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子科

石龍子科

石龍子科(Scincidae),是有鱗目(Squamata)或為蜥蜴目(Lacertiformes)的一科。有85屬1200-1300種,是蜥蜴中的最大一科。

基本信息

簡介

石龍子科石龍子科
石龍子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種類最多,而歐洲,亞洲北部和美洲種類較少,在這些地方石龍子亞目其它科的成員更加興旺。石龍子科成員包括從熱帶雨林的善於攀爬的成員到沙漠中的可以在沙中遊走的多種不同類型,有些四肢健全,也有些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石龍子科體形通常呈圓柱形。身體全長約在7-65公分之間。頭背部有對稱排列的大鱗。全身均覆滿覆瓦狀排列的平滑圓鱗片。瞳孔圓形。舌頭相當長而扁,前端有微缺。尾巴相當粗,橫切面呈圓形,易斷但可再生。沒有股孔或鼠蹊孔。有或無四肢。石龍子科大多為卵生,偶有卵胎生者。主要以陸地生活為主,但也有些是樹棲,或是半水棲,或是穴居的石龍子。大多數是完全只吃食昆蟲或其幼蟲,但體型較大的石龍子亦吃食小型的脊椎動物或兼食一些植物。

分布區域

廣泛分布於各大洲的熱帶、亞熱帶到溫帶地區。其棲息環境包括沙漠、礫石區、草原、樹林、熱帶雨林等等。

種類

石龍子科成員多數體型比較小,但也有些較大的成員,這些大型的石龍子分布於大洋洲,其中最大的是索羅門群島的所羅門蜥(猴尾石龍子)Coruciazebrata,身長可達80厘米,是樹棲成員,有似猴子般可以纏繞的尾巴。第二大的是澳洲和紐幾內亞島的幾種柔蜥(藍舌石龍子)Tiliqua,最大的身長可達60厘米,體格粗壯。大洋洲和亞洲南部還有另外一些比較奇特的石龍子,如紐幾內亞的三棱蜥Triboonotus,背上有三道似鱷魚的大鱗。

所羅門蜥

所羅門蜥所羅門蜥
又名猴尾石龍子、猴子尾石龍子、或所羅門石龍子,蜥猴尾蜥(學名:Coruciazebrata),是索羅門群島特有的一種石龍子。它們是已知現存最大的石龍子。

猴尾蜥是完全草食性的,主要吃果實及植物。它們是其中一種群居的爬行動物。雄性及雌性是地盤性的,對非親屬帶有攻擊性。猴尾蜥是屬內的唯一物種。它們其下有兩個亞種,即zebrata及alfredschmidti。alfredschmidti較為細小,眼睛較為深色,鞏膜黑色。
大量伐林對猴尾蜥來說是最嚴重的威脅。它們也被原住民獵殺為食物,且當作寵物運往外地。它們已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保護,禁止出口。

藍舌石龍子

藍舌石龍子藍舌石龍子
學名Tiliquascincoides,產地:澳洲與紐幾內亞各島,全長45-60公分,適溫:攝氏22-28度。

藍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類的猙獰,反而還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藍色大舌頭,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愛好者。藍舌蜥在澳洲共有六個亞種分布,最常見的亞種就是俗稱東部藍舌蜥或是斜紋藍舌蜥的Tiliqua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紐幾內亞等地。族群和數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最普遍的蜥蜴,經常在住家後院出沒。藍舌蜥很活潑也很容易馴養,只要常接觸,很快就會失去警戒心而變得很溫馴,是很適合初學者當寵物的蜥蜴。如果飼養得當,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類似的亞種是Tiliqua intermedia稱為北部藍舌蜥,外型與東部種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後的黑斑來區分。

由於四肢短小,藍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較大的地面空間,四尺的飼養箱可以養一對成體比較足夠,底材以無菌土比較適合,可以供它們挖掘巢穴。溫度日間保持攝氏28度左右,夜間保持23度左右最適合。加溫燈是必須的,燈下溫度保持在攝氏33度左右。它們是會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飲水。藍舌蜥屬於雜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麵包蟲等活餌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頗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補充鈣質。與一般蜥蜴比較不同的是藍舌蜥能夠吃死的昆蟲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餌。

細三棱蜥

學名:Tribolonotusgracilis,別名:紅眼鷹蜥、盔甲蜥、紅圈鱷蜥,分布於紐幾內亞。棲居在森林與農場中。

生態習性:以昆蟲為主食的夜行性蜥蜴,卵生,每次僅產下1枚,在28度左右約70天孵化。細三棱蜥常出沒於椰殼堆中,被發現時會大聲尖叫,本種生性較害羞且強壯非常容易飼養,需於有半水半陸地環境生長,溫度保持約15-35度即可,冬季低溫期需保溫,供餌以蟋蟀麵包蟲等昆蟲類活餌,養殖箱內應布置需有樹木供攀爬,地面鋪上樹皮屑或椰殼屑供棲息,於定點處設定一加溫燈即可。

型態特徵:體長約15-20公分,體色為深褐色,腹面為黃褐色。這種纖細石龍子的雙眼周圍有橙色色塊,虹膜則有一圈黃色環。其頭盔狀的頭部上有類似鳥喙的嘴巴,背上有四列突起的鱗片,腳及腹部則有腺體。

爬行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