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蝰蛇科Viperidae有16屬188種,可分為蝰亞科Viperinae、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夜蝰亞科(Causinae)和蝮亞科(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鼻眼間有頰窩)。頭大,三角形,略扁,頸細而明顯;蝮蛇鼻眼間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蝰蛇無;上頜短而略高,前端著生一對長而彎曲的管狀毒牙和幾對後備毒牙,張口時能豎立,閉口時倒臥於口腔背部,為血液循環毒蛇。頭被為大而對稱鱗片或全為小細鱗。體粗壯或粗細適中。尾短;響尾蛇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遇敵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每秒可達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聲。我國有6屬21種,如白頭蝰屬Azemiops、蝰屬Vipera、蝮屬Agkistrodon、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烙鐵頭屬Trimeresurus(包括竹葉青)等。
蝰亞科(真蝰亞科)Viperinae
頭較大,略呈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上頜前端有1對較長而彎曲的管狀毒牙及幾對後備毒牙,鼻眼之間無頰窩。通常行動緩慢,食各種脊椎動物。已知9屬約60餘種,我國有1屬3種。我國所產本亞科蛇類,頭背均為小鱗片:極北蝰Viperaberus、圓斑蝰Viperarusselii、草原蝰Viperaursinii。極北蝰主要分布於歐洲和亞洲北部,是分布最北的蛇類,也是在北極地區唯一能找到的蛇類。在歐洲中部時最常見的毒蛇,也是英國唯一的毒蛇。棲息在各種區域,從森林、沙丘到沼澤都有。被極北蝰咬傷後,傷口附近會有劇痛,二十分鐘後會有更嚴重的反應;受害者會產生腫脹、暈眩、嘔吐,但要在六個小時後才會出現最嚴重的症狀;但很少會致命。
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
頭較大,橢圓形,與頸部區分明顯;鼻孔大,在鼻鱗中央,瞳孔直立橢圓形;頭背鱗片大而對稱,鼻眼之間無頰窩;毒牙較短小。背鱗光滑,17-17-15行;腹鱗無側棱;尾短,尾下鱗成對或單行。僅1屬1種,即白頭蝰Azemiopsfeae。世界罕見,最早發現於緬甸克欽山,我國見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陝西,國外分布於緬甸與越南北部。一般長500毫米左右,最長達770毫米。軀幹圓柱形,頭部白色有淺褐色斑紋,軀尾背面紫藍色,有朱紅色橫斑,頭背具9枚大鱗。主要發現於路邊、稻田、耕地、草堆;也出沒於住宅附近。屬晨昏活動類型。以小型齧齒動物或食蟲目(鼩鼱)動物為食。人被咬傷時,除局部劇痛、腫脹、少量出血外,還出現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吞咽困難等症狀。人工飼養困難,因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或食物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絕食。但近幾年,俄羅斯已經有研究者成功飼養並繁殖。
蝮亞科(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
蝮亞科(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頭大,三角形,略扁,頸明顯,鼻眼之間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上頜短而略高,前端著生1對長而彎曲的管狀毒牙和幾對後備毒牙,張口時能豎立,閉口時倒臥於口腔背部。頭背鱗片大而對稱,或全為細小鱗片。體粗壯或粗細適中,尾短。食各種小型脊椎動物,幼體兼食蚯蚓或節肢動物。多為卵胎生。一些種類,如響尾蛇,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遇敵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每秒可達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聲。已知18屬151種;我國有5屬12種,包括蝮屬Agkistrodon、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原矛頭蝮屬Protobothrops、烙鐵頭屬Ovophis、竹葉青屬Trimeresurus等。
夜蝰亞科(學名:Causinae)
夜蝰亞科(學名:Causinae)是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單型亞科,科下主要包括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有毒 蛇。夜蝰亞科是為了夜蝰屬(Causus)而特別設立的一個亞科,而這些夜蝰是根據它們於鱗片結構、卵生形態、毒素分泌等各方面的獨特性,並且有著圓形瞳孔,因而被獨立出來的一種原始蝰蛇。目前夜蝰屬下共有六個品種已被確認。
雙線夜蝰 Caususbilineatus,Boulenger,1905主要分布於非洲的安哥拉、尚比亞等地區
德氏夜蝰 Caususdefilippii,Jan,1863巨吻夜 非洲東南部
李氏夜蝰 Caususlichtensteinii,Jan,1859非洲的熱帶地區,包括尚比亞至喀麥隆一帶
西非夜蝰 Caususmaculatus,Hallowell,1842大部分非洲熱帶草原地區
綠夜蝰 Caususresimus,Peters,1862非洲熱帶地區
夜蝰 TCaususrhombeatus,Lichtenstein,1823非洲草原
分類
蝰蛇科包括四個亞科:
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
夜蝰亞科(Causinae)
蝮蛇亞科(Crotalinae)
蝰蛇亞科(Viperin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