晰。背面被粒鱗,明顯地小於尾鱗;腹鱗平滑而呈方形,常呈覆瓦狀排列。指、趾兩側無櫛緣。有股窩。尾長,圓柱形。已知約40種,中國僅產2種:捷蜥蜴Lacerta agilisexigua和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胎生蜥蜴在中國僅見於黑龍江省,國外分布很廣,從歐洲烏拉山遠端的英格蘭和愛爾蘭,往東通過西伯利亞到遠離東海岸的庫頁島等廣大地區。體長約18cm。卵胎生。每年4~5月交配,卵在雌性的腹中充分發育,待到7~9月幼蜥產出。每窩產仔蜥4~8隻(偶有10隻,較罕見)。生活在陰濕的林地、草地、沼澤或覆蓋著青苔的土壤上。捕食昆蟲及其幼蟲,也吃其他無脊椎動物。
草蜥屬Takydromus頭部鱗片正常。鼻孔在鼻鱗、後鼻鱗、第一枚上唇鱗間,下眼瞼被細鱗;背部大鱗縱行排列,起棱;體側被顆粒狀細鱗;腹鱗方形,覆瓦狀排列,縱橫成行,全部起棱或外側幾行起棱。指、趾圓柱形,末端伸直,最末節近端不側扁。體細長,全長約50~60毫米。尾圓柱形,細長,為身長的兩倍以上,易斷,可再生。大腿腹面近肛側有鼠蹊窩1~5對。已知約10種,分布於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及蘇聯西伯利亞。中國產6種:黑龍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雪山草蜥Takydromus hsuehshanensis、高雄草蜥Takydromus sauteri、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南草蜥Takydromus sexlineatus、蓬萊草蜥Takydromus stejnegeri、白條草蜥Takydromus wolteri。以北草蜥、南草蜥和白條草蜥最為常見,主要分布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北草蜥棲息于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區的茂密草叢中或矮灌木林間,受到驚擾則迅速逃遁,在杭州地區的活動時間和食性是:4月初在11點前後最多,8月間每天9~11點和15~16點見到的個體較多,10月底在12~13點數量最多。以昆蟲為食,春季主要吃蝗蟲、捲葉蛾幼蟲、鼠婦和地花蜂;夏季主要吃直翅目昆蟲(如蝗蟲、螽斯)、也吃尺蠖蛾幼蟲和鞘翅目昆蟲。8月下旬在福建武夷山採到北草蜥的卵,每窩4~6枚,卵圓形,乳白色,卵徑9~11毫米×11.5~14.5毫米。剛孵出的幼蜥全長74~82毫米,尾長51~60毫米。
地蜥屬Platyplacopus頭部鱗片正常。鼻孔在鼻鱗、第一枚或第二枚後鼻鱗、第一枚上唇鱗間,下眼瞼被細鱗,領圍明顯。背部大鱗起棱,覆瓦狀排列成縱行;被鱗為粒 鱗;腹面大鱗平滑或微起棱,覆瓦狀排列。指、趾略扁平,末節側扁且彎曲,與近端成轉角。尾很長,圓柱形。每側有股窩3~5個。已知3種,均分布於中國南方,包括台灣地蜥Platyplacopus kuehnei、峨眉地蜥Platyplacopusintermedius、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
飼養技巧
1、注意通風。容器至少有一邊的長度是蜥蜴體長的2.5倍。如果要用密封的玻璃箱子或者缸的話,就要在旁邊設定通風孔。2、注意加熱和照明。一般把白熾燈設定在箱的一角,可以在箱裡產生一種有溫度梯度變化的環境。箱中溫度一般保持在30攝氏度以上。因為蜥蜴喜熱不喜寒,高溫能夠保證它可以進行正常的消化功能。
3、關鍵的是讓蜥蜴充分接觸紫外線。因為它們需要通過照射紫外線在皮膚里合成維生素D3,它有助於促進鈣的吸收,減少患“枯柴病”或者俗稱“軟骨病”的佝僂症而死亡的機會。所以讓它們多曬太陽很有幫助。
4、針對不同品種進行適當的餵食。像石龍子、美洲鬣蜥、水龍等兼食植物的品種,可餵食蔬菜、水果等;小型的蜥蜴可以餵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剛出生的小老鼠營養價值最高。另外還可餵肉類、肝臟、貓糧、昆蟲、蚯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