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毒蜂包括蜜蜂、黃蜂(有些資料又叫馬蜂或胡蜂,不一而足,大概只有研究昆蟲分類學的才能夠說清楚)、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種有毒刺的蜂類,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最強。毒蜂尾端都有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注入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螫針有逆鉤,螫人後螫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螫針,雌蜂螫針無逆鉤。
蜜蜂蜂毒為微黃色透明酸性液體,主要含蟻酸和蛋白質;其他毒蜂的毒液卻大都呈弱鹼性,主要含組織胺、五羥色胺、緩激肽等成分複雜的毒質,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中毒反應較蜜蜂快而嚴重。蜂毒性質的這種顯著差別,決定了必須對症下藥。
一般身體健康的人,同時受到5隻蜜蜂螫刺,僅發生局部紅腫和劇痛,數日可以恢復正常;如同時受100隻以上蜜蜂螫刺,會使機體中毒,引起中樞神經損害、心血管功能紊亂等症狀;同時受200隻以上蜜蜂螫刺,會死於呼吸中樞麻痹。
外出野遊時被蜂螫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決不亞於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較少有人死於毒蜂螫,根本原因僅僅在於進入人體毒液的數量相差懸殊。然而即使只被一兩隻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傷,也常常會出現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對蜂毒過敏者,還可能迅速出現蕁麻疹、哮喘或過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蜂毒還有一點完全不同於蛇毒:不少人被它螫傷後產生的抗體在以後再次遭遇叮咬時常常會起過激的反作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經介紹了一個第一次被大量蜂螫傷後康復,而第二次卻死於同樣的少量蜂螫的案例,並分析了人體中的該複雜生化過程。
具體方法
症狀要點:1.螫傷處有紅、腫、熱、痛,重者局部變黑、瘀點,並可擴散,甚至發生組織壞死。若為蜜蜂螫傷,則一般有螫針殘留;
2.全身中毒反應可有頭暈、頭痛,不安等表現,輕者一般可在數小時內消失,若為群蜂多處螫傷,則可發生嚴重中毒反應,出現呼吸困難,乃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3.胡蜂螫傷中毒還可引起溶血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及肝臟損害等(應實驗室檢查是否有肝腎功能異常)。
臨時急救措施:
1.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甚至沒有食用醋,可在患處用力塗抹檸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強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強的也有一定效果;
2.如果沒有水果,又不認識解毒草藥,就地採摘一些酸性的草本植物塗抹;
3.民間有用人奶治療蜂螫的驗方,頗有效果,在野外可以用攜帶的純牛奶擦洗,想必可以吸收並中和一些毒素;
4.有全身症狀者,在採用上述措施後應多飲水,以加快毒素排泄;
5.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注意事項:
1.被野外的毒蜂螫傷後,往患處塗氨水、肥皂水等基本無效,因為這類蜂毒中的組織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被蜜蜂螫傷後,要先剔出斷刺,在處置上與其他蜂不同的是,可在傷口塗些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等鹼性液體;
3.被蜂螫傷二十分鐘後無症狀者,可以放心,否則切莫掉以輕心。
舉例講解
〖第一次親密接觸〗1)經過
從一寬大的林蔭道走過,感覺頭頂上落下一物,以為是樹上掉下的什麼東西,用手拂了一下,沒有拂掉,然後突然感覺頭頂刺痛;
2)起因
有民工之前捅了馬蜂窩,當時有一個人望著樹梢,本人遲鈍,一年多後才想明白;
3)庸醫的錯誤治療
塗抹紅藥水和氨水(現在知道應該用酸性溶液),因為傷得不重,數天后痊癒。
〖第二次親密接觸〗
1)經過
騎腳踏車經過一路段(左邊有顆大榕樹),突然遭到大批馬蜂襲擊,劇痛之下連人帶車摔倒在路上,起來後拚命扑打無效,又狼狽狂奔,被蜂群追趕至遠處一保全亭方才止步;
2)起因有兩個工人剛用石頭砸了馬蜂窩,同時先後有至少三個行人受傷,本人傷勢最重,頭頂、臉、額、背、肩、手臂、手腕、手掌都被螫,共20餘處,至今仍留有疤痕;
3)庸醫的危害性
仍然使用紅藥水、氨水和肥皂水這“三水戰術”,並且竟然建議回去睡覺!本人躺在床上半小時後情況加重,感覺劇烈的頭暈、噁心、想嘔吐又吐不出來,全身中毒症狀嚴重,以至於行走困難,後打電話給鄰居,多虧他們背下樓送大醫院急救。
4)用藥記錄
①兩瓶氧氟沙星吊針、一瓶杜冷丁吊針、抗過敏針劑等,全部藥品滴注完後方有痛覺(注意必須輸液以促使蜂毒的排出);
③外用加拿大出的一種軟膏;
④有過敏者,可套用激素及抗組胺藥物;
〖第三次親密接觸〗
1)經過
鮮艷顏色的衣服和背包等因素引起毒蜂的主動攻擊(尤其在蜜源較少的地方和季節);
2)經驗
當時情況看來不太嚴重,回來後未作任何處理,晚上又喝了不少酒,第二天加劇腫大,顯然不應該飲酒;
3)對醫生的又一次失望
居然問我上一次用的什麼藥,然後亂彈琴地開了破傷風針劑和一瓶昂貴的氟羅沙星吊針,輸完後腫脹得更變本加厲,皮膚都仿佛要裂開,指關節就象套了環一樣,非常燙兼奇癢,至今天才全好,看樣子治療蜂螫使用破傷風針是錯誤的、與氟羅沙星同用則是荒唐的。