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草蜥

雪山草蜥

雪山草蜥體軀幹長,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大者,但尾巴與身體比例卻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短者,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雪山草蜥雪山草蜥

學 名: Takydromus hsueshanensis
俗 名: 蛇舅母、舅母蛇(台語)
英 名: Hsuehshan grass lizard
科 名: 正蜥科(Lacertidae)

繁殖方式 卵生

形態特徵

雪山草蜥外型比台產之同屬蜥蜴都粗壯,體軀幹最長可達6.8公分左右,長最大約達體軀幹長2倍左右,體軀幹長雖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大者,但尾巴與身體比例卻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短者,舌頭有明顯分叉,腹面為白色,體色以褐色為主。

生態習性

(圖)雪山草蜥雪山草蜥

雪山草蜥為日行性爬蟲,主食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喜於高海拔碎石坡或灌叢間雜之裸露地面活動,一旦受驚嚇即躲入碎石堆縫隙或灌叢內。每次可產約2-6枚蛋,孵化期約31天。

雪山草蜥為台灣特有種,亦為台灣最大形的蜥蜴,分布於海拔1800-3500公尺的高山地區,棲息於高山箭竹草原或碎石坡,另在人工開闢的林道兩側亦經常出沒,白天活動,捕食昆蟲為主,晨間常在石頭上曬太陽。

棲地分布

雪山草蜥為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3000公尺之台灣中部偏北之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等海拔1800-3500公尺高山的山林地區與箭竹林、草原與碎石坡,亦見於人工林道兩側,本種為台灣特有種,數量稀少。

目前已在小雪山、南湖大山、大禹嶺、合歡山、奇萊山及八通關等地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